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层民用建筑由于本身固有的特点,火灾一旦发生,将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何在建筑初期就设计好一套消防系统,以便将火灾防患于未然,一直是理论界与建筑承包商、消防工作者等关注的重点.本文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施设计中的几点问题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科技与社会"研究栏目以及各主要专题,本文对"科技哲学"三种主要期刊在1979-2008年间所刊载的有关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中国近三十年"科技与社会"研究总的概况、各专题研究概况以及各专题主题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3.
梅荣照(1935~2015)是我国著名数学史家。1957年,从中山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学习和研究中国数学史。1958年至"文革"前,参与钱宝琮主编的《中国数学史》的撰著工作和宋元数学史专题研究,翻译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的数学部分。"文革"后,率先提出研究刘徽。20世纪80年代组织进行了明清数学史专题研究,与李兆华合作校释了《算法统宗》。其研究工作涉及汉代、南北朝、宋元、明清等中国古代数学史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关于刘徽、中国古代数学理论的研究成绩显著,影响较大;关于李冶、梅文鼎、珠算史与《墨经》中的数理等的研究,有重要建树。  相似文献   

4.
人类栖居:传统建筑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具有浓厚的伦理性色彩.宫殿、坛庙、民宅、因林以及整个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所注重的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意识以及"贵和尚中"等伦理观念和思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与表达,可以说中国建筑是一部展开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鸿篇巨制.中国传统建筑伦理思想中,又以"礼制"、"中和"、"实用"等思想表现最为突出."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内核,这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建筑工程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是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礼制性建筑体系."和"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价值取向,它模塑了中国传统营造活动的理论品格和独特的文化基调与审美情趣."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即中国传统建筑洋溢着浓厚民族气息的"实践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Rejected Expectations:The Scalar Particles Cai and Jiu in Mandarin Chinese《预期之否认:汉语梯级算子"才"和"就"研究》Huei-Ling Lai(赖惠玲)著该书是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副词"才"和"就"进行专题研究的又一力作,把对"才"和"就"的语义研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是一本对相关语言事实描写充分、思路清晰、解释易懂、有独到见解的语言学专业博士论文。该书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普通话中的副词"才"和"就"的用法和语义,也对汉语中梯级算子做出了细致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哲学思想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结构的严重破坏.如何提高房屋和其他结构的抗震性能,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结合我国古代几个典型的抗震建筑结构范例,本文探讨了古人在结构设计上的一些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包括"整体性"和"以柔克刚"等,曾指导古代工匠建造出许多屹立千年、历经多次地震而不倒的建筑.但这些思想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上,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这不得不引起现代建筑和结构设计者的严峻反思.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本文初步归纳了古建筑哲学思想给今天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建筑企业家斯科特?麦库姆斯回收了50万只啤酒瓶,在拉斯维加斯建造了一座名为"莫罗皇家宫殿"的建筑,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价值29万英镑。这座由碎玻璃复合材料建造成的建筑里,设有健身房和储存间,未来还有可能增设适合居住的塔类建筑。据斯科特说,他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是在看到很多啤酒瓶被丢弃在拉斯维加斯赌场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后。"我想,除非我们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否则无法引起到任何人的注意。"这座创新建筑的大部分工作是斯科特和他的家人花费了一年多时  相似文献   

8.
国外住宅建筑能耗统计数据全面而完善,而我国目前没有适用于住宅建筑能耗的监测仪器,给建筑节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项目将自主研发适用于住宅建筑的能耗与环境监测平台。通过我们开发的电能、燃气用量、人体红外和门窗开启监测仪等进行数据采集,监测室内家用电器用电、燃气用气情况和人员在室、门窗开启情况等。所有测量仪器可在不破坏住宅现有的设施、设备条件下安装,同时为方便用户查看实时能耗数据,开发了建筑能耗与环境监测软件平台。本项目解决了住宅建筑因其私密性不易对其能耗和环境进行监测的难题,可为建筑节能研究得到更直观有效的数据,可为建筑节能方案的研究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沈好 《科学大观园》2013,(17):70-71
人多有水的地方多有塔,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是一种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又称"佛塔"、"宝塔"。在东方文化中,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塔承载了东方的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40年代,一位美国飞行员在执行飞行任务的途中,在西安的西北方向意外看到了类似于金字塔的建筑,他把这些建筑称为"东方的金字塔",他和他的飞行队员由于并不知道是什么古迹,所以只把这些建筑当做导航地标,这个"金字塔"就是汉武帝刘彻的茂陵.  相似文献   

