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余中根 《长春大学学报》2013,(7):875-876,894
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节省司法资源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侵权责任法确立了概括性赔偿制度。概括性赔偿的规定是为了实现"同命同价"的诉求,但概括性赔偿不等于同命同价。要对侵权责任法第17条中的相关术语予以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2.
环境侵权作为侵权责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归责原则关系到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由于环境侵权涉及面广,正确处理这对矛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侵权责任法为基础,介绍了环境侵权归责原则的历史发展,并从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免责事由以及赔偿与救济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进而提出完善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受害人的环境侵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侵权责任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其中侵权责任法适用范围的扩张,特别引人注目.其适用范围的扩张具体表现为权利保护范围的拓展、人格权成为侵权责任法的保护重点、保护范围涵盖合法民事利益以及适用领域的延伸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侵权责任法》于2009年12月颁布、2010年7月1日实施。针对条文理解和法律实践中存在的争议,笔者对侵权责任法的适用和运用、数人侵权形态的侵权责任和侵权责任抗辩事由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不明加害人高空抛坠物侵权案件在现代城市时有发生,但《中华人们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由可能侵权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侵犯了公民的自由和法律的可预见性。国家应通过积极的事前预防等措施来履行其对于公共安全的责任,而不应过分扩大侵权法的适用,使无辜的公民承担他们无力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说,侵权责任疑难问题是通过司法解释而得以解决的。司法解释丰富了侵权责任疑难问题解决的法律内涵和外延;填补侵权责任疑难问题解决的空白;有些侵权责任疑难问题解决的司法解释上升为法律内容,成为法律渊源;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司法审判实践中的疑难、争议问题已逐步显现,这些问题的解决仍需依赖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在侵权责任法适用过程中仍大为作为,而且必须有作为。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开宗明义,以和谐为宗旨,明确责任形态,构筑和谐社会堤坝;损害赔偿填补与惩罚性赔偿互补是和谐社会的保障;改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剂良方;细化高度危险责任是和谐社会的缓冲剂;严格责任是和谐社会民众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8.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将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对象界定为民事权益,但对于哪些民事权益可受该法保护,其判断标准却模糊不清,需进一步明确与完善。因此有必要探讨确定侵权责任法保护对象应当考量的因素,并完善我国《侵权责任法》关于保护对象范围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食品大规模侵权不同于一般侵权,鉴于食品侵权的受害者常常陷于索赔难的境地,而侵权责任法以及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的实现仍面临很多障碍,目前食品安全领域大规模侵权的法律救济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尤其在立法层面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对食品大规模侵权的现状及损害救济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考量,提出了建立涵盖实体法救济、诉讼救济以及社会化救济的多视角和多元化损害救济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近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和《社会保险法》对工伤事故保险待遇给付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仍未进行明确规定。在二者关系上,应坚持人身权利完全救济的基本原则,进行补充模式的统一建构。于此基础上,区分责任主体的不同,合理设计求偿程序,将司法成本控制在可能的最低限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