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最伟大,最具艺术魅力的作品。它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作者出色的现实主义描写,同时小说中比比皆是的象征主艾手法也是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哈代通过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巧妙结合,使之成为一部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作者很善于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为他的作品营造一定的寓意性效果。本文探讨了这部小说象征艺术的九大方面:动物象征,植物象征,颜色象征,地名象征,等等。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每一篇小说,几乎都是各种艺术手法综合运用的成功典范,而心理描写是鲁迅小说运用最广泛、最具特色的艺术手段。“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①为了更全面深入地把握鲁迅小说的美学意蕴,本文试图从心理描写的角度,探讨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就其方式来说是多样的,它所体现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并本是单一的为心理描写而心理描写。鲁迅惯用传统的白描手法,为人物“写照传神”,很少以作者的Q气对人物作抽象的心理分析。在《阿Q正传》中极为典型。阿Q要技革…  相似文献   

3.
英国硬科学小说源于19世纪20年代由雨果·根斯巴克开创的美国派硬科学小说,在50年代达到鼎盛。由于英国在二战中受到重创,其硬科学小说作品大都悲观、忧郁,描写天灾人祸。进入60年代后,随着新浪潮运动的掀起,硬科学小说宣告终结。  相似文献   

4.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小说艺术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向世人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小说文本,而且还为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和非凡的艺术才华创作了一系列个人自传小说,这些小说鲜明地体现了他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5.
乔治·爱略特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女权主义作家.她的作品继承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又开创了现代英国小说心理分析描写女性形象的先河,对后来的英国文学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这在其代表作《马德尔米契》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威廉姆·戈尔丁的悲观情结在小说<蝇王>的遣词造句中具体体现在各章节标题的选词、环境描写中的选词及故事中孩子们言语和行为的描写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在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形象细腻的人物刻画、生动幽默的场面描写、优美诙谐和极具个性化的语言对白,凸显人物,独具魅力。本文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和讽刺原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该小说中的一些人物之间的对白进行语用分析,以期从中领略作者用于人物塑造、场面描写、情节处理等的艺术手法,从而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更深刻地认识奥斯汀作品的精髓,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相似文献   

8.
意象化和感性化描写作为苏童小说的重要艺术手法,在小说《妻妾成群》中承担了女性想象的载体,在对女性形象的意象化描写中,苏童本身实际上是实现了自身的一种突破,这种突破不是存在于两性之间的关切,而是站在人性的立场上对包括男性女性在内的一部分人群的悲悯与同情。  相似文献   

9.
英国著名女作家萨拉·沃特斯以历史小说创作见长,其对服饰的描写又可称得上是其历史小说创作的匠心之所在。通过对沃特斯小说中服饰描写的分析,以把握服饰在表征人物社会地位,体现人物生存状况,传达缅怀过去、表达情感的人物心理状态等三方面的言说功能。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之所以能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紧扣读者的心灵,这是由于作者娴熟地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所产生的效果。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入的小说,都是经过筛选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各具特色。因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抓好小说教学,努力把握好小说创作的表现手法,无疑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