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沿海城市风场的时空变化规律,本文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在当地气象观测资料的气候统计基础上,通过风矢量分解、统计与数值模拟、海陆风日等方法,从静风、主导风与海陆风三个方面研究了晋江城市风场的基本规律,初步了解沿海城市风场的基本特征。结果如下:沿海城市受海陆地形等因素影响导致当地平均风速较高,静风天较少,风能资源丰富;我国沿海城市大多处在季风气候区域,不同季节主导风向差异明显,符合季风气候特征;沿海城市风场受海陆风等局地风场影响较大,某点出现海陆风的频率与其到海岸线距离大体呈负相关规律,海风与陆风风向在海陆风日内转换差异显著,海陆风各项特征均具有季节性差异。本文可为沿海城市风场时空特征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方法,并且为沿海地区的天气预报与监测、污染扩散与传输、农业种植区划、风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机载GPS-R遥感海面风场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PS导航卫星反射信号遥感海面风场是一种新的海洋遥感手段.对2009年在我国海南开展的机载飞行实验进行了介绍,为了验证该技术测风原理的正确性、反演算法的可行性和实际测风精度,利用飞行实验数据反演出了海面风速风向,并与同步获得的海洋站实测风场数据和卫星散射计风场数据进行了对比.统计表明,GPS-R反演风场与博鳌海洋站...  相似文献   

3.
利用珠江口西侧广州市南沙区4个自动气象站2001-2008逐时风向风速资料,建立了自动气象站数据处理筛选方法和海陆风等局地环流的分离与判定技术。该数据处理筛选方法和局地环流分离与判定技术,可利用程序编程程序化。利用该方法对广州市南沙区自动气象站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海陆风的分析结果符合一般规律,符合当地海陆风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利用福建省沿海、台湾海峡及台湾岛布设的气象站、自动站、浮标站的观测资料,以小时极大风达到8级以上定义致灾大风,分析台湾海峡致灾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台湾海峡的致灾大风风速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出现概率呈双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10月和1月,谷值在5月,即秋冬季最多、春末夏初最少;10级以上大风主要出现在8~10月。致灾大风空间分布上,台湾海峡海面出现的概率远大于海峡东岸和西岸,海峡西岸中南部岸段大于北部岸段,海峡东岸北部岸段大于南部岸段。1~5月和9~12月以东北风为主,海峡海面和海峡东岸的偏北分量比西岸大;4月起西南风逐渐增多,6~8月以西南风为主,但各风向概率值的大小差异不大,特别是海峡海面和海峡东岸7~8月西南风和东北风的风向概率近乎相当,这与此时正值台风季、受台风影响时容易出现旋转风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将沿海各代表站所在区域分为A(港湾)、B(沿岸)、C(海岛)、D(外海)四类,分析福建中北部(福州、宁德、平潭、莆田)沿海风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年盛行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其次为西南风; 6~8月的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其余月份都为东北风。南北向对比,时最大风速、日最大风速、时极大风速、日极大风速的平均值和5个分位值以及日极大风≥8级和≥10级的大风日数都呈现南大北小的分布特征,长乐南部到莆田(以下简称南部)一带沿海风力明显大于福鼎到长乐中部沿海(以下简称北部)的风力。东西向对比,北部区域的上述风速特征值都呈现东大西小的分布,但南部区域海岛站的部分特征值大于浮标站;北部区域≥8级的大风日数最多为外海的浮标站,南部少数海岛站≥8级的大风日数多于浮标站;南、北两个区域≥10级大风日数的大值区都在海岛站。日极大风≥8级和≥10级的大风频数都呈双峰型分布,4~6月都是低谷阶段;≥8级大风多发于10月~次年2月,≥10级大风主要出现在下半年。南部全部代表站、北部C类站、D类站和部分B类站全年都有≥8级大风,北部A类站和部分B类≥8级的大风集中在夏季。多数站≥10级大风集中于7~10月,但南部的部分海岛站冬季≥10级大风频数比7~10月更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京津冀地区局地大气环流耦合效应和大气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应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V3,采用三层双向嵌套技术,模拟了京津冀地区山谷风、海陆风和城市热岛环流的耦合效应及其形成的该区域的复杂的大气环流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在弱天气系统控制下,该地区大气边界层中可同时存在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热岛环流及其明显的耦合效应;海陆风环流极盛时可深入陆地200公里左右,山谷风环流的影响最大可覆盖北京区域内的平原地区,而城市热岛环流则发生在城市中心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并对前两个环流起明显的削弱作用;三环流均存在日变化特征,海陆风、山谷风环流的相位相差约6个小时左右;三环流的耦合结果使一年内京津冀地区边界层环流形势大致可分成春夏型与秋冬型,在一天内又可分为凌晨至上午的平原风和下午至深夜的山地风;三环流的耦合在该地区西北部山地与平原的交接地带形成一条大致沿地形等高线走向的风场辐合带。这条水平风辐合带几乎常年存在,其下端一直向西南方向延伸直到和另一条平行于太行山走向的水平风辐合带汇合,从而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的积聚与输运过程及大气环境质量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了解海岛游客重游意愿影响因素,有助海岛旅游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大连市长山群岛为案例地,利用调查问卷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对游客的社会人口特征、行为特征、价值感知和满意度4个维度19个指标进行分析,依次得出年龄、游览次数、基础设施、纪念品特色和是否达到预期对海岛游客重游意愿影响最为显著且呈正相关.以此为基础提出4点建议:注重银色旅游市场开发,完善青壮年旅游市场;重视重游游客,打造重游良性循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海岛纪念品特色;完善各项旅游要素,提高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辽东半岛南部位于亚洲东岸的季风区内。季风气压场、西风带下层移动性高低压系统、局地性海陆因子对气压场性质的日周期调整是影响该地风向的基本因子。本文引用分别位于东西岸的皮口和新金站1985年夏季连续风向资料,分析了各因子的影响与风频分布之间的关系、各因子对不同方向风频做出的贡献、确立了海陆风存在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岸海陆风的特点、规律和差异。  相似文献   

