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宾鸿赞(Bin Hongzan),男,汉族,湖南衡山人.1940年6月出生,1966年9月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一系精密工艺专业(三年制).1989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在CAD/CAM一体化、CAM等学科方向培养了硕士10名,博士4名.现任华中理工大学机一系CAM教研室主任,同时担任国际CAPE学术委员,中国精密机械学会理事,中国生产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  相似文献   

2.
郭晴1984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光学工程系,198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获得光电技术硕士学位以及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使郭晴丰富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充分锻炼了组织团队  相似文献   

3.
《华东科技》2005,(1):90-90
郭晴1984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光学工程系,198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获得光电技术硕士学位以及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使郭晴丰富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充分锻炼了组织团队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裴先登(Pei Xianden),男,汉族,湖南临澧人.1934年出生,195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1957年由国家选派去苏联留学,1961年获莫斯科包曼大学工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华中工学院陀螺仪专业、光学仪器专业、机械制造专业、63国家重大项目科研组、计算机外部设备工程专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计算机及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等职,现任计算机外部设备教研室主任.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招收25名,其中已有15人获硕士学位.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已招收博士研究生5名,其中1名已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师汉民教授     
师汉民(Shi Hanmin),男,汉族,河北徐水人.1937年8月出生,196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本科,1966年毕业于该专业研究生并留校任教.1980~1982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80年以来,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研究生5人.现任本校机械工程一系系主任、机械工程研究所所长,同时担任全国高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金属切削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南分会理事长,英国  相似文献   

6.
学者简介──黄力民教授Prof.HuangLimin黄力民教授,湖南湘乡人,1945年6月生。1968年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山东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81年11月分配至华中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7.
陈珽(Chen Ting),男,汉族,中共党员,贵州修文人.1919年4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42年湖南大学电机系毕业,1946年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毕业,同年任交通大学电机系讲师.1948年任贵州大学副教授,1978年任华中工学院教授.曾任华中工学院仪器仪表系系主任、无线电系系主任、自动控制系系主任、副教务长、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等职.陈珽教授先后创建华中工学院自动控制专业(1965年)和系统工程专业(1978年).196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共招3届5人,研究方向为自适应系统.1981年我校系统工程专业经国务院审核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及博士学科、专业点,他被批准为第一批博士生指导教  相似文献   

8.
由华中工学院锻压教研室、制图教研室以及有关协作单位联合承担研制的国家“六五”攻关项目——冲裁模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CAD/CAM)系统,于1986年3月20日在华中工学院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9.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外科和华中工学院机一系共同研制完成了心血管功能无损伤检测系统.该课题由第二军医大学蔡用之教授和华中工学院杨叔子教授负责.参加研制工作的主要人员有第二军医大学肖行贯、章晓东同志和华中工学院王治潘、赵星、李震、陈小鸥等同志.双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系统已研制完成,即将提交鉴定.  相似文献   

10.
郝晓弘教授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5,31(4):F0003-F0003
郝晓弘,男,1960年出生于甘肃省泾川县。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现为兰州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1984年至1985年在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助教进修班学习,1996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1982年6月留校任教,曾经担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助理、系副主任(主持工作);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现任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相似文献   

11.
黎志成教授     
黎志成(Li Zhicheng),男,汉族,江西省万载县人.1935年7月出生,1955年7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经济系师资进修班.1981~198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普渡大学管理学院进修和从事科学研究,1989年4~6月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3~1992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2.
“专家系统工程应用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会议1987年7月7日至8日在华中工学院举行。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新兴的重要研究领域,而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中最为活跃的,最少争议的重要分支,是第五代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专家系统始于60年代中期,但在工程中的应用只是近十年的事,它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除中国科技大学组委因事请假未能出席外,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南京工学院、大连工学院和华中工学院等10院校组委出席了会议。华中工学院机一系、机二系、电力系、信息系、船舶系、自控系与计算机系均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各校同行们充分交换了在专家系统工程应用方面开展研究的情况,参观了华中工学院正在研制的几个专家系统,讨论了“专家系统工程应用学术讨论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校地理系主任邓先瑞副教授等撰写的,由本编辑部理科编辑室编辑的《地理纵横谈》一书,即将由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课外丛书》之一。书中主要介绍了有关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全书共分97个专题和3个附录,采用生动活泼,新颖风趣的  相似文献   

14.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华中工学院标准化与计量测试教研室编16开.29万字.定价:1.35元本书根据1980年8月按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十五所院校提供的教学大纲及意见综合整理的教学大纲编写;以华中工学院1965年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材为基础;采用新的国家标准;每章附有目的、要求、思考题、习题及表格。可供大专院校用作40~60学时“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材。也适用于电大和业余大学、函授大学,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于一九八二年四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四万册,早已售完。根据有关单位要求,校改重印五万册,余书也不多了。  相似文献   

15.
杨叔子(Yang Shuzi),男,汉族,江西省湖口县人.1933年9月生,1956年7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1956~1957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进修一年,1981~1982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机械系作访问学者,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一年.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开始指导博士生,已有20人获博士学位,31人获硕士学位,2名博士后已出站.现直接指导博士后3人,博士生22人,硕士生16人.1992年1月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华中工学院研制成功的一种小型双向快速阀的结构及驱动电路,建立了阀的数学模型,并对阀的动态性能进行了数字仿真和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7.
由电子工业部计算机总局和标准化所委托华中工学院计算机系外部设备教研室研制的ZC-1型磁盘综合性能测试仪,于1987年1月9日在武汉通过了电子工业部计算机总局主持的正式鉴定.  相似文献   

18.
陈日曜教授     
陈日曜(Chen Riyao),男,汉族,广东兴宁人.1920年1月出生,1941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194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科学硕士学位.1949年春回国后,任广西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兼代理系主任.1953年被任命为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担任华中工学院桂林分部副主任委员,1954年起历任华中工学院教授、机械系副主任、系主任和名誉系主任.曾任湖北省第三届和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国高等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刀具教材编审组组长,中国机械加工学会(生产工程学会)常务  相似文献   

19.
陆继东教授     
<正>陆继东(Lu Ji-dong),汉族,江苏常熟人。1978年进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连续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3个阶段的学习,于1988年6月获得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0.
由华中工学院和武汉市新华仪表元件厂共同研制的“霍尔检测式直流大电流测量仪”已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五~十七日在华中工学院通过了鉴定。该成果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其相对误差和线性度已超过美国哈马公司相同量程的霍尔检零式零磁通互感器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