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铁塔制造中角钢优化下料系统设计思想与算法的确定,按照本文论述的零件分组原则求出下料方式,并运用线性规划原理确定一套合理的角钢优化下料算法。  相似文献   

2.
黄海 《广东科技》2012,21(5):66-66,68
云南至广东±800kV直流输电工程13标,全线转角基础全部采用主材双角钢插入式基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介绍了转角塔角钢插入式基础在考虑铁塔预倾斜情况下基础预偏后的根开、坡度、高差的计算过程,以及插入式角钢坡度和根开的调整计算方法,在今后的类似工程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伟 《安徽科技》2005,(11):49-50
500kV某输电线路是三峡输变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该线路第二标段共有基础110个,其中全方位高低腿角钢插入式基础24个,占基础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全部位于高山大岭.全方位高低腿角钢插入式基础以其基面降低少、植被破坏小、节省混凝土(全线110个基础仅用混凝土2290m3)等优点,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丘陵地带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得到优先应用.由于这类基础的同一基的四条腿顶面不等高以及基础插入式主角钢与铁塔组装配合裕度比较常见的地脚螺栓式小等原因,如果基础根开、角钢斜度、基面高差等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精确,铁塔都将很难组装,这就给基础施工的尺寸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顶底角钢连接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梁柱节点连接方式.为深入了解这种节点的力学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顶底角钢连接节点,分析顶底角钢连接节点的弯矩转角性能,研究连接节点的初始刚度,提出了顶底角钢连接节点的初始刚度计算公式.将通过计算公式获得的数据与现有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的顶底角钢连接节点初始刚度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该研究为实际工程应用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已有的输变电铁塔在新使用条件下不能满足在负荷条件下安全工作的状况,文章对铁塔结构提出了多种加固方案,建立了铁塔结构的梁-桁混合力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对各种加固方案进行应力强度计算和局部稳定性分析;依据设计规范讨论了铁塔结构承载力薄弱部分在加固后的力学性能,并给出了加固杆件的设计及节点连接方式的构造措施,从而获得了满足铁塔结构在新使用条件下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6.
梁柱角钢连接节点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角钢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节点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顶底角钢连接以及带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这两种连接类型的刚度、承载能力和延性特征并讨论了两种连接类型的差别.从试验中可以得出,腹板角钢对连接的承载力有明显改善,在计算连接抗弯承载力时应考虑腹板连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铁塔加工行业中,火曲角钢在放样及加工中一直是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本文根据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围绕不同型式的热轧等边角钢的火曲,进行大量的分析和试验,总结出了常见火曲角钢在放样及加工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某些输电铁塔因设计时间较早或环境变化等原因已无法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问题,文章采用一种使用钢板和抱箍夹具的加固方法对铁塔主柱角钢加固,该方法无需对原塔材拆卸或打孔,且加固效果显著.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其数值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该加固方法在某工程双回路直线塔中的加固效果,并对其进行参数分析,考察加固钢板的宽度、厚度、屈服强度及加固钢板与原主柱角钢间的初始间隙等因素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固钢板与主柱角钢间的初始间隙对加固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且间隙值越大,承载能力越低.该加固方法施工简便、安全,能有效提升铁塔主柱角钢的极限承载力,可应用于输电铁塔的加固.  相似文献   

