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举办的最高规格国际论坛,多名中亚贵宾出席会议共襄盛世。中亚各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中亚国家独立25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始终处于上升轨道,双方在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政治方面高度互信,中国与中亚五国都建成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哈更是建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6月8日,对参与电影《音乐家》筹备和创作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个开心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主席正在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据哈国家通讯社当天报道,上午两国元首举行会谈,当提及中哈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时,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主动向习主席介绍了两国合拍故事片《音乐家》的筹备情况,习主席肯定了《音乐家》对中哈关系和"一带一  相似文献   

3.
正4月下旬,应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的邀请,我前往该国首都阿斯塔纳,参加"欧亚交通走廊:合作新途径"国际研讨会。会上,深深感受到当地学者和官员对中国的重视。会议不仅专设"中国分论坛",而且在全会讨论中,中国话题也是一直是焦点。持续关注"一带一路"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来说,哈萨克斯坦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这个倡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7日在访问该国期间首次正式提出的。那一天,习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此以后,哈国持续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哈萨克斯坦煤炭储量及现存分布情况的了解,得知哈萨克斯坦在近几年的煤炭政策及开采利用情况,以便为中国的煤炭企业和煤炭机械制造企业"走出去"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并能与哈国的煤炭企业进行多种类型,多层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正1月16日?18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问美国并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两国元首签署了价值25亿美元的采购合同和军事合作协议,并就地区安全、朝核问题等达成共识。哈美互动各取所需,俄美博弈日趋加剧,但是短期内中亚地区"俄攻美守"的态势不会改变。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访美成果丰硕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此次访美,是自2006年以来哈总统对美国的首次  相似文献   

6.
<正>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理马西莫夫、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武契奇、泰王国总理巴育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12月14日至20日对哈萨克斯坦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出席在塞尔维亚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赴泰国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12月14日下午,李克强在阿斯塔纳同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举行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会晤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12月21至22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签署了同盟关系条约、两国边界划分条约等文件。哈乌于2021年12月6日签署的《同盟关系宣言》为两国领导人此次会晤并订立新约打下了坚实基础。哈乌同盟被认为是近年中亚地区十分罕见且意义深远的外交成果,可能改变中亚地缘政治格局走向。  相似文献   

8.
正欧亚国家是指目前的独联体成员国或曾经加入过该组织的国家,包括俄罗斯、中亚五国、南高加索三国和地处东欧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该地区国家与"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密切: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倡之地;欧亚国家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该地区"一带一路"的早期成果最多、最实,具有示范意义;中、俄两国领导人通过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声明,拓展了双方合作倡议协调的领域和空间。目前,欧亚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寻求与中国实现中长期战略规划的相互对接,并不断搭建新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9.
查云亮 《科技信息》2012,(26):52-53
近年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合作不断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中哈石油合作存在自身的内部劣势及外部挑战使得中哈间的石油合作有停滞的风险。中国应针对潜在的挑战与不足,制定符合中哈双方共同利益与长远战略的石油政策,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石油合作,以保证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供应,维护中国的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9月10~12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托卡耶夫今年6月当选哈萨克斯坦总统后首次访问中国。托卡耶夫总统访问期间,两国最高领导人决定把中哈关系提升为"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牢不可破的中哈友好关系已经形成,中哈关系进入了新阶段。托卡耶夫总统访华成果丰硕尽管托卡耶夫总统此次访华的时间只有三天,但是从时间节点看非  相似文献   

11.
2013年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已引起我国最高决策层的重视,即将成为我国和中亚各国共同推进的跨洲区域合作。西藏从唐代起就通过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等古商道、驿道或贡道与古丝绸之路相连接。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经济北向、东向发展步伐加快,通过青藏经济一体化,融入“大西南经济圈”,可以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融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章通过阐述西藏和丝绸之路的关系,试图说明西藏加入或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及可能性,并对西藏借助该经济带促进自身外向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加强科技合作是推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建设方面和实施举措。本文以我国与7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论文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论文年份分布、国家分布概况基础上,重点对国内33个省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论文的地区分布、合作网络、合作主导力和学科分布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我国及各省市制定针对性的“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合作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科技合作的现实基础、科技优势比较、科技合作成果、科技合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以及加强合作的对策建议5个方面,全面探讨了我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中亚五国的科技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SCIE为数据源,对全军10所总医院近9年科技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南京总医院近年来发表论文的科室分布情况以及与国内外合作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以南京总医院近9年来科研的特点及规律为例,为全军各总医院今后的科研规划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SCIE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7-2005年以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简称南总)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科技论文从机构合作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揭示了南总近9年来科研合作情况。  相似文献   

16.
吐蕃自开皇二十年(600年)崛起于青藏高原以后,积极向外扩张。其对唐西域的征伐几乎与吐蕃帝国的兴衰相始终,对丝绸之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文章认为,吐蕃在唐西域的活动,阻隔了中西方之间的"丝绸之路",但客观上也有利于丝绸之路的拓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1979—2009年丝绸之路研究论文发表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几条丝绸之路的研究情况,以期全面了解丝绸之路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气候条件多样,频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从对地观测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减灾工作切入,梳理了全球空间技术进展,概述了“一带一路”空间减灾研究进展,并以滑坡为例,阐述了新技术支持下的空间减灾科技服务。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防灾减灾工作不仅有助于加强丝路科技创新合作,还有助于加强国家外交战略互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9.
石斌  马耀峰 《河南科学》2014,(9):1922-1927
依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1年和2012年)数据,运用SSM对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整体结构比较合理,主要目标客源市场保持相对稳定,目前的营销策略比较得当,但是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总体发展速度要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竞争能力较弱.同时结合Shift-Share分析图表,提出了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入境旅游营销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并分析了2003-2012年SCI收录河南省论文的数量、来源期刊、机构分布、文献类型、文献语言、学科分布、国家/地区合作、基金资助、论文被引情况等,客观地反映了河南省科研工作者的论文生产力、学术影响力以及科技创新力,并提出了以下建议:科研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科研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发表更高水平的SCI论文;促进优势学科形成,大力发展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增强国际和机构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