9.
将闽东沿海地形分为深入陆地海湾、开敞式海湾、海岛、临海岸基、开阔海面等5种类型,将沿海代表测站归类不同地形区域,统计分析不同地形区域极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开敞式海湾风力比深入陆地海湾大,海岛风力比海湾大;同比纬度,由陆地向海面,越往东、风力越大,到开阔海面大风分布趋于均匀;7~10月出现≥8级、≥10级的极大风概率最高。大风天气过程受台风影响最大,海湾主要受台风本体环流影响;影响最多的地域是台山列岛,最少是沙埕港;登陆台湾再次登陆福建及过台湾岛北部海面袭击福建的台风,影响时间长,大风强度和范围等最大;秋季台风影响,多为台风环流与环境场结合,闽东沿海海岛出现大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沿海的地理、历史、对海岛的认知、生产方式及生活习俗等诸元素是海岛地名文化的根源。中国人以大陆为主要生存根基,海岛只是陆地的延续,在海里捕鱼晒盐,贸易赚钱。在历史上,利用海洋是以民间为主,而不是政府管理主导。明清两朝500多年政府实行了"海禁"政策,导致中国大多数海岛荒芜,旧名被遗忘,新旧名不延续。中国岛名以具有陆地特征的"山"为主要通名。中国沿海的祈愿地名表现出不熟悉海洋的统治者对海洋的恐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以大连市长山群岛为案例地,以携程、马蜂窝在线旅游网站关于长山群岛的旅行游记为数据来源,以具身理论作为研究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游记文本进行海岛旅游体验要素编码和打分。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及“重要-表现程度”分析法(IPA)对其要素结构特征及各要素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1)长山群岛旅游具身体验要素包含环境体验、身体体验、服务体验、心境体验4个维度及23个海岛旅游体验要素构成;(2)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长山群岛旅游具身体验要素网络结构具有高密度、内部协调度高的特征。海岛住宿、独特娱乐、餐饮美食是长山群岛旅游最核心三大要素;(3)重要-表现性分析结果显示,长山群岛游客旅游体验整体满意度较高,但部分要素评价较低。根据研究结论,对长山群岛未来旅游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湄洲岛海岸地貌的发育受海洋动力和断层活动双重控制。东部以海岸侵蚀为主,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壕沟等地貌,在岬角间,形成海滩堆积;西部以堆积为主,形成淤泥质海滩,海蚀作用相对比东部弱。东峤断裂控制了台地和丘陵的分布,断裂东盘抬升形成丘陵,西盘下降形成台地。受北西—南东走向的仙游—郊尾断层左行运动影响,湄洲岛北部向西移动,南部向东移动,使岛的轮廓呈"S"形态。福建沿海在距今0.7—0.6万年前发生海侵时,湄洲岛处于断块抬升环境,就岛的局地范围,处于低海面;在0.4—0.3万年前福建沿海海侵达到高峰时,湄洲岛的海侵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动型海侵,第二阶段为地动型海侵。  相似文献   

