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11月1日至3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85名会员代表欢聚在上海,参加四年一届的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共商学会发展大计.学会荣誉理事长席泽宗院士和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科学技术史学会(IUHPS/DHST)秘书长Efthymios Nicolaidis教授为大会发来贺辞.席院士在贺辞中肯定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所作出的成绩,希望学会在发掘传统科技的现代意义,以及增进公众理解科学方面多做贡献.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教授到会致欢迎词,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为本届大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宝贵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第17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于1985年7月31日至8月8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召开。国内科学史学家取得不同来源的资助,共有13人参加,此外还有7名在美进修的学者及3名台湾学者参加。这是1956年竺可桢副院长等5人参加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和1981年席泽宗等8人参加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召开的第十六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后,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我国科学史学会于1965年由于发现该国际组织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卓越领导人,第八届全国人 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卢嘉锡同 志因病于2001年6月4日在福州逝世,享年86岁。卢嘉锡1915年10月26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台湾省籍塾师家庭。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 学化学系。1939年7月获得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的核化学家 之一。同年8月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跟随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教授学习并从事化学研究。194 4 年任美国国防…  相似文献   

4.
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确保向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一次性提供足以支付前两届竺可桢科学史奖所需的全部资金 ,并将视该奖事进展的情况继续提供资金 ;学会确保此款项仅用于同竺可桢科学史奖有关的开支。2 .奖章、证书和奖金将以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的名义授予 ,在每三年一届的学会大会期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或其代表颁发。3 .竺可桢科学史奖评奖委员会由 5至 9名成员组成 ,其中包括一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代表兼任秘书。4.竺可桢科学史奖评奖委员会将在学会通讯与刊物上宣布奖事、征集提…  相似文献   

5.
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深圳举行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局、教育局和深圳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于1996年1月16至20日在深圳大学举行。国际中国科学史的编号会议,自...  相似文献   

6.
世界科学史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此次大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科学史分部和罗马尼亚科学院联合主办。组织委员会主席由罗马尼亚科学院院长G.Mihoc担任。1956年我国代表第一次参加在罗马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科学史大会。代表竺可桢、刘仙洲、李俨三人均已去世。这是我国代表相隔25年后第二次参加。出席本届大会的据不完全统计,有49个国家,1,111人。提交的论文有711篇。我国代表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24~30日,在北京最炎热的日子里,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顺利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承办,主要支持单位包括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天文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学术交流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英国李约瑟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等.来自70多个国家的约1200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7月24日,在友谊宾馆友谊宫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等领导,英国驻华公使,国际科学史学会(DHS)主席团成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知名学者吴文俊、李学勤等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祝贺会议顺利召开,表达对科学史发展前景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8.
第八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The8thICHSC)于1998年8月23日至28日在德国柏林技术大学举行。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从1982年迄今,已先后在比利时鲁汉、中国香港、中国北京、澳大利亚悉尼、美国圣迭戈、英国剑桥和中国深圳举办过七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次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八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由柏林技术大学哲学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澳洲的中国(合香港、台湾)、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丹麦、荷兰、酉班牙、列支敦士登、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的130多位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  相似文献   

9.
一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2007年1月15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自1988年第一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内外交流空前活跃。2005年7月“第廿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国外。在全球科学史研究和学术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认识、规范和推广科技史名词术语,建立中国自己的科技史名词体系,便迫切地摆在了中国学者…  相似文献   

10.
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3月成立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后,在国内外科学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99年8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九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上,各方面人士强烈希望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来承办第十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The 10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简称 10th ICHSEA)。此事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之正式批准(沪府外办综[2000]1557号),并得到“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之正式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决定独家赞助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0月12日,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以下简称"北自会")承办、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的"第五届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人文楼710会议室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北京市科协学会部、科技活动服务中心代表,北自会理事、会员等,还有来自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约60  相似文献   

12.
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IUHPS)的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分会(DLMPS)于1987年8月17日—2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八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耸立在莫斯科大学主楼前面的两块大会标语牌分别用英、俄文写着“科学、人,人道主义”三个大字,鲜明地表现了大会的中心思想。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几十个国家的近一千五百人。许多国家知名的逻辑学和科学哲学家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7月25日上午,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汇贤楼C座401室举行第8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大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和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等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多名会员代表参加此次换届选举大会。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7届理事会秘书长林坚主持了第7届理事会工作审议议程。第7届理事长王  相似文献   

14.
7月25日上午,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八十余名代表齐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水上报告厅,参加第十三届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大会的开幕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长飞副校长代表学校到会致辞,国际科学技术史联合会主席刘钝、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主席文树德(Paul U.Unschuld)、国际科学技术史联合会秘书长尼古拉伊迪  相似文献   

15.
一 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 2007年1月15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自1988年第一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内外交流空前活跃。2005年7月“第廿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国外。在全球科学史研究和学术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认识、规范和推广科技史名词术语,建立中国自己的科技史名词体系,便迫切地摆在了中国学者和相关机构的面前。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在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改进以往之不足,尽快形成一个稳定、行之有效且高效率的编辑机制和渠道,填补我国科技史名词的空白,展现中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在合肥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上,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颁发了第三届竺可桢科学史奖。清华大学(新竹)历史研究所助理教授李卓颖博士荣获优秀论文奖,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承晟博士荣获青年学者奖。  相似文献   

17.
四年一次的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第九届于1991年8月7日~14日在瑞典的乌普萨拉举行。参加大会的各国代表有700余人。会议除开幕、闭幕式外分15个分组举行。开幕、闭幕式均由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学会会长J.科恩主持。开幕式后由维也纳学派成员、芬兰的老哲学家冯·赖特作报告,闭幕式前则由美国的S.克里普克作报告。除此以外,大会还邀请了43个分组报告,这些报告也在礼堂举行。我是作为第九组科学技术伦理学分组的应邀报告人在8月14日作了《科学技术伦理学的概念问题》报告,另外我还在8月  相似文献   

18.
国际地质大会是19世纪末欧洲地质学家组织成立的世界地质工作者会议,也是国际地质学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术盛会。1906年9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办第10届国际地质大会时,中国就曾拟派员参会。此后,1910年8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的第11届国际地质大会、1913年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第12届国际地质大会,中国均有正式代表出席。目前学界对中国参与国际地质大会的早期历史关注甚少,与会代表也都湮没无闻。本文钩沉相关史料,对上述史事进行梳理与考释,从一个侧面考察20世纪初期中国地质学在外患内忧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史,并进一步反思中国近代地质学话语权力与国族身份建构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国际易学联合人成立大会暨第四届国际易学与当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于4月23日至25日在京召开。大会由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国际易学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共同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国际易联名誉会长陈奎元,著名哲学史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国际易联首席顾问任继愈,著名易学哲学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9月20日至22日在长沙举行,选出了首届理事会理事和理事长、副理事长,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三百余人出席了大会。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以及有方面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于光远同志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并在大会期间主持了一次大型座谈会,讨论有关人工智能的一些认识问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楼启明同志向大会介绍了参加1981年8月在加拿大召开的第七届国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