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9世纪随着人们善待动物观念的兴起,社会公众和科学界围绕"动物实验"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公众质疑以科学的名义残忍对待动物的合理性,科学家们则坚信科学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在科学与伦理的交锋以及科学实践与更大范围的技术——政治相互磋商下,动物实验"3R"原则得以确立。"3R"原则既满足了人们对动物的道德关切,又保障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主持建设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建立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络”,建成了信息网络中心的硬件平台、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站和5个配套的应用系统,其中3个应用系统获得了国家软件版权登记。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栏目内容涵盖了行业的全面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的管理、生产、繁育、科研、技术、应用等方方面面,是我国实验动物的综合性的国家官方网站。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站的建成,带动了全国各省、市的实验动物信息网站,形成了遍布全国主要地区的实验动物信息网络,为实验动物管理、应用、学科交流、产业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手段和平台,也为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建设提供了试点和示范。  相似文献   

3.
美国科学家一项新的研究实验可能"有点令人毛骨悚然",他们正打算培养一只脑细胞100%为人类细胞的老鼠。更令人担心的是,斯坦福大学道德委员会已有条件地批准了他们的研究计划,医学实验正在混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1822年《马丁法案》通过以来,英国社会对如何关爱动物,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了长期的争论。1964年《动物机器》一书的出版,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各方长达十五年对于农场动物福利问题的辩论。经过各方长期争论和磋商,英国最终于1979年确立了农场动物福利的"五大自由"思想。"五大自由"思想为动物福利科学的研究确立了基本框架、指明了发展方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政府对动物生产的管理以及饲养者的生产实践,该思想亦成为动物福利立法、农场动物福利评估认证标准的重要基础。"五大自由"思想显然是在生产者、消费者、科学家、政府等多方利益、观念、知识等冲撞与磋商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2008年9月14日,老年痴呆学名词实验动物部分的释义工作会议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神经退变性疾病研究中心张斌教授,医科院动物研究所秦川所长、刘云波副所长、疾病模型中心张连峰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系陈振文主任,老年痴呆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秘书长王虹峥教授,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医学审定编辑朱彦慧。  相似文献   

6.
2011年新年夜,美国阿肯色州突然有数千只死鸟从天而降,而且,路易斯安那州、瑞典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也不断传来动物离奇集体死亡的消息,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猜测。许多人认为这是政府在进行秘密实验,或者"末世浩劫"即将来临,不过科学家表示,鸟类在飞行中大量死亡与"末世浩劫"或秘密实验无关,最近的鸟类群死事件主要是因媒体炒作引起公众普遍关注。每年一半死于自然原因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鸟类在飞行中突然死亡的呢?阿肯色州鸟类群死事件直指两个常见的罪魁祸  相似文献   

7.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3Rs原则是实验动物福利研究“行动者-网络”建构的结果.大学动物福利联盟(UFAW)作为网络的关键行动者,以各种转译策略,将科学家、实验动物及动物保护组织等行动者的利益诉求与兴趣统合在共同的目标之下.而3Rs原则完善了上述行动者在网络中的角色与相互关系,并令该网络持续发展与更新.3Rs在更...  相似文献   

8.
实验动物无论对阐明发病机制还是对基于机制的新药研发和评价都不可缺少。但任何实验动物都不可能与人完全一样。因此,从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的可信度(临床预见性)在某种程度上要取决于实验动物与人的相似度,即“类人性”。资料显示,在啮齿类动物实验有效的药物最终仅有5%左右能用于临床,主要原因在于啮齿类动物与人在遗传,生理生化及代谢等方面差异都很大。而非人灵长类由于其与人类遗传和生理上的高度相似性,是人类健康与疾病研究的理想,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SPF级实验大小鼠的饲养管理、屏障系统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屏障系统内饲养动物的饲料和水的管理、屏障系统内饲养动物质量保证的管理等方面论述,来说明SPF级实验大小鼠的饲养和屏障系统的运营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14,(1):64-65
正未来人类拥有"狼心狗肺"?这恐怕将不再是骂人的话,而是事实。在动物身上培育人体器官,并进行器官移植的技术已经成熟。日本科学家希望将人体干细胞注入动物胚胎,打造"嵌合胚"植入动物子宫,当动物渐渐长大,干细胞可长成功能健全的人体器官,如肝脏或肾脏。这意味当动物完全成长后,研究员可从动物体内摘取器官,并植入需要器官移植的人体。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给它们取名、抚养它们,我们用"暴躁"、"敏感"和"贴心"等形容词来形容它们——但它们并不是人,而是我们的宠物。在动物身上赋予人的性格特征是我们的本性,尽管这些性格特征在动物身上可能并不存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尽力避免把动物拟人化。科学家如果用"嚣张"来形容一只狗,或者  相似文献   

