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华人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造诣较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以华人杰出物理科学家群体为样本,应用SPSS13.0数理统计软件对该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地域、受教育及出国留学经历、归国时间及工作单位、学科领域等情况进行计量分析,概述这一群体的若干特征,引导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报告——自然哲学方向》旨在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对近些年来围绕“恩格斯传统下自然哲学”研究做一次综合性的调查,以形成对“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中“自然哲学”方向发展状况的概述。“恩格斯传统下自然哲学(自然观)”的研究曾是“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由于诸多原因如研究人数减少、学科平台单一和科研立项较少等原因作用下,该研究方向逐渐弱化。但近些年,“恩格斯传统下自然哲学(自然观)”的研究有逐步回升的趋势。在我国日益重视生态问题的大背景下,许多学者从“恩格斯传统下的自然哲学(自然观)”出发,站在多个角度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开展研究,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从未来学科发展与建设角度考量,在集中研究团队、确定研究主题、培养研究人才与搭建多种学术研究平台等方面,都可以有效拓展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空间,构建新的问题研究领域和形成新时代该领域的研究话语。  相似文献   

3.
根据沈雨梧的《清代女科学家》一书,对清代女科学家的年代、地域、学科、家庭等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出其群体特征形成原因,为清代女性参与科技活动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坐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业教育已是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之一。确定创业型人才培育目标,建立“创业学”学科体系已成为一个应对新的经济形势的世界性课题。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巨大的就业压力,迫切需要创建“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以指导创业教育与实践。本文从创业教育、创业学、创业学学科体系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基本概念开始,按照逻辑性、协调性与完备性的体系化建构原则,提出包含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这三大板块,十门课程的“中国创业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实验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随着学科的发展日益显现出来,因此仅仅依靠计算机理论课堂的教学,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计算机学科人才的需要,本文论述了医学专业学生计算机实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在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钱学森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创立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在1956年“十二年科学规划”制定过程中,他多次参与或主持规划委的研讨会,积极建议发展计算机科技事业。在钱学森等人的推动下,“计算技术的建立”被列入科学规划57项重要科学任务和“四项紧急措施”之一,为国家大力建设和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提供了体制保障。钱学森还十分关心中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和推动国产计算机在导弹和航天型号研制工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赛博文化。在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自然科学家的推动下,一门新的学科——赛博人类学诞生了,它在传统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虐拟技术,对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创新,提出了诸如“超文本”和“超媒体”方法。赛博人类学研究领域有:科学家民族志、性别与科学、虚拟现实、虚拟社区、网络社会等。但是也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建立新的学科赛博人类学。  相似文献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2006年3月16日在京举行,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着力营造有利于源头创新的良好环境,积极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科学家和进入国际科学前沿的创新团队,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力争在若干重要领域取得突破,为繁荣科学事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走向计算主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及其进一步工作、DNA计算机的研究以及人工生命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新进展向我们表明,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计算的视角来看我们的世界:“自然界这本大书是用算法语言写的!”“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计算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0—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资助的36个创新研究群体的运行状况和所辖四大学科资助的创新群体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基金资助数据和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开展投入产出分析和文献计量研究,以期发现数理科学创新研究群体的发展情况,对比数理科学部四大学科创新群体论文的资助绩效,总结数理科学研究产出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基金的支持下,数理科学创新研究群体运行状况良好,促进了人才成长和国际合作,同时创新群体聚焦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论文资助成效显著,促进了原始创新和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湘军集团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股具有鲜明时代和思想特色的人才群体,在内忧外患之际较早将经世思想转化为科技实践,极大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事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进程。考察湘军集团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文化背景、科技背景、社会背景、群体背景,从器物、知识、人才三个层面归纳湘军集团科技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从指导思想的求实与开放、发展动力的军事牵引、科技成果的自主可控、科技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四个视角总结湘军集团科技实践活动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深化对于中国科技近代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对科学家整个群体和其中的精英群体,以及按学科、国度、学派、团队和学会展开的研究,其成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科学家群体本身。此外,已经或者还有可能开展对女性科学家以及殖民地科学机构、政府和立法机构、国际事务中的科学家群体4个层面的研究。科学家群体研究所采纳的进路来自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使用了集体传记、群体分析、格/群分析、科学计量学等方法,但依靠的理论均来自其他领域。这个领域的研究较为分散,其进一步发展有待理论和方法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人才政策来集聚科技人才,包括制定与时俱进的移民政策、签证政策,完善高等教育、科研人力资源政策,提供优厚待遇、营造良好人文环境等。论文在回顾美国科技人才集聚政策的基础上,与中国进行比较,得到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2):F0004
《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为月刊,每期112页,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跨学科的哲学社会科学性学术刊物。学术论文涉猎面广,学术信息量大,反映自然辩证法界的最新成果和学术活动全貌。设有以下栏目: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自然科学和技术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史)、学科建设、教学研究等,同时通过“论坛”和“专题研究”聚焦热点问题。本杂志依托学科和人才优势,重点加大对前沿问题研究和对国外最新理论进行评介的组稿力度,欢迎真正有个性和特色的原创性成果,是理…  相似文献   

