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钢绞线张拉中,传统的钢绞线张拉程序对张拉的初始应力控制偏小,使得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超出规范允许的范围,结合工程实际,通过不断调整张拉程序,使得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从而确保预应力张拉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张峰 《科技信息》2008,(1):110-110
通过对东溪大桥后张法简支T梁张拉工艺控制的具体介绍,结合VM张拉锚固体系在后张法预应力T梁的应用,提出了钢绞线"先穿法"和提前装锚等加快工程进度的方法,并总结出后张法预应力T梁张拉施工的四项控制纲要:即张拉方法及应力控制、张拉机具控制、张拉材料控制和张拉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3.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控制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实施预应力张拉前,必须要做各种检测,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工。预应力张拉技术,采用应力控制张拉,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即双控技术。本文论述了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应力控制和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方法,通过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对比,判断预应力的准确性、可靠性、安全性,确保桥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某拱梁组合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吊杆张拉程序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对称依次张拉会造成局部应力过大,但若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分次、逐级张拉,则可显著降低结构在张拉过程中的应力,保证结构的安全;对称交替张拉可以使结构在张拉过程中内力分布更均衡,对结构安全有利,在张拉设备等条件允许时可以考虑一次张拉到最终吊杆力。对这两类吊杆张拉程序在张拉施工中结构安全性的研究,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锚索不同的张拉方式对边坡支护结构的影响不同.采用微机静载锚固试验机进行了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室内模拟试验,通过沿钢绞线轴线方式张拉和与钢绞线轴线成25°夹角方式张拉结果对比,分析了两种张拉方式对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为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张拉方式对钢绞线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同.沿钢绞线轴线...  相似文献   

6.
何涛 《科技信息》2010,(18):I0273-I0273,I0272
本文论述了光面高强钢丝张拉的特点,光面钢丝与钢绞线在穿丝、张拉、顶压各个操作方面不同之处;同时指出了伸长量测量、控制,在预应力张拉中的重要性。特别强调预应力张拉,一定要达到伸长量与预应力双控的目标。对伸长量只作参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指出了伸长量偏大的原因和正确测量伸长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曲线箱梁桥预应力筋张拉顺序的数值模拟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元程序Ansys可以模拟预应力构件的张拉过程,而预应力筋张拉是基于对称的原则确定张拉顺序.采用Ansys对铜陵立交桥大型曲线箱梁的张拉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基于两种不同张拉方案, 计算出两种张拉顺序对箱梁应力和变形的影响, 从而进行张拉顺序优化.此方法可为类似大型空间曲线预应力构件的张拉顺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悬索桥张拉锚跨索股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悬索桥张拉锚跨索股纠偏索塔偏位的新施工工艺,利用悬索桥主缆无应力长度不变的原则,确定锚跨索股张拉预留量的计算方法;根据悬索桥施工控制理论和有限元程序,研究分阶段分批张拉锚跨索股施工控制技术。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应将各索股之间的应力差控制在150MPa以内,塔顶相对偏位控制在5 cm以内,经过循环张拉后,成桥阶段各索股实测索力与理论索力差值的最大值占理论索力的5%,索力均匀;施工过程中确定的锚跨索股预留量为53 cm,该预留量的计算方法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50m折线配筋先张T梁的施工监测。具体测定了张拉台座的可靠度;张拉钢采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复核了张拉台座和横梁理论计算数据的准确性:测定了张拉过程中折线弯起器处预应力的损失,以及放张后梁体起拱度、压缩值、顶、腹板压应力值,为设计先张T梁计算提供了实践数据。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预应力筋张拉是预应力砼结构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关系到桥梁的安全和人身安全,所以施工质量要严格要求。该文通过在南林高速公路NLTJ-2标主线跨S209省道桥后张法预制箱梁的施工,就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的计算与智能张拉控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康济桥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描述了金华康济桥施工控制的张拉过程,研究了自锚式悬索桥施工中的力学特性,发现当加劲梁未被张拉脱离支架时,张拉吊杆对非张拉点主缆的位移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前期张拉吊杆时,可以用位移来控制;提出了交替前进张拉法并将其运用在实际施工中,仅通过3轮张拉吊杆就顺利地实现了体系转换,使主缆的线形、加劲梁的线形、索鞍的顶推量和吊杆力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该方法准确、高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To prevent buckling distortions of thin-walled elements, Low Stress No Distortion weld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pioneered and developed for product engineering and component manifacturing of aerospace structures with material thickness less than 4 mm. In this paper, the nature of Low Stress No Distortion (LSND) welding techniques using thermal tensioning effects is described and special emphases are given to the mechanism of localized thermal tensioning effect.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Low Stress No Distortion welding is to create active in-process control of incompatible (inherent) plastic strains and stresses formation during welding to achieve distortion-free results implying that no post weld costly reworking operations for distortion correction is requir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applied to predict and optimize the localized thermal tensioning technique with a trailing spot heat sink coupled to the welding heat source. Comparisons of the thermal elastic-plastic stress-strain cycles are given between conventional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and GTAW with a trailing spot heat sink.  相似文献   

