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胫前肌半腱外移治疗马蹄内翻足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胫骨前肌外移治疗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良,探讨肌腱移位治疗内翻足畸形的最佳方法,方法:将肥肌半腱(外侧1/2)外移代替瘫痪的腓骨长、短肌、,配合足部软组织松解或关节融合术,治疗马蹄内翻足畸形,结果:术后8个月-2年随访结果,优15例,良4例优良率86.45。结论:利用胫前肌外侧1/2外移治疗内翻足畸形的手术设计具有可靠的解剖依据,其近、远期疗效较传统术式满意,为一有临床价值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肘内翻的力学计算模型。各有关肌力的方向由解剖数据确定。建议用静力平衡方法确定实际肌力比。计算结果表明:引起肘内翻的力主要是肱肌力和肱三头肌力;传统的石膏托固定方式不能防止肘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容貌的美观更加重视,因而眼成形外科学成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分支。此项在我市尚属新开展项目。观介绍二例双眼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外眦角畸形及额部手术使眉弓及上睑上提,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二者均为男性,30多岁。病人因受外伤后,致使眼睑组织损伤,外跳角畸形,一例为右眼,一例为左眼。其中右眼外眦角畸形者合并右眉弓及上睑下垂。来我院要求手术治疗。入院体检:二例分别为左、右眼外跳角上睑与下睑皮肤粘连,睑裂变小,面部瘢痕组织。其中一例合并右侧额部肌力消失,额部约5.0×3.0厘米瘢痕组织,眉弓下垂,低…  相似文献   

4.
肱骨下端的髁上骨折,为儿童最常见的骨折,约占肘部损伤的70%以上。因儿童时期肾气未充,骨未长成,较为脆弱,此骨折处理不当常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肘内翻畸形及缺血性挛缩等后遗症。 据有关报导国外文献统计,肘内翻发生率高达60%,平均为30%,天津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肘内翻发生率为29.3%。宣桂林应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肘内翻的发生率为30%。杨恩和对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采用了相应的有效措施,肘内翻的发生率降为21.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保留伸肘装置的手术方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10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6例。患儿平均年龄7.5岁。采用保留伸肘装置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无伴发血管、神经损伤和筋膜室间隔综合征。结果术后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月,平均11.5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根据Flynn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22例(39.3%),良21例(37.5%),可9例(16.1%),差4例(7.1%)。伤后8h内手术的优良率为89.7%,伤后8h后手术的优良率为63.0%。直接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90.1%,曾接受手法复位的优良率为67.7%。结论采用保留伸肘装置的手术方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町取得满意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学科在近30年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危重婴幼儿先心病明确诊断后48小时内进行“急诊外科手术”的策略。近8年的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各类急诊手术病例.研究术前“最佳状态”的调整方法.扩大危重儿先心病急诊手术指证,为急诊手术的实践和推广提供指南:(2)对危重复杂疑难先心病.如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和Taussig-Bing畸形开展大动脉换位术163例.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尿道干裂是小儿常见畸形之一,成形方法很多。我院自1988年9月开始采用带带阴囊正中皮瓣成形尿道,且在明茎头部形成正位尿道外四,明茎背例皮片胶侧转移一期修复尿道下裂对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年龄4-16岁,平均7.4岁。其中,阴茎型尿道下裂8例(38.l%),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12例(57.l%),会阴型尿道下裂1例(4.8%),本组采用阴囊皮管法形成尿道15例(71.4%),皮条法形成尿道6例(28.6%)。1.2手术方法1.2.1矫正阴茎下曲:阴茎头用丝线维穿牵引,向上拉直阴茎。于冠状…  相似文献   

