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姜夔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南宋诗坛影响很大,但后世词掩诗名,不太为人注目。本文从姜夔诗歌、诗论及其交游等方面入手,论证姜夔与南宋诗坛的密切关系,指出姜夔诗歌上承江西诗派,中系四灵诗派,下启江湖诗派;从姜夔诗歌与这些诗派的联系中,论述姜诗的风格特点及其在南宋诗坛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多学者认为宋代的江西诗派是指活动在江西的一大批诗人所组成的诗歌流派。即,受黄庭坚影响的若干诗人,自然形成一个群体,由于领袖和许多成员是江西人,故被称为“江西诗派”。其实,江西诗派中的“江西”并非指地名,而是以地名指代人名,实指黄庭坚。因此,江西诗派是指以黄庭坚为宗主的一个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3.
南宋绍兴初,临川为文坛中心之一。韩驹晚年寓居于此,与地方官员、往来名士、本地名流,及佛门高僧等多有往来,交游十分广泛。韩驹与孔传、汪藻、吕本中、徐俯、张纲、曾几等众多文人都有交往。  相似文献   

4.
“高密诗派”是清代中期的一个重要诗派,影响甚广,以至广西、江西等江南各省俱有“高密诗派”。作为山东著名的科举世家,高密单氏在“高密诗派”的形成与绍述广大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宋末方回提出杜甫为江西诗派“一祖”之前和之后 ,都有人反对这种说法。但在客观上 ,杜甫对江西诗派 ,尤其是对黄庭坚 ,确实产生了很大影响。江西派诗人如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师法杜甫 ,主要偏重了艺术方面 ,并且着重学习杜甫晚期诗歌“剥落风华”的风格和律诗的句法。学杜而不似杜 ,正是善于学杜的表现。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 ,充分说明了杜甫确实是江西诗派诗歌艺术的不祧之祖。  相似文献   

6.
在历经三百多年的宋诗史上,江西诗派统治诗坛的时间长达近百年。在如此强大的诗学传统面前,南宋中兴诗人杨万里却本着求新求变的创作精神,开创了新的诗歌审美范式——“诚斋体”,打破了江西诗派笼罩宋代诗坛的格局,最终超越了宋诗以才学、文字、议论为诗的诗学传统,而他早年对江西诗派内部“变调”理论的融通则是其超越江西诗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作为江西诗派的轴心人物,后山以其风格论和方法论为诗派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以杜甫为师,论诗标举“格高”、“意工”的风格论。在方法论方面,尤重“字精”——“语工”、“以故为新”、“不犯正位”等法则,以期建立一种超越于常人的独特风格。后山诗论中的风格论和方法论是对“江西诗派”诗学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江西诗派的轴心人物,后山以其风格论和方法论为诗派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以杜甫为师,论诗标举"格高"、"意工"的风格论。在方法论方面,尤重"字精"——"语工"、"以故为新"、"不犯正位"等法则,以期建立一种超越于常人的独特风格。后山诗论中的风格论和方法论是对"江西诗派"诗学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宋代诗人曾几以其对江西诗派的继承和发展而享誉诗坛。其前期学江西诗派,字句工整,韵律平稳;后期接受吕本中“活泼”诗法的影响并在理论上加以完善,创作了大量清新、恬淡、风格活泼的作品,开一代诗风。  相似文献   

10.
论曾几的诗     
曾几是南宋初期两三个重要诗人之一。其所以重要,除了创作上有一定成就之外,还囚为:(一)他不属于江西诗派却与江西诗派的钜子有密切关系;(二)他与《江西诗社宗派图》作者吕本中同年生,既是师友又是亲戚,其间缄札往来,显示了江西派诗论的许多要旨;(三)他的得意门生、大诗人陆游的诗歌成就跟他有什么样关系需要进一步弄清楚。本文要谈的是曾几的诗作,但须先论述一下前两个问题,至于第三个问题,则放在篇末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招抚使始置于唐代广德二年(764)九月。宋代招抚使从广义上看始置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十月;从狭义上看始置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六月,招抚使设置的缘由为招募人才以抵御金人,首任招抚使为张所。宋代共有28位招抚使副,其中北宋1位,南宋27位。宋代招抚使尽管具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但在宋代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宋代司法是唐代司法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高峰,其社会的转型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发展,促成了宋代司法的进步。宋代司法所表现出的理性与经验是别的王朝所不能比的,宋代司法的理性与经验,具体体现在宋代士大夫的人文精神、司法运作机制中的权力制约、规范的司法检验手段和实践理论成果等方面。宋代司法的法理与经验对现代司法朝着文明、科学、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代园林在中国造园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宋代园林的铺装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查阅相关书籍和宋画,对宋代园林铺装的材料、形式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对宋、今园林地面铺装的路基、施工方法和排水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今后更好地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宋代以前,广告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宋代商人表现出强烈的广告意识,重视广告的宣传促销功能,不断丰富广告的形式,宋代广告的时代特色为后世提供了很多借鉴.  相似文献   

15.
北宋校理医书的成就令人瞩目,本文首次将其官府校理医籍的概况与前代的状况进行纵向比较,从而彰显出北宋的突出之处,并对其成就突出之主要原因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温州地方文献订补《全宋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宋诗》有不少疏误。本文就温州地方文献中发现的《全宋诗》编者所失收的作品及疏误之处,进行了辑佚和订误,为《全宋诗》的完善及温州地方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北宋学者徐积一生积极用世,身后却被赐谥处士。宋代类似赐处士号的数量明显增加,不少致仕官员与任学官者也被认定为隐士,体现出唐宋问隐逸文化的深刻变化。它表明宋廷开始改造传统隐逸文化内涵,实质是将隐逸文化的不合作内涵替换以合作,这是一种被隐逸,可称之为“赐隐”,是宋以下集权化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18.
南宋以来,温州地区经历了以闽籍徙温移民族群为主导的四次移民浪潮,分别是南宋时期因为“淳熙水患”而造成的补籍移民浪潮、明代初期卫所制度下的卫戍移民浪潮、明代中后期出于生存压力而出现的移民浪潮以及清代初期动乱所导致的移民浪潮,这四次移民浪潮使温州南部的平阳、苍南等地至今仍保留丰富的闽文化遗存和完整的闽文化社会形态,这四个时段成为南宋以来闽籍徙温移民的四个重要契机。对这四次移民契机形成原因及具体状况的探讨,有利于后人进一步研究南宋以来闽籍徙温移民宗族社会的发展与嬗变。  相似文献   

19.
榷茶法是禁榷法的一种,起源于唐,兴于宋。宋代四川茶叶运销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三种:通商法、茶马法、茶引法。相对于“书本上的法”,我们更应重视“实际中的法”。考察宋代四川茶马法的运作情况,可见一些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宋代的榷茶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唐宋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科举制的演变、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宋代理学的产生等,而这些变化对唐宋时期学校的兴废,宋代学田制的产生,理学思想对书院兴盛的作用等产生广泛影响。所以,唐朝学校教育发展到宋朝,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上、官学教育的内容上、蒙学教材的编写上、书院制度的发展上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