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马山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马山自然保护区保存有较大面积的自然生常阔叶林,植被物种组成丰富,蕴藏有很多的我国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资源植物。根据《中国植物红皮书》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对白马山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其结果发现有《红皮书》1册保护植物25种24属20科,属1级保护的2种,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生物共有49种44属37科。  相似文献   

2.
施秉喀斯特是世界上白云岩喀斯特的典型代表,在独特的地理条件下孕育了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该区分布珍稀濒危植物39科76属97种,其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66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有41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有2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植物有15种。这些植物主要包括银杏(Ginkgo biloba)、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等。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3.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5 7种。这些植物在经济、生态保护及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搞好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利用 ,积极开展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建立现代化的种质基因库 ,从而做到合理利用物种资源 ,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变为无限资源 ,达到可持续利用之目的 ,为该区植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瑞安红双林场植物资源的全面调查,发现林场内共有自然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23种,隶属于18属、13科.其中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稀有1种、渐危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Ⅱ级7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极危1种,濒危1种,易危17种.林场的各个林区均有珍稀植物的分布,但种类最多的是花岩林区,其次是大洋坑林区.对红双林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组成、保护价值、分布现状与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安徽濒危野生动物在世界物种红色名录中的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IUCN2000年红色名录,将安徽省有关的濒危动物列表标出其受胁等级,并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进行比较,从中分析IUCN红色名录列出的安徽野生动物物种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地位,提出进一步做好安徽濒危物种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新县连康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别山的北麓,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拥有珍稀濒危植物44种,分为国家级保护植物和河南省省级保护植物两大类,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9种,Ⅲ级保护植物15种,占河南省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47.5%;河南省保护植物20种,占河南省省级重点保护植物的51%.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对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陕西省的分布状况.陕西省境内分布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有98种,包括23种哺乳类、69种鸟类、1种爬行类、1种两栖类、2种鱼类和2种昆虫,其中属于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物种分别有19种和79种.华南虎(Panthera tigris)、小熊猫(Ailurus fulgens)、猞猁(Lynx lynx)和雪鸮(Nyctea scandiaca)在陕西的分布及存在有待以后的调查求证.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陕西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它们在陕北分布的物种数明显低于陕南的秦岭及大巴山地区.秦岭及大巴山地区是陕西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针对陕西境内受保护动物资源的现状与分布格局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4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红色名录》收录浙江受威胁植物共134种,其中极危(CR)10种,濒危(EN)34种、易危(VU)90种.综合《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等保护植物的名录,不同名录在等级标准、评价程序和数据采集等方面存在不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收录的浙江受威胁植物,存在评估面不平衡、基础数据不充足、种群规模和种群的变化动态了解不多和许多非常稀有的种类未列入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九岭幕阜山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九岭幕阜山珍稀濒危植物的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区系结构及其保护现状。经多年调查研究已知本区分布有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2种,它们具有物种多样性、分布局限性、生态脆弱性、区系复杂性、成分特有性及起源古老性等特点。并在分析珍稀物种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施秉喀斯特兽类初步调查,发现兽类56种,隶属于9目21科46属,以啮齿目和食肉目的种类为主,分别占该区兽类总种数的33.9%和30.4%。区系分布上以东洋型种类占优势。珍稀濒危物种较丰富,有IUCN红色名录物种53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物种1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3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1.
唐健民  韦霄  邹蓉  丁涛  柴胜丰  朱显亮 《广西科学》2023,30(6):1025-1036
本文论述广西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区系组成及特点,分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广西部分)》共收录野生植物332种,其中苔藓植物1种,石松和蕨类植物44种,裸子植物31种,被子植物255种,真菌1种,共计69科125属33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9种,其中物种数量较多(≥9种)的前3个科分别是兰科Orchidaceae (84种)、豆科Fabaceae (32种)、山茶科Theaceae (31种),前3个属分别是石斛属Dendrobium(32种)、山茶属Camellia(30种)、红豆属Ormosia(26种)。中国特有属13个,中国特有种114个,其中广西特有种28个。地理分布统计结果表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最多的3个市县行政单元分别是龙州县(86种)、那坡县(84种)和靖西市(75种),桂西南喀斯特山地区是广西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从属级水平可以看出,本研究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广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具有种类数量多、科属组成丰富、具有重要价值的种类比例高、特有现象明显、生活型种类丰富、草本种类占优势等特点。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广西独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和建议,以推动广西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为107°52'10″~108°05'40″E,25°09'20″~25°20'50″N,是亚热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兰科植物有130多种。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长期以来一直有利用部分兰科植物入药的习惯,有65种兰科植物被药用。外界需求加大了保护区资源外流,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毛唇芋兰Nervilia fordii等兰科植物已经濒临灭绝。在加大保护力度,严格执法的同时,正确引导对兰科药用植物的利用,积极组织仿野生人工培育,是既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保护兰科植物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四川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掌握四川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现状,对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50科,682属,1 429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44属,74种;裸子植物8科,17属,24种;被子植物120科,625属,1 319种.维管植物科数占四川省的64.66%,全国的41.21%;属数占四川省的42.32%,全国的20.20%;种数占四川省的15.32%,全国的4.88%.保护区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3种,此外还有现被列为世界级极危植物—崖柏.种子植物区系共有15个类型和18个变型.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成分也占一定的比例,具有温带向热带过渡的特征.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保护区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4个群系.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振生  张琮琼 《江西科学》1998,16(4):249-256
介绍了井冈山的药物植物受威胁程度的现状,通过自制《江西珍稀危药用植物的分级标准》对井冈山产生的135种受威胁的药用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评价。结果表明,南非一级保护的有6种,二级保护的54种,三级保护的68种,暂缓保护的7种,从而提出了1份井冈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物种名单。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生物多样性较高的25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共有175科918属2 362种维管束植物,保护了山东省93%以上的维管束植物物种。利用多种生物多样性测度方法分析表明,所研究的25个自然保护区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青岛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其次为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烟台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研究的自然保护区内共有152种珍稀濒危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物种丰富度最大的为青岛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研究区内共发现289种境外外来植物,其中入侵类有98种。所研究的自然保护区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境外外来植物入侵,境外外来植物中草本植物的数量远远多于木本植物的数量,且物种较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境外外来植物物种数量也比较多。本研究可为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计38种,隶属于17科。从来源来看,主要来自美洲,占总数的79%。同时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途径和对保护区的生态影响。调查结果将对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资源植物的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161种,分隶607属、180科,根据我们调查统计,约有药用植物300多种,观赏植物130多种,材用植物42种,芳香植物48种,纤维植物47种,油脂植物54种,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种等资源植物.并分析其利用与保护现状,提出5点利用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津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渤海湾西岸。总面积为9.9万公顷。共计有高等植物46科121属195种(含种下分类单位),保护区内植物区系成分:1.世界广布成分,2.泛北极成分,3.古北极成分,4.东古北极成分,5.古地中海成分,6.达乌里———蒙古成分,7.东亚成分,8.西伯利亚成分。  相似文献   

19.
麻阳河国家级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4科32属4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8种,贵州省级保护树种9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兰科24种,峨嵋春蕙Cymbidium faberivar.omeiense、长距石斛Dendrobium longicorum、柄叶羊耳蒜Liparis petiolata3种为贵州省新记录。多数为喜钙种类,区内由于人为干扰频繁,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量与相邻的自然保护区比较,显得相对贫乏,翅荚木Zenia insignis、红椿Toona ciliata资源量不足10株,在该保护区内急需保护。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地理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省处于温带与亚热带地区,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8种,隶属14科23属,其中裸子植物3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1科16属1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5种.阐述了这些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并根据该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