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围墙有两种类型,一是作为园林周边、生活区的分隔围墙;一是园内划分空间、组织景色、安排导游而布置的围墙。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经常见到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破墙透绿"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说明对围墙的要求正在起变化,园林围墙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论述了园林围墙的设计要求,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步骤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论景观的符号学含义——以铺地景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铺地景观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各个时代的文化信息,具有符号学意义。本文以此作为理论基础,首先解析了文化符号、文化景观及铺地景观的概念含义;其次概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铺地景观和现代铺地景观的表象特征,认为各时代的铺地景观具有不同的特征,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含义;再次,着重分析了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形成的文化成因,包含了社会制度、人文思想等因素;最后,对我国铺地景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全球化时代将是铺地景观表征多元化的时代,铺地的物质形式在现代形式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发展,表现出材料多样、纹样多样的表征,其所代表的符号含义将是文化理性和现代科技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比如面对“死亡”这样一个人类都共同面临的、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中西方的人们就存在着种种的差异。而“死亡”作为文学中永久表现的题材,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也往往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与情感态度。这当然也是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所致,而其中,宗教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宗教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性文化现象,它千百年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即使在似乎没有什么宗教传统的中国,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更不用说深受宗…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园林景观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而产生和发展,是地域性历史文化的积累和体现,不同的历史地理环境和社会政治结构造就了不同的造园风格。在概述日本园林的历史演变和古典园林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了中日园林的差异,以期使我们在当前的城市景观设计和园林建设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艺术,为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优秀建筑文化传统,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理论和创作实践经验。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许多共性,也有着许多的不同。在寻求中国园林文化现代形态过程中,我们应很好地继承本土优秀文化传统,积极挖掘古典园林艺术中契合现代园林精神的“基因”,从中提炼精华,并引入到现代园林理论构建之中,为形成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新园林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理水是中西古典园林建造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古典园林中对水体的运用由于文化传统、哲学美学上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在水体形态、水体性格、水的地位作用等方面都体现出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美学范畴,将园林意境成功地赋予大学校园景观,构筑园林式的大学,不失是构筑校园文化景观的有效方法.大学校园景观中意境的构筑通常有以下二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在校园内保留或植入园林,将园林与大学校园结合,创造校园园林;第二种途径是吸取园林构筑意境之方法或部分园林景观元素,从而在现代校园景观中产生新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尤其是15至17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现代园林如何在发展中继承和发扬古典园林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当代人的休闲要求和对自然审美的渴望,值得深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杨盛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4):118-119
作为高级文明象征的园林体系,中西方的造园手法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层的分析,并指出差异背后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原因。然后,具体针对广州市现存园林的特点,简要阐述了园林构建过枉中应注重园林景观与文化传统及地区特色相结合,市区、郊区和乡村需有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并且还应重视对当地气候与植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郝建英  李恩磊  程静 《科技信息》2010,(32):357-357
“诠释就是再创造”是中国古人的普遍思维和创作原则,对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梳理了历代凸显诠释精神的哲学、美学命题,关注与园林相关的文学元素的发展沿革,述评其在园林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指出点景题名、象征隐喻作为重要的园林创作手法,在解释古代文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文学语言元素与园林相结合,形成一种开放结构,能在理解与解释当中接纳新的意义。深化和传播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2.
园林围墙设计的简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凤伟 《科技资讯》2006,(8):173-173
园林围墙有两种类型,一是作为园林周边、生活区的分隔围墙;一是园内划分空间、组织景色、安排导游而布置的围墙。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经常见到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破墙透绿”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说明对围墙的要求正在起变化,园林围墙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论述了园林围墙的设计要求,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步骤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不同地方风格的重要代表,其在造园要素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造园文化思想的差异,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又存在本质区别。认真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从根源上更为深入地分析江南私家园林与岭南园林风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十字路口。历时10年的经济、政治改革也开始转入到思想领域的深层变革。目前我们所说的转变思想、转换脑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到思维方式这一点上来。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封闭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定势。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积淀而成的一种思维模式,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心理底蕴,作为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因袭递变,千年相续,根深蒂固.其中既有积极的进步因素,也有消极的非科学的成分.如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对目前发展我国职业篮球运动是一种隐性的、力量巨大的制约因素。本文从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对制约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发展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化角度下的中英隐喻互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和认知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中英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就使得中英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而英汉互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涉及英汉两种语言,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正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隐喻的翻译就成为翻译中最为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 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的性别差异而带来的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其形成固然首先取决于先天因素,即人的天赋性别,但其后天习得的因素对性别角色的具体内容和表现特点则起着决定作用。在任何社会中,对男性与女性各自扮演的角色,起的不同的作用都怀有一种普遍的期待,这种期待因各自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人们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学习并逐步适应各自的角色规范,采取相应的行为方式。因此在不同的社会中,性别色角的模式是不同的。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角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家庭是生产的  相似文献   

18.
云南寺观园林的保护与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强  查昕 《工程与建设》2006,20(1):19-20,23
寺观园林可称得上是中国传统园林遗产的一个庞大的分支。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寺观园林亦越来越引人注目。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云南,其寺观园林自然成为旅游胜地。文章通过云南寺观园林发展的现状,分析其中的利弊,旨在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云南的风景名胜及文化古迹,促进云南宗教园林环境的旅游开发,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不可忽视的驱动力之一,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宁夏同心县为例,分析了文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重点从回族的自然观、生育文化、饮食习俗、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回族民族文化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这些因素在人文因子中具有基础作用.研究认为回族的自然观、婚育观念、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土地利用变化.回族文化具有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特点,回族文化作为一种因子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但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还包含着传统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园林建设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功能表达,同时也具有深层次的艺术性。园林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国园林与艺术文化关系密切,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特点,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园林意境因艺术而生。文章分析了当前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园林设计的艺术体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