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途径之一。在非语言交际的角度上对中英茶文化进行对比,总结了中英茶文化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顺利的沟通。  相似文献   

2.
中英语言中的非语言交际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地域的不同,中英人的归属、个人观不同,背景、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常常会造成交际之间的误解,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而分析心理、空间距离、研究其与文化习俗的关系,使得我们能进一步了解非语言交际行中空间文化行为,了解空间文化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曹博 《韶关学院学报》2008,29(7):112-114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非语言声音。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使得这些非语言声音差异颇大。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加大对这些非语言声音的中英对比研究,尽可能地避免其带来的误解,使得对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领域交流可以保持有效、通畅。  相似文献   

4.
刘娜 《科技信息》2008,(5):107-108
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本文试分析中西方体态语差异的文化成因及其具体表现,阐述体态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晓 《科技信息》2008,(4):276-276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表达的含义因文化而异。本文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手势语、目光语、沉默、体距行为的跨文化对比,揭示中西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突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以相关英语谚语的汉译实例辨析为参照,从谚语与文化的关系切入,探讨了谚语的起源、形式和表达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可译性限度及规律,揭示了语言的跨文化交际特征,旨在探求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谚语互译的效度。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教学存在过于重视大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而疏于非语言交际教授的局限。本文分析了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及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进而实证分析大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现状,最后对大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莉 《科技信息》2010,(3):I0256-I0256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及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言语交际是交际的重要手段,而非语言交际往往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比前者更为重要的交际功能。在正常交际中,人们的许多行为是无意识习得的。尤其是非语言行为,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和误解,应引起人们注意。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手段,讨论了文化差异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中非语言文化的移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包括非语言交际的能力。本文阐述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非语言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旨在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理解非语言文化差异,学会正确运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是外语交际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非语言行为文化符号的潜藏性和非系统性等特点,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功能低估及我国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大学外语教学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可以从诠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概念、教材和课件的选用、网络课堂的开设、教师素质提升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立等体验式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框架的整合入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