15.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化工系统首批跨世纪优秀拔尖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郑州市劳动模范”等,这些荣誉的光环照耀在一个老者身上,年过花甲他仍然在科研和教学一线辛勤工作,正如他自己的名字一样,执着地攀登科研的高峰,他就是郑州大学化学工艺学科教授蒋登高,一个心往高处的科研人。  相似文献   

16.
如何理解和翻译"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S&TS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范围来看,S&TS是被视为独立研究领域的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社会学研究出现交叉汇流的一个会聚点,它以多学科、跨学科和交叉性为显著特征,是与这些传统学科处于同一层次的一种新型的学术研究领域。可以考虑把S&TS意译为“科学与技术的人文社会学研究”。从这个意义上看,企图把S&TS译为“科学技术学”,并将其提升为涵盖其他学科的一级学科来对待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企图以“科学技术学”取代“科学技术哲学”来谈论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观点,则既不符合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研究传统,更是违背了S&TS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在科技部和浙江省科技厅的统一规划和直接领导下,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支持下,于2006年4月正式建成并向社会开放服务。该“平台”是浙江省三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也是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的科技文献信息保障平台。平台联合了全省有关高校图书馆、重点科研院所及公共图书馆等单位,将各自分散的科技信息资源有机地整合和集聚,同时引进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和长三角区域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合作。目前已经建立起一个学科齐全、内容丰富的科技文献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基础科学》2000,(10):39-43
当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增强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生命科学-生物医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是国际科学界的一种新的研究模式。一些国际著名的大学,如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近年来都投巨资成立了跨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集中物理学科、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等不同学科专家的智慧,以促进以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学科交叉和渗透。在斯坦福大学,由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倡导确定了“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Boi-X Program)”,并且为此建设了一座专门大楼(The Clark Center)。现将该计划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1986—1987年,出现了一场研究铜氧化物超导体的国际热潮。以赵忠贤为代表的中国超导物理学家在这场热潮中取得了“发现液氮温区铜氧化物超导体”的国际一流成果。通过对蔡建华给国内信函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档案等新史料的发掘,本文梳理了1986年之前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状况、1986—1987年间铜氧化物超导体研究信息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科学研究历程,并对该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学科带头人较强的学科前瞻性意识和科研组织能力、科技部门领导对超导学科的长期支持以及畅通的国际学术交流渠道是中国能够发现液氮温区超导体的主要原因。该成果令中国的超导研究获得了国际关注,并直接促成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是中国超导物理学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当前科技哲学学科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揭示其相关问题对本学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基于科技哲学领域较早设立的26个博士点博导样本,通过对其年龄结构、教育背景、科研产出、研究方向等的计量分析,勾勒出学科发展现状,并就学科萎缩、跨学科导师比例减少等给出了建议:导师结构年轻化、背景教育多元化、创新思想学派化以及学科内核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