13.
利用系留气球观测系统观测了沿海防护林体系海陆风环流时近地面的风、温、湿廊线特征,有如下结论:(1)海防林体系海陆风廓线均呈单峰形,但海风的厚度比陆风大;(2)海防林体系对近地面层的海陆风有较明显的减弱作用,但对陆风的影响高度比对海风的影响高,在林带高度附近风速降低最多,1~1.5H可降低50%~60%,1.5~5H可降低20%~30%,(3)对近地面层有一定的增温增湿作用,防风环流时1m高度可增温约1℃,增加比温1.0g/kg。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海洋年。我国的海洋事业进展究竟如何?海洋在国民经济中是否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海洋世纪”真会浮出海面吗?当前,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海洋新秩序正在形成、全球性对比。当前,作为人类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蓝色圈地运动”方兴未艾的正处于世纪之交,对此,我们不得不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重新审视这片蔚蓝  相似文献   

15.
海洋卫星微波遥感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动式和被动式微波遥感可以得到大量的地球物理参数和上层海洋信息,包括海表温度、海面矢量风、海面高度、海表盐度、海冰等。微波遥感可以穿透云层,全天候不间断观测海况信息。中国计划2011年发射运行的“海洋”2号(HY-2A)卫星有效载荷为3个微波遥感器,主要用来观测海面矢量风、海表温度和海面高度。HY-2A卫星将有效提高全球海洋卫星观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采样频率。本文介绍了与HY-2A卫星相关的海洋微波遥感技术现状,对微波遥感的优势和目前业务化运行的海洋微波卫星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总结了微波遥感的新技术进展和全球下一代微波遥感卫星的发射计划,最后指出发展中国立体海洋监测和中国“海洋”3号(HY-3)卫星(其主载荷为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对于更深入了解大洋和海岸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美国宾州大学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PSU/NCAR)联合开发的MM5三维中尺度气象模式,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一次区域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气象条件进行了模拟,结合地面常规气象资料、探空资料、天气图、香港科技大学元朗激光雷达资料和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监控网公布的空气质量资料,对城市群污染期间的区域天气形势,局地环流等特征,温湿层结特征,混合层高度特征等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变性高压脊伴随的近地面辐散场和静小风,城市间的相互输送,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山谷风等局地环流的影响,边界层逆温层,稳定层结的弱对流作用,低的混合层高度等不利于污染物的输送扩散的天气条件,是这次空气污染过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闽台海岛开发经历了巡检司、卫所或寨游、军镇发展为海岛行政区.海岛居民的经济开拓,减轻了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由传统自然经济向以海洋经济为导向的商品经济过渡,海岛的经济发展与军事驻防相辅相成.海岛教育基本上按照内地的模式,共同的科举制度将海岛与内地的读书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思想文化上相互影响,形成了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的闽台文化.探讨海岛开发的不利因素与不足之处,祈望能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统计法,对陕西公元前244-公元2000年霜冷灾害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灾害明显增多,有千年、100-200年左右长周期,也有15年、2-5年的短周期存在;一般3-5月,8-10月春秋转换期最易发生。陕北长城沿线为多灾重灾区、黄土高原属次多灾中灾区,以秋季型灾害为主;关中平原为次多灾中灾区,以春夏型为主;陕南秦巴山地为少灾轻灾区,春秋多发型,尤以春季为主。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季风气候是形成时间特征的原因,南北狭长的地域范围,近东西向的三列山脉、局地微地形及农业布局等是形成空间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海岛旅游是21世纪海洋经济时代下迅速发展的朝阳产业.海岛旅游产品个性小,共性大,游客驱寒避暑的海岛旅游偏好,致使各季节的气温差异成为不同区域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产生需求特征差异的原因之一.分别选取位于中低纬度的济州岛和海南岛为案例地,利用季节性强度指数、客源地集中指数分析旅游需求时空间特征并进行对比,并计算中国游客对两个海岛的偏好系数,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海岛旅游季节性、偏好系数等不同,不同海岛存在季节互补性.  相似文献   

20.
福建是我国沿海几个相对多雾区之一,而南部沿海海雾发生频率高于北部沿海。该文利用沿海自动站、浮标站资料对闽南沿海海雾过程中温度、风、海温条件进行分析,着重讨论海雾过程中各气象要素统计特征,为日常海雾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对于厦门站(59134)来说,当温度适宜(接近17℃)、弱风的情况下有利于低能见度天气发生;闽南沿海单站能见度较低时,风力维持在2~5m/s内,且主要以东北风到偏北风为主,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在闽南海雾过程中,发展阶段风向主要以偏南风为主(3~6m/s),成熟阶段偏东风及偏北风比例明显增加,且风速明显减小,风并不是海雾消散的主要原因;海雾发生过程中,海温主要分布在14~20℃范围内,不同性质海雾过程海温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海雾发展-成熟-消散过程海气温差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