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河北省秦皇岛地区所发生的3起不同品种及不同日龄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进行了发病情况、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原分离等方面的检验。以8只剖检病死鸡的肾脏作为病毒检验用材料,采用鸡胚尿囊腔途径接种并传代的方法,均分离到了病毒。所分得的病毒株均对鸡红细胞无血凝作用,与IB标准阳性抗血清做琼扩试验呈特异阳性反应,用18日龄健康雏鸡做回归试验,复制出了同自然病例一样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同时,以8只剖检病死鸡的肝脏、肺脏、脾脏、肾脏等作为细菌检验用材料做抹片染色镜检及细菌分离,均未发现亦未分离出细菌  相似文献   

2.
病毒曾给人类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科学家近年来却发现,它们也不尽是“坏东西”。此外,科学家还发现了比细菌还要大的新型病毒品种,这也动摇了关于病毒的传统定义。那么,位于生命和非生命交界处的病毒究竟是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善良的”病毒:噬菌体与致病细菌之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福龙 《世界博览》2009,(11):48-51
噬菌体是一种病毒,但是这种病毒却是“善良”的,因为它可以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有效地杀死细菌。然而,使用噬菌体杀灭细菌的疗法和技术并非十分成熟,许多国家,诸如美国,当局依然限制使用噬菌体治疗。  相似文献   

4.
中国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多角体病毒VHA273毒株的几丁质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713bp,编码57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60kDa,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杆状病毒与原核生物特别是细菌的几丁质酶具高度同源性,暗示杆状病毒的几丁质酶基因与细菌的几丁质酶基因有更为接近的讲化关系,可能源于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5.
依托内蒙古多伦全球变化多因子实验,调查了温带草原土壤病毒和细菌的多度对长期割草、氮磷营养添加、水分增加、增温处理这几个环境变化因子的响应.发现多伦草地土壤的干土样本中病毒和细菌多度分别为2×108和2×107·g-1.割草以及氮或磷资源添加对病毒和细菌多度没有显著影响.相当于年均降水量1/3的水分增加导致细菌多度增加近58%,1.6℃左右的增温处理导致细菌多度上升31%;这二者对病毒多度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湿度和温度在内的环境因子,而非资源水平,更可能是该区域土壤细菌生长的限制性因子;水分增加和升温应该可以通过增加细菌数量而对病毒产生间接的正面作用,但它们很可能同时对病毒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比如更高的死亡率),这些影响相互抵消.这些结果暗示病毒对气候变暖与土壤微生物响应之间的反馈关系可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技知识动漫》2008,(7):46-46
植物受到各种病菌的侵染时也会生病,但是植物并没有因此而灭绝,其中的奥妙在于植物与动物一样也具有免疫功能。植物大都具有天然免疫性,它能有效地抵抗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7.
从水体信息系统管理的角度,通过有关实验,分析了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指标系在水和废水中的存活情况,发现仅有粪大肠菌群数这一指标代表水环境微生物信息是不够的,细菌和病毒在水和生活污水中并没有固定比例,水体监测项目至少应该增加病毒方面的有关指标,从而形成相应的水体监测微生物信息系统指标系。  相似文献   

8.
近日,捷克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绷带,并已经投入工业生产。用于制造绷带的材料是一种被称作“纳米纤维”的材料,这是一种极其细小的合成纤维。这种纤维本身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其形状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观察到。有关专家称,利用“纳米纤维”制成的绷带之所以有如此功效,是因为它可以吸附细菌和一些个体稍大的病毒分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杀虫剂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应用情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对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和病毒杀虫剂的研究,应用及进展情况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应用情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并对细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和真菌杀虫剂的研究、应用及进展情况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