11.
乡村建筑及其技术的现代转向,以其具体的、感性而鲜活的方式诠释着"传统"与"现代"间矛盾与冲突。作为长期乡村生存实践而累积的建筑技术传统,以其所具有的地方性、经验性认知方式及其显性的、公共性的物质方式,展现它的乡土的人文气息、生存智慧,以致沉淀为生存于此的人的集体记忆。技术化运用使得以乡土技术表现的乡村建筑迅速消亡,乡村建筑这一"活"的乡土技术文化及由此形成的集体记忆在现代技术作用下被肢解、毁坏,包含着乡土精神、乡愁慰藉的另一种人类生存智慧与传统将失去。因此,乡村建筑现代建构及技术选择应该通过乡村规划、建立乡土建筑保护和工匠培养等措施,赋予乡土建筑及技术更丰富的现代性内涵,并使之对接并呈现于现代乡村建筑建设中,实现科技文化多样意义上的乡土传统自信与现代智慧自觉的融汇。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营造技术是基于预制构件和组合装配的的工艺概念,建筑构件的"分拆"、"搬运"、"重新装配"是古代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技术内容。可以说,对旧料的回收再利用,是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的特点所决定的。本文依据相关史料考察了清朝官方木构建筑工程拆卸旧料的回收回用,从旧料的拆卸分类、登记贮备、抵用于工程及变价处理等方面阐述,并就旧料回收回用过程中的监管机制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适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和法国总统萨科奇一样,世界级建筑大婚让·努维尔属于法国婴儿潮一代入,并成为建筑界的当权派。他受"结构主义"影响,天性好冒险,无固定风格,反对千人一面的克隆建筑;他出产颇丰,建筑作品横跨5大洲,项目多达224个。近日,他来到香港,为九龙文化新区出谋划策。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20世纪和21世纪刚刚过去的这十年的悲剧在于,我们割裂了自己与地理环境和历史之间的联系。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城市,都是一个样子,像是被克隆出来的,充满了没有灵魂、没有语言的建筑。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航天局(NASA)出资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研发出"轮廓工艺"3D打印技术,该3D打印技术在24小时内就可以印出大约232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子。由于大大节约了建筑时间和建筑成本,该技术让人类在移民月球或火星后可以就地取材,快速并且批量打印出"外星屋"。  相似文献   

15.
据国外媒体报道,继金字塔之后,一些建筑被冠以"规模最大"的头衔,有些建筑则跻身世界新七大奇迹之列.建筑尚且如此,科学工程当然不甘落后.目前,世界上出现了不少规模惊人的科学工程,以下九大工程中有些已投入运转,有些正在建造当中,有些则仍停留在制图板上.  相似文献   

16.
<正>"全力以赴"是贝聿铭8岁时从祖父那儿得到的教诲,这个座右铭伴随他一生。他的祖父还传授给他另一则孔子的格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离世,享年102岁。这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带走了自己的百年传奇,却给这个世界留  相似文献   

17.
圣家族大教堂,又译作"神圣家族教堂",简称为"圣家堂",堪称上帝的建筑,它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的毕生代表作.  相似文献   

18.
作为顽强生长了近千年的海港,波尔图凭借着异常发达的古代贸易,将罗马人、阿拉伯人、摩尔人、英国人、法国人的文化巧妙地"移植"到城市中的各个角落,因而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建筑便成为了本地最佳的风光片,  相似文献   

19.
墨索里尼的巅峰时期在此度过托洛尼亚别墅位于意大利罗马市的诺门塔那大道,实际上是一个大型庄园,住宅加上庙宇、马厩、剧场等地上建筑共20座。此次向公众开放的,则是这个庄园的主建筑、墨索里尼的私宅——"贵族宫"。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6):1-1
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时,指出要逐步扩大中央财政预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