9.
受加工和服役中各因素的影响,输电铁塔中的角钢会出现裂纹.有必要研究裂纹对角钢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以确定检测方法和补修措施.本文针对某输电铁塔角钢主材出现的裂纹,基于裂纹扩展的COD准则和扩展有限元理论,采用ABAQUS模拟了角钢横向和纵向裂纹在拉力和压力作用下的扩展过程,研究了横向和纵向裂纹对输电塔角钢主材受拉和受压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扩展有限元可以高效模拟角钢裂纹的扩展过程;横向裂纹和纵向裂纹均可降低角钢主材的受拉和受压承载力,但敏感程度不同.其中,角钢的纵向受拉承载力对横向裂纹的长度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在输电铁塔加工行业中,火曲(又称制弯)角钢在放样及加工中一直是一个比较难以处理的问题。本文根据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围绕不同型式的热轧等边角钢的火曲,进行大量的分析及试验,总结出了常见火曲角钢在放样及在加工中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1.
角钢自动加工生产线广泛的应用于国家电力铁塔行业,我们本着开发和应用相结合的精神,对数控角钢自动生产线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在针对一种KX系列数控角钢自动生产线不断在生产和使用中改型,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对钢梁与PEC柱半刚性连接组合结构进行抗震性试验研究,共设计了4榀不同连接类型的整体框架试件。通过施加低周水平反复荷载,研究钢梁与PEC柱组合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分析端板厚度、角钢设置、螺栓间距等因素对整体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组合结构屈服机制符合"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要求,梁顶翼缘变形严重并形成塑性铰,柱根部鼓曲进入塑性。增加端板厚度和减小螺栓间距可以增大转动延性、提高承载极限、改善初始刚度;各框架延性性能良好,其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2.6,且端板连接的框架延性高于角钢连接的框架;等效粘滞阻尼系数he的数值在0.84~1.14之间,各框架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结构形式不断涌现,就电梯层门门扇之间连接方式而言,除常见的直接机械连接和间接机械连接的连接方式外,近几年又出现了直接在行程的末端连接(钩联)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是在间接机械连接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结构型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面就这种连接方式在使用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加以分析,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高压铁塔是输电线路的重要支撑设施,其基础构造与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直接相关,因此从电力输电安全角度来讲,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选型设计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据此,该文结合影响高压铁塔基础选型的因素,浅析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选型设计及其优化。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一种新型高延性角钢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在普通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延性角钢连接节点,该新型节点将与梁相连的角钢分肢上的螺栓圆孔扩大成长圆孔.通过有限元分析,对采用常规圆孔的普通角钢节点和采用不同扩孔尺寸的一系列新型角钢节点在转动能力、延性、滞回曲线、耗能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扩孔后的新型节点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通信铁塔在风载荷与地震影响下的结构振动及其稳定,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通信铁塔的风荷载受力情况、地震反应和模态进行动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大风工况下,铁塔基础作用力最大,铁塔的基础作用力是由风速大小控制的.随着通信铁塔高度的增加,结构的自振频率减小,结构刚度减小;通信铁塔的结构刚度较大,其基本周期均...  相似文献   

17.
国外线路工程按照ASCE 10-97设计,EPRI及SERC铁塔测试中心发现用该规范设计的铁塔失效概率为23%;而按照国标杆塔规范设计的输电塔经济指标过高。因此,有必要开展单角钢的轴压承载力试验,进一步提出合理的单角钢承载力设计方法。本文选取18根单角钢进行轴压承载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考虑所用刀铰装置的有效计算长度系数,确定单角钢的轴压稳定承载力。随后,提出一个综合考虑长细比和宽厚比的轴压稳定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验证了其适用性,为国外线路工程杆塔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50 mm重冰区铁塔真型试验,对双角钢受力特性及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工业污染区服役20 a的高压输电铁塔构件,开展大气腐蚀与防护状况研究,揭示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工业污染区输电铁塔构件的大气腐蚀是一个电化学腐蚀过程,即使在同一角钢构件上,也存在腐蚀程度不同的区域。严重腐蚀区域镀锌层完全消失,腐蚀层开裂、碎化,失去对钢基体的保护。在污垢层未清除干净的钢构件表面涂覆铝防腐层,形成结瘤区域,雨水携带大气中的粉尘进入铝防腐层与镀锌钢之间的间隙中,加剧镀锌层与钢基体的腐蚀。相比而言,表面平整区域的铝防腐层和镀锌层完好,钢基体无腐蚀。处于工业污染区的输电铁塔构件表面镀锌层的防护有限,在严格遵守科学的操作规范时,表面涂装是十分有效的补充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焊接连接、端板螺栓连接、角钢螺栓连接钢框架进行动力试验,同时结合工程实际设计的不同框架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研究了框架层数、框架跨数,尤其是梁柱连接节点的转动刚度等参数对钢框架频率、周期等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梁柱节点分别为焊接连接、端板连接、角钢焊接时,其结构的周期依次增大;半刚接钢框架的周期、频率介于刚接和铰接框架之间,节点存在的柔性将降低结构的自振频率,特别是对结构的基本频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