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广告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广告文化,要获得大众的认同,必定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征,在广告中融进本国文化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无论是受众心理需求,还是广告创意策略都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广告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是现代广告发展的良田沃土。现代广告必定会在传统文化中生根、发芽、开花,打造出自己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广告通过在拟态环境中融入时尚文化营造出一种语境,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广告、拟态环境与时尚文化之间密切相关,广告通过建构拟态环境,表现、引导和创新时尚文化元素,彰显广告文化的时代特色,积极承担文化创新的社会责任。同时对于在广告中出现的一些对时尚文化的误用要努力克服。  相似文献   

3.
许芳  何萍 《科技信息》2006,(11):271-273
广告作为文化的产物,可以更直接的展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所以广告语言是一门具有浓郁文化色彩与时代特点的艺术形式。鉴于中英广告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广告语言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艺术翻译方法:立意的目标文化导向性,目标文化下的言简意赅,易于传诵和利用目标文化中的有效广告。  相似文献   

4.
商务广告文化是通过采用广告的传播方式,以适应目标市场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方式促销企业产品,以实现市场营销战略的一种文化传播模式。在传播过程中,文化品质赋予了广告自然的活力、魅力、亲和力和穿透力。商务广告具有大众性、商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5.
黄红英 《科技信息》2011,(27):159-160
本文着眼于文化兴赣,从文化与广告的关系入手,分析赣文化运用于江西当代广告中可能产生的双赢效果,并指出达到这一效果的途径——融赣文化精华于广告之中,形成正面、积极的文化扩散。  相似文献   

6.
英语广告语言作为现代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语言特色,这些特色体现了英语广告语言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底蕴,使英语广告语言在文化交际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英语广告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主要分两部分论证:从思维模式、文化心理等方面,论证了文化对英语广告语言的深刻影响,同时,又从思想观念、消费观念、教育功能等三方面论证了英语广告语言对文化的反作用。由此反映了英语广告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是相互交融的,文化促进了英语广告语言的发展,广告语言又宣传了丰富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申奥活动一系列广告宣传以突显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获得巨大成功 ,由此引发了我们对广告文化中民族文化运用的再认识。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 ,把民族文化引入广告 ,不应是广告文化的考古化、怀旧化或公式化  相似文献   

8.
采用现象学方法,从对广告的本质还原中全面、深入地探讨广告文化,揭示出广告文化的本质是资本的逻辑。对广告文化未来发展、倡导的思考皆应立足于这一根本认识之上。  相似文献   

9.
万桂香 《科技资讯》2008,(10):197-198
与经济的全球化相呼应,文化的跨地域交流日趋频繁,各国的文化在互动中进行重构。在各国文化间的频繁交流中,广告担负着交流使者的角色。同时,广告是以文化为依托的,受到各国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社会心理、宗教、音乐艺术、文学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跨文化交流对广告的影响以及交流中中国广告未来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广告文化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信息社会,广告的影响逐渐变大要求加强广告文化建设,广告文化在文化方面的影响,实际上是大众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孤立地讨论广告文化建设问题,其效果是有限的。广告文化具有商业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双重性,广告文化会影响社会文明,社会文明决定广告文化,整体认识广告文化的社会影响,合理调节广告的双重性。通过合理调整文化机制,打破行业的鸿沟,加强舆论影响,展开必要的讨论和批评广告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文化营销”概念的阐述开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挖掘杭州房地产广告中所出现的文化营销现象的根源。对具有特定地域性的广告现象进行了探究,对杭州房地产广告中出现的文化倾向做一个根源性的探询与分析,从多方面阐述这种现象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文化势能是跨文化传播的动力来源,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有效性正是取决于背景文化(体)对对象文化(体)积累的文化势能的大小。提升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效果必须努力扩大和积累背景文化(体)的文化势能。  相似文献   

13.
征婚广告是一种登载在媒体上的个人信息,发布人旨在为建立可能的婚姻关系寻找异性伴侣。通过对中国和美国报刊杂志刊登的征婚广告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国人在择偶标准方面既有共性,更有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中国人所注重的许多因素恰恰是美国人所忽视的。差异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4.
征婚广告是一种登载在媒体上的个人信息,发布人旨在为建立可能的婚姻关系寻找异性伴侣。通过对中国和美国报刊杂志刊登的征婚广告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国人在择偶标准方面既有共性,更有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中国人所注重的许多因素恰恰是美国人所忽视的。差异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郑婷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90-93
针对汉英广告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图式重合、文化图式冲突和文化图式缺省的现象,提出了采用直译、替换翻译、创建新图式等翻译策略进行汉英文化图式转换,以实现英译广告与其汉语广告具有相同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广告跨文化传播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域外广告竟相在我国登陆。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它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文章侧重于分析域外广告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使我国广告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传统观光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广大游客对精神体验的需求,发展文化旅游迫在眉睫.广西丹霞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应加快发掘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历史遗存,在充分研究其文化生态的基础上,通过旅游线路合理设计及媒介宣传等措施,实现丹霞地区及其周边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把广西旅游业推上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广告分为政治性广告、经济性(即商业性)广告、社会文化性广告三大类,中国政治性广告中深刻体现了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政治性广告是时代的旗帜,具有政治引导性与教化功能。政治运作系统应该把握时代精神,自觉地、积极地利用政治性广告,向社会公众灌输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先进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在如今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现代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广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广告集艺术与技术、文化于一身.是当下世界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本文试图采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对广告展开审美观照.走向广告本身。从而让广告在存在论境域上所关切的生存与意义世界得以敞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