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不断完善,电力运行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是电力安全发展趋势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在供电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应用工程。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形势下继电保护故障分析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国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全面铺开,配电网自动化已在各地逐步进行。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网安全经济和优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电网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介绍了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的主站DMS、通信系统和线路自动化开关的配置,并分析了多电源多回路供电方式下的系统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3.
电网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指挥电网运行,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随着电网的迅猛发展和电力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已在全国大量应用。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应根据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保密性等方面的不同特殊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从应用系统的各个层面出发,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王斌 《科技资讯》2014,(35):122-122
近年来,随着电网发展速度的加快,电网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得到了推广应用,且在建设电网智能化的过程中,对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在不断增加要求。不过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对电网自动化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加快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改进,这对于提高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中从调度运行管理与调度自动化的现状入手,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和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改进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金建军 《广东科技》2013,(10):57-58
随着电网系统不断发展,我国的电网调度管理向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对电网的稳定运行起到了安全保障作用,从电网自动化调度系统角度出发,介绍了电网实施自动化调度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影响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因素,探讨了加强电网自动化调度管理,保证电网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岳江生 《甘肃科技》2012,28(9):28-29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变电站系统作为电网的重要环节,其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于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推广应用.而安全可靠的通信技术又是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的通信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以及性能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为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处理系统是电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处理措施,同时对故障点的快速准确定位也有一定效果,该文主要分析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处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郑法伟  崔涛  刘子洲 《科技信息》2010,(35):266-266,279
近年来,在电网运行水平提高时,大量采用远方集中监视、控制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用的方向,也是对整个电网的一、二次设备信息进行综合利用,发展和完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配电网的大规模改造,配网自动化管理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增加,本文主要对10kV配电网运行管理及自动化系统进行了探讨,有助于配电网管理部门实现自动化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管理,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信息交换、信息共享,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决定了变电站的安全和稳定。本文论述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分析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金成 《科技资讯》2009,(29):74-75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由以前的继电器、RTU时代到现在变电站二次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微机化,微机保护、微机监控装置在变电站中被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肇庆220kV珠山变电站的应用实践,并对如何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运行水平提出了意见和见解。  相似文献   

12.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调度和电网运行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是电力系统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现状,接着分析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操作系统、对现有软件源进行改造,提高系统安全性、COBRA中间件平台技术和公共信息模型CIM、,最后研究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吴小云 《科技信息》2011,(13):749-750
近年来,随着"两网"改造的深入和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大量采用远方集中监视、控制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用的方向,也是电网发展的趋势,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标准问题,以及运行和检修的管理体制等问题。基于多年工作经验,本文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网市场的发展,对变电自动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功能由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变电站建设、运行维护的综合经济效益要求所决定,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与要求。变电自动化系统通过各种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实现对变电运行的自动监视、管理、协调和控制,提高了变电保护和控制性能,从而改善和提高了电网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羞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深入应用和技术发展,运行人员对调度自动化系统本身的运行管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调度自动化运行管控系统中各类监控对象进行模型描述。论文针对调度自动化运行管控系统对象建模和数据交换的应用需求,扩展IEC61970标准CIM模型以支持对该系统中的各类业务服务器进行模型描述。本模型已成功应用于贵州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管控系统项目。  相似文献   

16.
李颜 《科技资讯》2011,(25):134-135
城市10kV配电网络系统是一个包括变电站、10kV配电网和用户在内的运行、监控、维修、用户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本文以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管理中应用为研究对象,而后详细探讨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完善构建、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令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即A V C的科学研究逐步深入。本文基于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背景探析了AVC系统的工作过程、优势作用,并制定了AVC系统的闭环安全控制策略,对提升电网AVC系统的科学设计及安全应用水平,促进电网系统的全面自动化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深入应用和技术发展.运行人员对调度自动化系统本身的运行管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对调度自动化运行管控系统中各奏监控对象进行模型描述。论文针对调度自动化运行管控系统对象建模和数据交挟的应用需求,扩展IEC61970标准cIM模型以支持对该系统中的各类数据库应用系统及相关存储设备进行模型描述。本模型已成功应用于贵州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管控系统项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扩大与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网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调度自动化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由于缺乏运行和管理经验,让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贾斯琴 《科技资讯》2013,(9):147-147,14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人仉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电同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需求也应该不断地进行发展与进步,与之相应的管理技术也要进一步提高,从而确立电力供应的正常运行。在当前的电力形势下,便衍生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本文就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以及调度自动化的现状,然后指出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管理要求,随后指出了如何进行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