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海洋浮游生物拖网等传统调查方法存在的时空分辨率低的不足,开发了基于光学成像技术的拖曳式水下浮游生物可视化监测装置(Towed Imaging System for Ichthyoplankton and Plankton,TISIP)及图像自动处理系统.TISIP利用基于机器视觉的水下非接触实时监测技术,可以在2~3节的航速下以20微米/像素的分辨率进行实时成像,为开展中、小型浮游动与鱼卵的识别、浮游动物功能群的分类、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群结构与数量分布的原位监测、以及浮游动物群落习性与环境因子变化的关系、浮游动物行为与摄食、漂浮特性、昼夜节律、以及垂直迁移等研究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现场监测技术手段.本成果在保护海洋生态及环境,开展渔场产卵数量的分析以及渔类资源评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气象条件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要素,气象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研究表明,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现象,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资料表明,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全球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统计了 2 0 0 3年度我国科研机构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 ,并通过与往年对比分析 ,以及学科分布、国内科研机构分布、国际合作分析 ,认为虽然我国近几年科学论文发文量有了很大提高 ,代表基础研究水平的SCI文章数量也于 2 0 0 2年达到世界第 6位。但是我国在代表世界最高学术水平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目 ,却有所减少 ,且多数文章我国科研机构处于从属地位。这表明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我国仍然缺乏原始创新思想和促进原始创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鄱阳湖水利枢纽“六大课题”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验收评审。江西省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工程,正在积极的立项推进中。枢纽工程“控枯不控洪”,水利枢纽与湿地保护区综合考虑,将湖水水位控制在16米左右,本文就枢纽工程建成后对鄱阳湖区域种植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前瞻性地研究并提出区域生态种植业的发展模式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全球变暖,冬季越来越暖和,科学家预计鸟类在冬天的死亡率会降低,这对种群维持也许是有利的。全球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生存的影响,一直是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以鸟类为例,对于生活在温带季节性气候环境下的鸟类,冬天的死亡率往往是一年中最高的,寒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20年广西钦州市国家气象基本站的气温、降水量、日照及气压等气象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基本条件,研究了2020年钦州市的气象条件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2020年钦州市气温、降水和气压等对南美白对虾生长过程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日照时数偏少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有略微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赤潮研究的新进展--球形棕囊藻赤潮及其产硫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沿海赤潮迭起,影响日益严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开展了一系列赤潮的基础研究.对中国赤潮新记录种--球形棕囊藻进行了分类学、生活史、藻毒素、生态特征及产硫机制的研究.核糖体18S 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证明,1997年冬我国粤东海域大规模赤潮的原因种是球形棕囊藻.这是中国赤潮的一个新记录种.该藻具有复杂的异形生活史,包含两种不同的生活形态群体和游离的单细胞.长期集约化养殖引起柘林湾海域的N、P、Fe、Mn浓度较高,为赤潮的暴发提供了物质基础.球形棕囊藻细胞具有较强的溶血毒素特性.该藻汕头株和香港株是DMSP与DMS的高产株,其细胞内DMSP的积累与释放到外界中的DMS数量受盐度、温度等环境因子的综合制约.  相似文献   

8.
1999年立项的973计划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经过5年研究,在 系统、深入分析北方地区环境干湿演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该区干湿振荡自然背景、地球系统各圈层相 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和天文因子等外强迫的影响,运用多种预测方法,日前得出对  相似文献   

9.
英国水鼠     
《科学大观园》2011,(18):2-3
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以及美国水貂的引入,英国水鼠的数量近年来呈大幅下降趋势。水鼠数景在过去15年中下降了90%,是英国哺乳动物中种群数量减少最快的物种。  相似文献   

