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艾 《安徽科技》2011,(1):36-37
会展设计是围绕会展的主题、目标和内容,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空间环境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手段,人为地创造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彼此交流的时空环境。其任务是帮助会展组织者和参展者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要求会展设计必须明确会展活动的各个要素,即组织者、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环境的恶化现实地摆在人类的面前。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本文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作为 人的体的人的活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使人们自觉地规范主体行为,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道德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大类。社会环境在道德环境中占主要地位,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或精神)环境,国际环境和历史环境。环境可以改变人,改变人的思想道德面貌。实践是人与环境关系的纽带,人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环境。对自然环境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力宣传和弘扬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各类典型,用他们的模范行为做好对环境破坏者的感化和教育工作。要下决心改变目前学术界重环境伦理、轻伦理环境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科技革命条件下,虚拟社会中的虚拟性活动成为了人的活动的新的形态。从哲学视野看,较之现实性活动,人的虚拟性活动的构成系统、主要环节、基本形式、运行机制等均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并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提高农民工职业道德素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世刚 《科技信息》2009,(36):I0052-I0052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更为具体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是一个人从事某种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操行,即从事这个行业必须达到的素质和先决条件。作为一个称职的劳动者首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和当代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我们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首先,新科技革命打破了旧的传统的科学研究、生产工艺、产业结构等等的界限,形成极具生命力的新生产力。它要求新一代人必须具有创造性、开拓性,不困于传统的框框,能够有边缘领域、跨学科领域进行独创工作的能力。其次,社会的现代化对现代人提出了更高的精神文明、道德素质要求。从现代人文精神的要求来看,不仅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创造精神,还需要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行为自我规范能力,要具有能够尊看他人,尊重…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转型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大多集中于讨论社会类型及相关的转型标准、途径、动力、机制等等。在谈到科技的作用时,通常一般也仅述及科技推动社会发展,较少考虑前者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更少考虑科技革命与社会转型的关系。本文认为,科技革命经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推动社会转型,两次科学革命及相应的技术革命分别促成两次社会转型。当代中国同时面临两次科技革命,由此对社会转型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科技革命与社会转型社会有种种类型,相应的转型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些基本的、普适性的标准,即人与物的关系、人与…  相似文献   

8.
Web 2.0作为互联网中更为先进的技术,最受欢迎的应用形式即以用户为导向的在线社交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OSN).OSN逐渐成为人们社会化以及表达自我和沟通的新形式,也成为了人们日常活动中与人沟通、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部分.因此,OSN建立了一种网络环境下快速有效地信息传播机制.在考虑信任、社会网络以及Web 2.0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情况下,对OSN中用户间信任如何产生、信任的类型以及信任对OSN中用户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革命是在什么社会条件下发生和取得胜利的,必须给予唯物主义的回答。引起这场革命的根本原因即社会根源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封建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这就形成了中国革命发生的两个根本条件即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力量。中国革命胜利的条件有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帝国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它们制造的枪炮等是物质条件,中国人民反抗到底的精神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及运用是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文化本质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凡是超越人类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就是文化,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文化有广义文化观、中义文化观和狭义文化观之分。文化的本质是人类主体在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去适应、利用、改造客体即自然、社会及人自身,同时对人心理社会自然产生影响的持续过程和相对稳定的成果。它是人与物、主体与客体、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