12.
在动物权利视域,人们对动物是否拥有道德权利持有不同立场,但他们似乎都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存有一定程度的曲解与误读。重新认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厘清自然选择与"弱肉强食"、物种差异与物种歧视、道德能力与道德权利的逻辑关系,对深入探讨动物权利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本文不主张动物拥有实质性的道德权利,但认为动物权利论是人类对动物道德本分与道德责任的一种表达,是人类生命自我扬弃与进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14日,老年痴呆学名词实验动物部分的释义工作会议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神经退变性疾病研究中心张斌教授,医科院动物研究所秦川所长、刘云波副所长、疾病模型中心张连峰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系陈振文主任,老年痴呆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秘书长王虹峥教授,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医学审定编辑朱彦慧。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近600名科学家、学生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在《今日美国》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呼吁美国研究机构增加动物研究透明度。签名者中还包括4位诺奖得主。这封公开信由赞成动物研究的倡导机构"为研究发声"发起。有趣的是,它同时也得到了反对动物研究的倡导机构"人道对待动物协会"的欢迎与支持。显然,  相似文献   

15.
哲学人类学是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思潮之一,以"人是什么"问题为轴心,围绕人在本质上是"工具制作的动物"或"理性、精神的动物"展开争论,形成了"工具论"和"理性论"两大传统。奥特加·加塞特提出人并非天生的"工具动物"或"理性动物",人的本质并非即成的、被给予的,而是需要通过专属于人的技术活动不断获取;人通过技术在建构自身存在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生活。但技术并非人的本质属性,而是生活中"第二性"的创造活动。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奥特加追问的是"人做什么",而不是"人是什么",由此超越了传统哲学人类学的争论,从人的存在出发思考技术,并面向人类生活建构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2,(19):F0004-F0004
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是每年的10月4日。这是为了纪念意大利传教士圣方济各(又称圣·弗朗西斯),以及他所倡导的"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的理念。意大利修道士圣方济各于1182年出生于意大利阿西西地区一个富裕的布商家庭。他于1206年摈弃了所有物质财富而创建了弗朗西斯修道院。他长期生活在阿西西岛上的森林中,热爱动物并和动物们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系。他要求村民们在10月4日主保瞻礼日这天"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世界动物日"是由一些生态学家于1931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会议时所倡议的。他们最初的目的是希望借此唤起世人关注濒危生物,慢慢才发展为关怀所有动物。虽然他们选取了传教  相似文献   

17.
白化病是人类和动物共同拥有的疾病,而且这种病是少数显性遗传"畸变"。白化动物的特征是缺乏色素,而且由于白化动物美丽而稀少,由此产生很多神话传说。科学的解释和理解白化病成因,将有助于消除对白化动物的歧视性态  相似文献   

18.
<正>这个"臭名昭著"的粪便博物馆位于英国的怀特岛动物园内,展出了人类、狐狸、鸽子、猫鼬及狮子等动物的粪便。更奇葩的是,该博物馆还保存了不知属于什么动物但有3800万年历史的粪便。  相似文献   

19.
英美国家科学基金在动物伦理制度建设上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其核心问题在于保障动物的福利,其规制的范围以实验动物为重心,兼及农场动物及野生动物。其对于健全我国科学基金动物伦理制度,提供了积极经验。  相似文献   

20.
言论     
《科学大观园》2009,(7):79-79
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 ——这是江苏省的一位人大代表在2008年全国“两会”时现场引用的“顺口溜”。意在讽喻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