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于青春 《科技资讯》2014,(35):86-86
该文介绍了当前地铁消防灭火系统应用的现状,分析了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系统特点,并从造价成本、灭火机理、保护空间的封闭性、启动后系统的恢复等方面与气体灭火系统进行了比较,并对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监控点表的作用、确定进行了探讨,从控制系统调试、单体调试、系统调试三个方面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调试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系统的验收、竣工给出了具体要求,指出监控点表是指导系统设计、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太化焦化厂对原煤气净化系统进行改造的情况,具体论述了对原系统的冷鼓系统、电捕焦油系统、脱硫系统、洗氨和蒸氨系统、洗苯和脱苯系统等进行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对DPS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控制,计算耗散性函数得到其耗散性,结合李雅普诺夫指数证明了其混沌性;根据Routh-Hurwitz判据判断了平衡点的稳定性,采用matlab数值模拟相图验证了该系统具有丰富的动力学现象且与Lorenz系统拓扑不相似;利用微分反馈控制法、恒外激励控制法和x|x|控制法分别对DPS系统进行了混沌控制,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对DPS系统可有效控制;完善了x|x|控制法,并对Lorenz系统、Chen系统、Lu系统、Rossler系统进行控制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相图和分岔图。  相似文献   

5.
罗予东 《甘肃科技》2005,21(8):47-49
本文阐述了航班信息显示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组成、功能特点和信息处理过程,并对如何建设和完善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对班信息显示系统的优点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6.
王海波 《科技资讯》2007,(34):23-24
针对怠速不稳的故障从出现规律、抖动程度、原因关联、故障系统等四种标准进行了分类,从进气系统、燃油系统、点火系统、发动机机械部分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怠速不稳的四个特征,提出了对其故障诊断的有效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问答系统和浅层结构模式推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给出了问答系统的定义,并对问答系统的历史进行回顾.然后对现有问答系统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问答系统的性能及其所采用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对问答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浅层模式推理理论,对问答系统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理论综合了现有问答系统的优点,有望基于纯粹的文本知识,实现检索、理解、推理一体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令晓明  范多旺 《甘肃科技》2004,20(10):61-62,73
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并对其软硬件系统、实时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了详细叙述 ,对嵌入式CPU各种类型及代表产片的进行了比较说明 ;提出了嵌入式系统的模型、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开发过程和方法 ;针对目前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 ,论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9.
于慧 《科技资讯》2023,(16):94-97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时代的不断更替,我国新能源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切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该文主要对微电网系统进行了设计,可用于生产、教学、实验等。系统包括有5个子系统,分别为光伏系统、风力系统、蓄电池储能系统、模拟输电线路系统、微电网监控调度系统。除此之外,系统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当地降水量等,所以还配置了双馈异步风力发电系统与永磁同步发电的系统,能够对系统中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控,实现程序运行的自由组合,从而产生更好的效果。基于此,该文主要对电网中子系统与控系统进行阐述,能够帮助部分地区的电网进行合理规划,为扩大市场规模提供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0.
就目前使用的计算机考试系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分析了考试系统的需求、体系结构和总体设计,确立了目前广泛采用的B/S模式作为系统开发的体系结构,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并详细介绍了各个考试系统模块的设计.对考试系统的关键问题、关键技术和安全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总结了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目前PDM系统常用构造框架及存在问题,运用构件技术和软件代理技术,提出了并行环境下的柔性PDM系统的模型,并详细给出了该模型的体系结构和框架中的内部构造。该模型增加了系统结构的灵活性,使得系统的可维护性和重用性上升,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开放性、集成性和通讯效率。  相似文献   

12.
由于影响煤仓储运系统的故障因素多带有并发性、异步性及随机性的特点,所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煤仓储运系统的可靠性较为复杂.该文利用随机Petri网构建了煤仓储运系统的模型.该模型直观地反映了煤仓储运系统的实际组成及其运行状态,讨论了可修复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及其转换关系,揭示了煤仓储运系统可靠性的构成并对其可靠性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得出系统可靠度的表达式.最后,结合具体煤仓实例分析了模型及其算法的可行性,得出了改善实际煤仓储运系统的相关建议.结果表明,此方法为分析煤仓储运系统可靠性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要介绍了QN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嵌入式系统在一种被测设备检测中的应用方案;阐述了基于QNX的嵌入式实时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并结合具体的测试系统说明了驱动函数的配置方法。在分析测试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利用QNX的实时性特点,解决了测试系统的实时性需求;同时给出了测试系统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并使用QNX实时系统,编写了相应的软件。  相似文献   

14.
中/重型汽车电子驻车系统设计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中/重型汽车的驻车制动系统的自动控制问题,研究了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方案设计和控制策略等关键问题。分析了中/重型汽车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提出了驻车制动系统实现电子化控制所需的各项功能,分析了影响驻车制动系统控制的关键整车状态信息以及其含义。设计了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总体方案,采用具有自保持功能的双线圈二位三通气压电磁阀作为执行器,实现了驻车制动或驻车释放均无需长期供电。规划了系统各项功能模块,制定了自动驻车制动和自动驻车释放的控制策略。通过实车试验验证,证明了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系统总体方案和自动驻车控制功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许多有关集中参数系统参数辨识的方法经改造后可推广到分布参数系统中,但其涉及的问题复杂,其中传感器的测量位置则是分布参数系统参数辨识过程的特有问题,它对分布参数系统的参数辨识精度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受噪声干扰的不同位置传感器检测值出发,构造了分布参数系统的信息矩阵,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矩阵行列式的优化算法,并采用D-最优试验设计准则优化传感器的位置配置,得到了分布参数系统检测传感器的最佳测量位置,同时保证了系统的参数辨识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分布参数系统的输出和状态检测传感器位置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制度和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二者之间又具有明显的差异,功能强大的机制只能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上,保持机制功能和作用需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并对机制的各个要素不断地进行微调。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贫富差距问题已成为国内外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社会发展和改革的成果被某些阶层占有,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体制弊端等。因此,要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全社会共享社会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以缩小贫富差距。使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运用GLUT及其API函数开发CAGD交互式系统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首先,介绍了GLUT特点和在系统开发中要用到的主要函数;其次,详细阐述了利用GLUT及其API函数开发CAGD交互式系统的步骤和技术要点,结合API函数具体说明了在系统开发中的使用方法;最后,给出了所开发的CAGD交互式系统的菜单和运行结果.该CAGD交互式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实现过程简单、有效,且具有可移植性高、可扩充能力强和系统中各层次间的数据交流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网络中心战中的指挥控制体系有着不同于传统指挥控制体系的新特点,在论述国内外海军指控系统最新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网络的未来指控系统中的指挥控制原理、过程、方法及特点,指出具有基于能力作战的自组织指挥和协同控制能力的指控系统是海军舰艇指控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柴西南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及岩性圈闭发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对柴西南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古近系处在以中新统内不整合面(T2′)和古新统合新生界之间的不整合面(TR)为顶底界的二级层序中,共发育有3个三级层序:即路乐河层序(SA)、下干柴沟层序(SB)和上干柴沟层序(SC).重点分析了下干柴沟层序及上干柴沟层序,认为下干柴沟层序由3个体系域组成:即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上干柴沟层序由于低位体系域不发育,故将其划分为湖侵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两个体系域.另外,分析了柴西南地区不同的体系域中岩性圈闭可能发育位置,并且建立了隐蔽圈闭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