13.
无人直升机因其机动灵活的飞行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V带作为轻型无人直升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件,与齿轮减速器相比,具有轻量化和传动比选择范围较宽等优势。为了提高V带传动组件的可靠性,并为直升机在线监测提供理论基础,阐述了V带张紧机构的设计原则,并对V带张紧机构进行了参数化建模。最后,采用MATLAB软件对该参数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V带设计参数对V带基线长度与张紧机构工作行程之间关系曲线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管桩预应力张拉机的张拉部件因疲劳强度不足而引起断裂问题,设计了合抱式张拉部件,并结合实际生产工况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和结构优化。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为目标对张拉部件进行了轻量化的结构优化设计;考虑到其受到的变幅载荷是随机的,得到的疲劳寿命具有较大的离散性,且在前期优化设计中变幅载荷曲线难以准确获取,故对张拉部件进行了寿命预测和疲劳强度评估,将变幅载荷转化为峰值的恒幅载荷条件分析了其疲劳寿命。通过结合改善变截面处应力集中等方法,结果表明:重量减轻了3.5%,疲劳寿命提升了15.5%。本研究对优化设计方案的疲劳寿命预测与评估有工程实用价值,可为张拉机的设计与工程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预应力张拉模式及等效荷载对框架结构的内力影响 ,非预应力筋的设计问题、预应力筋穿设及砼浇注阶段注意问题、工程施工中张拉控制方法及预应力损失施工计算分析 ,预应力的测试结果及张拉参数调整。高层结构预应力的理论计算与其实际预应力建立值受力状态间有一定的偏差 ,只有结合测试搞好复杂部位预应力分析 ,才能搞好预应力施工技术控制。  相似文献   

16.
以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控制调度中心建筑为例,详细介绍了无黏结预应力智能控制张拉仪的研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拱梁组合桥梁设计和施工分析中,确定成桥状态时的吊杆张拉力非常关键.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结构新颖的外倾式空间组合拱桥的成桥吊杆张拉力运用三种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对比,获得了该组合拱桥的成桥合理的张拉力.分析方法可为其它组合拱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液压螺栓拉伸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液压螺栓拉伸器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混凝土箱梁横向预应力合理的张拉顺序,利用体梁组合单元建立了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悬臂施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采用不同张拉顺序施加横向预应力对箱梁顶板横向正应力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分段立即张拉会造成顶板中部下缘横向压应力沿纵向近似线性增加,从与前一梁段交界处的2.9 MPa增加到与后一梁段交界处的10.1 MPa;采用滞后张拉时,顶板中部下缘产生约6.7 MPa的均匀压应力,表明滞后张拉能更合理地发挥横向预应力的效应.据此提出了基于滞后张拉的施工方法,以克服横向压应力沿纵向分布不均的缺点,并进一步指出了滞后张拉在设计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为改进现有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设计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跨度钢结构施工容易产生刚体位移等强烈非线性过程的特点,采用向量式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施工过程模拟.基于向量式有限元的基本理论,引入张拉索单元,通过控制张拉索单元的原长,实现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张拉全过程模拟;引入千斤顶单元,实现大跨度钢结构的脱架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语言编制了基于向量式有限元理论的施工过程分析程序,并通过悬臂梁拼装、索桁架张拉成形以及大跨度张弦桁架的张拉施工过程模拟分析,与传统分析方法进行比较,验证理论推导和自编程序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向量式有限元的施工力学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模拟结构拼装、预应力张拉成形和结构脱架等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