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深层思考——以白银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分析。结合白银市的具体情况,对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涌潮与突破、政府与市场、繁荣与危机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增长不是一切,但却是一切的基础”的论断。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的医疗与经济格局也随之变化,依托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ition System,简称HIS)等软件的广泛应用,对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医院经济学的意义进行了新的诠释。主要表现在:提高医院宏观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特别是管理者对医院的医疗服务与经济脉搏之间平衡的把握,提高了科室内部的运行经济效率和管理水平,控制收支平衡,增加医院收入,实现信息共享,优化信息资源,减少医患矛盾,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满意度、美誉度;控制人力成本,为人力资源调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心城市:休闲经济的空间视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界关于休闲的讨论,推动了对休闲经济的认识。它启发了我从空间安排角度来思考休闲的经济属性。从空间经济角度来看,休闲经济是中心城市经济的一部分,是一种城市经济的新模式。它的发育和发展是城市经济结构变动的结果,其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就是中心城市休闲经济集聚的规模和水平。如果说城市是区域的结点,那么中心城市就是休闲经济的空间结点。我国的一批中心城市正在按照全国性、省城性、区域性和县城性四个体系层次来加快发展休闲经济,构筑“十五”期间中国城市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所以,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人参加这方面的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4.
消费、投资与出口是拉功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本文利用2003~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浙江省各地市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探究各地市经济增长模式。结果表明,消费是浙江省各地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与经济间关系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比较了中西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间关系的不同认知图式及其相关的制度背景,在场域的视角下对科技情结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以厘清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出解决我国技术创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从总体上追求“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而在于追求经济场域的自主化,以促成我国产业科学与公共科学的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鱼子山村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起飞阶段,其标志是农业工厂化、经济非农化、农民组织化;鱼子山村经济起飞对村庄一级新农村建设有5点启示:把农业产业化向农业工业化阶段推进,建立与外部经济体关联度大的主导部门,提高农村经济的资本化程度,建立保证投资持续增长、技术持续进步的农村经济组织,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村庄经济起飞的政治力量。笔者建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设立“乡村经济起飞计划”,初步提出了该计划的目标、投资重点、技术选择方向等。  相似文献   

7.
商业生态学与商业生态工程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我国经济的变化与发展,运用生态学原理,在分析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生态学的理论体系,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工程的概念。这对企业的组建和治理,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特别是在进入高科技经济和信息革命时代,运用电子网络与现代通信技术将能促使企业生态学理论和商业生态工程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8.
论文通过对《旧唐书》、《新唐书》、《全唐文》、《资治通鉴》、《梦溪笔谈》等典籍中刘晏事迹的分析研究,论述唐代著名理财家和经济改革家刘晏的数学思想,内容涉及数量观念、数字统计、运筹思想、排序原理、弹性理论及其在理财和经济决策中所起的作用。文章指出,刘晏在其经济工作中已反映出经济数学思想的萌芽。文章还首次构建了刘晏籴粮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214家,业务范围有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机械等。合作社的成员构成体现了鲜明的农民主体的特点和社会多元的特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为农村经济再次实现飞跃奠定了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支新兴力量。这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力地推进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多学科理论方法,对黄河口特殊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基本规律、主要问题、约束条件、互动关系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协调和兼顾黄河下游防洪减淤、河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目标需求,提出了基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河口综合治理方向、总体布局与治理目标和措施,为河口地区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