10.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传播影响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课题(2004BA718804),采用了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生态学、水文学和地理信息学等方法,对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鄱阳湖堤防工程和山区水库灌溉工程修建后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钉螺分布或扩散以及血吸虫病流行态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太阳活动是发生在太阳外层大气中的爆发式磁能释放过程,产生剧烈增长的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和磁化等离子体抛射,对人类生存的近地空间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太阳活动峰期研究是涉及天文学、空间和地球科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本文介绍和评述了我国第23太阳活动周的峰期研究,并着重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九五"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太阳活动及近地空间环境的观测和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鹤的魔力     
正全世界现存的鹤类有15种,共两个亚科——冠鹤亚科和鹤亚科。冠鹤亚科仅有冠鹤一属,包括黑冠鹤和灰冠鹤两种。鹤亚科有蓑羽鹤属、裸额鹤属、白鹤属和鹤属,共4属13种。这15种鹤分别为:白枕(1)鹤(2)丹顶鹤(3)灰鹤(4)赤颈鹤(5)澳洲鹤(6)美洲鹤(7)灰冠鹤(8)肉垂鹤(9)蓝鹤(10)黑颈鹤(11)蓑羽鹤(12)白鹤(13)白头鹤(14)沙丘鹤(15)黑冠鹤。鹤寿龟年、鹤立鸡群、鹤鸣九天……作为一种优雅美丽的大鸟,鹤在中国常与神仙一起出现,也被称为仙鹤,承载着各种美好的寓意。不仅中国,世界上有鹤类栖息的地方,如印尼、澳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早期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导致了人类健康受到很大威胁。环境中的重金属通过职业性或环境性接触,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健康、人类的情绪,甚至影响着人类的生殖功能,使人类的生育能力特别是精子的质量和数量发生显著改变,男性不育和生殖系统发育异常明显增加。由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重金属(铅、镉等)不仅具有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正确使用和误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最近几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的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公布的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已经由一种模糊的指标变成了衡量一种期刊、期刊刊登的研究论文、写论文的研究人员、甚至研究人员所在的研究所水平高低的重要的定量测定指标.本文讨论分析了影响因子的局限性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22,(1):42-45
王绒鸭 王绒鸭,体长53~60厘米、翼展94厘米、体重1500~2010克,是鸭科中一种体大膘肥、羽毛丰满的鸟类.该物种原产于极北地区,繁殖于结冰的海岸,在南至法国、新英格兰和阿留申群岛的海域越冬.研究表明,王绒鸭可以承受得住-110℃的考验.它之所以这么抗寒,原因在于它浓密的羽毛之下还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就像毛毯一样裹...  相似文献   

16.
在理论的群体生物学中,有三种模型都是通过性状适合度(trait fitness)的分布来解释和预见种群结构变化的量和方向。双因子和单因子模型都将性状适合度看成是一种因果属性,而丹尼斯.沃尔什(Denis Walsh)等则指出它们仅仅是一种统计学的属性。笔者通过分析沃尔什的有力论证,尝试表明如果将性状适合度看成是一种因果属性的话,将导致Simpson悖论,因而是不融贯的。所以,关于种群结构变化的统计学解释要优于因果解释。  相似文献   

17.
糜鹿重引进在迁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是世界上迁地保护最成功的物种之一。通过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基础种群加以人工管理和繁殖,逐步发展种群使其复壮,并在其历史分布区选择适宜栖息地建立迁地种群。截至2011年底,向全国多家繁育基地、动物园、植物园、林场、鹿场、湿地、保护区等单位共输出麋鹿456只,建立了44个迁地种群,种群数量从基础种群的77只扩大到3700余只,种群增长99倍。同时,对迁地保护种群开展了大量的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我国糜鹿种群的健康繁衍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我国麋鹿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邻苯二甲酸酯类合成化合物(PAE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塑料增塑剂,从塑料废料释放到环境中.该类物质属于环境激素类化合物,难以降解,在生物体内富集并引起人体内分泌干扰活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土壤和地表水环境介质中PAEs污染现状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污染源和影响污染分布的驱动因子,并探讨了目前常用的去除PAEs的吸附、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19.
正从严重的地震到经济崩溃,这些意想不到的灾难性事件往往被称为“黑天鹅事件”。而不久前,科学家发现动物界中也会发生类似的罕见事件,并且通常是以种群突然大规模死亡的形式。科学家在研究中应用了一种新方法来确定这种动物种群数量的滑坡,揭示出寄生虫、严寒的冬季,以及掠食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们还指出,气候变化很可能会导致  相似文献   

20.
加强野外台站建设促进我国野外科学研究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科学发展中,大量事实表明: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领域诸多学科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实验室的实验研究,而资源环境、天文-空间与地球物理、材料与环境等学科的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则主要依赖于野外定点长期观测试验.我国已经建立的开放实验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领域诸多学科的稳定发展.而建立我国重点野外观测试验台站体系能极大地促进资源环境、天文、空间、地球物理以及材料与环境等领域迅速发展.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基地的重要类型,国家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体系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