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艾蒂安-弗朗索瓦·若弗鲁瓦是18世纪初期的著名法国化学家,以其1718年发表的《物质间关系表》闻名于世,开启了法国的亲合力化学研究。本文发现,在若弗鲁瓦涉足亲合力化学研究之前,他一方面采纳了原子论化学的形而上学,另一方面利用元素论构建了其化学物质理论并以之研究金属构成问题。在发表《物质间关系表》之后,他则将他从经验中归纳出的“物质间关系”称为“理论”,并将其用于普鲁士蓝研究。综观若弗鲁瓦的化学研究,他始终将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重心,无意提出一套总括全局的化学形而上学或化学理论。他既不是牛顿主义者,也没有开启“化学革命”,而是一位既有学说的综合者。  相似文献   

2.
翁贝格(Wilhelm Homberg或Guillaume Homberg,1652-1715)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巴黎科学院最为活跃和出名的科学家,是"前拉瓦锡时期"化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细述了这位化学家的传奇科学生涯和他在化学脱离炼金术而向现代体系转变之际做出的独特贡献,其中重点论证了他的个人经历所例证的早期化学职业道路、他在化学中对实验物理学工具与方法的应用、他以物质研究为目标的"后炼金术"实验和他在理论建构中对于化学基质的"物质化"。本文旨在呈现初化学学科日渐独立之时其多种思想与社会资源的交汇与互动,理解化学革命的内在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物理化学是创始于19世纪末的一门重要的化学分支学科。以奥斯特瓦尔德、范·托夫、阿累尼乌斯为核心的莱比锡学派,摆脱注重有机化学的时尚,以物理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化学现象。他们各自的工作相对独立,但所取得的咸果互为补充,因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共同在化学与物理学的交界处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物理化学。而三位化学家经历和科学信仰上的相似、性格上的迥然不同,以及他们对物理、数学和实验的态度,都对物理化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实验主义的创始人伊恩·哈金提出"实验有自己的生命"的命题,认为实验先于理论,实验干预并创造现象,实验室科学可以自我辩护。哈金高举实验的旗帜,试图把哲学从传统的"理论优位"转向"实验优位",为科学哲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在协调论看来,哈金的新实验主义试图从"实验"的窗口考察科学哲学的新图景固然有益,但并不能证明实验优位,也不能否证理论优位。协调论不坚持理论优位,也反对实验优位,通过对哈金新实验主义实验优位论的批判,协调论主张理论和实验都是认识论的研究窗口,其研究结果在更深层面上可能是一种等价关系。  相似文献   

5.
乔治·埃勒理·海耳是美国天体物理学之父,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关于太阳光谱和恒星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为20世纪古典天文学向现代天体物理学的转化和太阳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也是一位科学事业卓越的组织者、一位造诣极高的仪器制造专家,特别是他所推动和主持建造的威尔逊山天文台和帕洛马山天文台100和200英寸望远镜,实开超大型科学仪器制造的先河,标志了美国大科学时代来临.这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国大科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6.
德国化学家本生从小受到良好的家教。17岁升人大学,3年后成了一位科学博士。后任布勒斯劳大学的化学教授,并从事化学分析法研究。他有个爱好,就是守着一个火炉,烧玻璃,自己吹制出化学实验需要的各种形状的玻璃器具。为获得烧制玻璃器具所适宜的温度的火焰,为此他发明了“本生灯”。通常火焰  相似文献   

7.
“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是恩格斯的名论断之一,我国学 义耳在《怀疑的化学家》中提出了科学的元素定义,从而“把化学确立为科学”。但是,据对原始献的研究,发现波义耳根本就没有提出过什么科学的、近代的元素定义。他根本上怀疑元素的存在,因此,上述见解肯定是错误的。那么,如何理解“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呢?本考察了波义耳的作《怀疑的化学家》和他的机械论哲学(或称微粒哲学)的主要论点,提出:波义耳建立了机械论化学,从而“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美国化学家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金,一次是1954年化学奖,一次是1962年和平奖。在科学上,他把量子力学运用于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特性的研究,获得了重大成就,成为量子化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蛋白质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分子模型方法,解决了蛋白质多肽链构型的测定问题,对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的科学成就不仅推动着化学,而且也促进着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发展。鲍林还是一位坚强的和平  相似文献   

9.
乔治·埃勒理·海耳是美国天体物理学之父,他在19世纪末加世纪初的一系列关于太阳光谱和恒星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为20世纪古典天文学向现代天体物理学的转化和太阳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也是一位科学事业卓越的组织者、一位造诣极高的仪器制造专家,特别是他所推动和主持建造的威尔逊山天文台和帕洛马山天文台100和200英寸望远镜,实开超大型科学仪器制造的先河,标志了美国大科学时代来临。这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国大科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0.
塞格雷一生在原子光谱学、核物理学等众多领域进行不懈的探索,由于反质子的发现使他与张伯伦一起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他的工作特点并不是基于用实验推进新领域的发展,而是探索现代物理理论所做出的各种推测。他依靠对现代物理学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洞察,并通过简洁的实验技术和熟练的实验技巧做出了一流的工作,成为一代杰出的现代实验物理学大师。  相似文献   

11.
2022年是苏联著名科学哲学家科普宁诞辰100周年。科普宁是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科学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科学哲学“基辅学派”的创始人,他关于科学认识论和科学逻辑的研究成为苏联哲学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成果之一。科普宁是坚定的认识论主义者,反对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科学;他促进了苏联科学哲学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指出科学研究就是科学认识的过程,即感性与理性、经验与理论、知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他坚持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三者一致”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研究的逻辑”和“观念”的范畴,与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和库恩的“范式”概念相得益彰。在任何艰险的环境之下始终坚持独立思考而不是随波逐流,是科普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哲学遗产。  相似文献   

12.
作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出身农村家庭贫寒,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日本岛津制作所工作。1985年2月,田中由于一次偶然的实验失误意外取得了重大科学发现,解决了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难题,并以本科学历和民企职员的身份荣膺诺贝尔奖。本文通过细述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传奇生涯以及他在化学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呈现出企业研发在科研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呢?主要原因是它溶解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地球被透明且无色无味的空气包围,空气中包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水蒸气等。氧气占比约为21%,是我们每天呼吸着的“生命气体”,二氧化碳占比约为0.034%,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所占比例虽小,但几乎所有植物都需要它,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阳光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质,释放出氧气供人类和动物呼吸,占比虽小的二氧化碳气体,对人类的生存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爱德华·布赫纳通过实验发现发酵过程可以在无细胞的条件下发生,这个发现解决了19世纪中后期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关于发酵性质的争论。布赫纳将酵母研磨过滤后得到的无生命物质称为酶,他认为发酵只是由可溶性酶进行的。他的实验和理论在当时产生了一些争议,这让酶理论逐步受到重视并启动了酶学的发展,并打开了现代生物化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
MECHEM是一个机器发现系统,它提出了乙烷氢解反应的一个新的化学反应机理。本文介绍了MECHEM内部的算法和启发式,分析了它的人机交互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肯定了它在增长化学知识中的作用,为其合法性作了方法论辩护,并讨论了机器参与科学发现的条件,提出确认发现本身已经成为发现过程的一部分,人机交互的方式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罗伯特·波义耳阐述微粒哲学、推进微粒论化学-炼金术的研究计划中,"硝石复原"实验具有特殊意义。本文将论证,波义耳将"硝石复原"实验引作一个经典实验个案,陈述其融微粒论思考与实验探索于一体的实验哲学框架,批判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形式"概念,揭示微粒论在化学思维上相对于元素要素论的优势;此外,这种思考与探索并不适于用20世纪出现的理论优位的、假说-演绎模式的科学哲学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7.
1、1913年~1945年 日本的地球化学教育始于柴田雄次(1882—1980),他不仅是地球化学的创始人,而且又是错体化学、分光化学分析的创始人。1907年他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科,1910年留学于欧洲,在德国、瑞士、法国留学后,1913年回国,在东京大学理学部任助教授,担任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授课和实验。另外,他为了研究法国科学思想,开设了法语课,在法语书中出现过“地球化学”的概念,他对此表示赞成,并在1926年1月26日,在国民新闻上,发表了题为“地球化学”的一文,介绍了地球化学这一新术语和它的对象,作为地球化学研究课题,柴田选定地壳成分、海洋与空气受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影响的矿物岩石的变化、岩石矿物的成  相似文献   

18.
亥维赛是英国自学成才的科学家.他潜心研究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通过创造性地运用数学工具而获得许多重大物理发现,同时也为数学本身提供了新的概念与方法.本文介绍了亥维赛的生平与他的科学成就,并在系统分析亥维赛科学工作的基础上,考察了亥维赛的科学思想及其来源.  相似文献   

19.
共振论是鲍林将量子力学引入化学所做的最根本贡献,它在科学和非科学界遭遇持久争论。共振论批判的意识形态特点多受到关注,其在科学领域的影响被忽略。本文分析了鲍林引入共振论并介绍给化学家的方式,探析了共振论在科学界引起争论、以及争论之后成为化学领域基础概念的原因,并考察了中国科学家在科学层面应对共振论争论的模式。研究发现:共振论以非数学方式沟通量子力学与化学,用化学家熟悉的概念和方式去描述新概念,以及有机化学的学科特征中的结构和分子的图形符号表征,为量子化学这门亚学科的自主性提供了张力;通过对结构和价键进行分离的方法解决本体论问题,保留价键理论的化学本质,是争论后共振论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弹道学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学说过渡到经典力学的过程中,意大利数学家塔尔塔利亚是一位重要的中间人物。论文考察了塔尔塔利亚的弹道学理论,分析他在将弹道学建立为一种实践性的数学科学上所做的贡献和遇到的困难,并指出这种困难是由于亚里士多德体系与经典力学这两大理论体系间的本质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