8.
董静  王锋 《科技信息》2012,(36):I0081-I0081
目的:探讨小儿斜视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12例斜视患儿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患儿斜视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通过对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的认真护理观察,掌握病人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给予及时准确的判断及护理措施,对手术后患儿疼痛的缓解、手术的成功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方法:2002年2月-2003年4月对25例儿童肽骨髁上完全移位性骨折,男21例,女4例,平均年龄7.5岁(4~12岁),伸直尺偏型14例,伸直桡偏型9例,屈曲型2例,在臂丛麻醉下,经"C"型臂X线机透视,采用闭合整复骨折,然后经皮穿入两枚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本组2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9.5mo(7~16mo),患侧肘关节伸直平均-6°,屈曲平均125°,随访时无一例发生volkmann挛缩,无肘内翻畸形.结论:在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可防止骨折端向尺侧的再移位,消除肘内翻形成的因素,不需为求得折端稳定而过度屈肘外固定,因而能防止前臂volkmann挛缩的发生;住院时间短,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DSA在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36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共发现28例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分别采用了血管内治疗、手术夹闭和切除等不同的治疗方案.结论:DSA极大提高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手术夹闭和切除提供了可靠保障.具有准确、安全和操作方便的特点,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观察其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行23G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46例(48眼)。其中,特发性黄斑裂孔8眼(16.7%),特发性黄斑前膜5眼(10.4%),玻璃体积血19眼(39.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VI期8眼(16.7%),孔源性视网膜脱离8眼(16.7%)。分别观察缝合组和未缝合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d、7d、1个月眼压变化情况、手术效果、时间、最佳矫正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巩膜切口缝合组和未缝合组间术后1d、7d、1个月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70.12±7.86 min;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轻微,术后并发症少见。术中2眼套管滑脱,5眼结膜下轻微出血,3眼结膜下气泡,所有病例在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23G玻璃体切割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将其应用于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整复联合Medpor填充术治疗爆裂性眼眶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手术指征的6例爆裂性眼眶骨折患者,进行眼眶骨折整复联合Medpor填充术,判断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3~24月,6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提高。复视:2例治愈,2例好转。眼球内陷:4例患者均达治愈标准。眼球运动障碍:1例为治愈,3例改善。CT检查:高密度聚乙烯无移位、脱出,覆盖骨折孔满意。结论:成人局部麻醉下可以完成手术,眼眶骨折整复联合Medpor填充术是治疗爆裂性眼眶骨折的有效方法,高密度聚乙烯是理想的眶内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回顾性总结2000—04~2003—04 32例膝关节病患者关节镜诊断、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均明确诊断,确诊率100%,32例术后疗效满意,3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但经术中、术后及时处理,患者恢复满意,提示关节镜手术安全、可靠,可作为膝关节病诊断、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运用价值,对比分析了165例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及其主要术式的应用情况.结果显示:165例腹外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随访6~48个月均无复发;102例/侧Lichtenstein手术5、9例/侧Rutkow手术和12例/侧IPOM手术在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的统计...  相似文献   

15.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采用钻孔碎吸引流、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破入脑室者行脑室外引流,在围手术期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并严格落实,预防早期并发症.结果:手术后存活77例,成活率为90%.对77例存活者术后1个月行所疗效评定,其中临床基本治愈21例,显著进步34例,进步12例,无进步10例.结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在围手术期严密监测,加强护理,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对患者预后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时,经右颈外静脉紧急床旁漂浮电极临时起搏方法的疗效。26例采用床旁非X线条件下,经右颈外静脉穿刺,在黑泥鳅导丝引导下到达深静脉,将球囊漂浮电极置入深静脉,使之随血流漂浮送至右心室,根据电极进入深度结合体表II导联心电图特征、心腔内心电图ST段抬高以及起搏的效果确定有效起搏部位,实施紧急心脏起搏。根据体表II导联起搏心电图特征和血流动力学改善,判断心脏有效起搏和电极移位,各为25/26例(96.2%)和2/26例(7.6%)。并发局部出血1/26例(3.8%),无穿刺部不可控制出血。该方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起搏方法。尤其适用于不易搬动又急需心脏起搏治疗的患者,以及需要溶栓或抗凝治疗而禁忌深静脉穿刺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地塞米松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病人应用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结果 合并应激性溃疡17例,心功能不全32例,骨功能不全16例,高血糖症28例。结论 脑出血术后应用地塞米松治疗脑水肿,诱发并加重了脑出血的并发症,增加了脑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T2~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足多汗症的效果.方法 手足多汗症患者24例均在胸腔镜下行双侧T2~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中监测双手掌、双足体温变化,术后随访、评价手足多汗消失情况.结果 22例患者术后多汗症状均消失,2例术后出现代偿性多汗.结论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多汗症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其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甲亢术中术后气管痉挛17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术后发生气管痉挛的紧急处理.方法:从1978-03-2004-10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共收治手术治疗甲亢患者2050例,术中术后发生气管痉挛窒息17例,其中气管软化8例,气管痉挛5例,气管软化合并气管痉挛3例,两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结果:本组17例中气管切开10例,气管插管7例,本组抢救成功16例,死亡1例.结论:气管痉挛是甲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术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气管痉挛术者要迅速判断气管痉挛的原因及时选择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治疗慢性、亚急性血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研究用微创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用微创针取双额部无大血管区向外上斜行,脑表面切线进针治疗慢性、亚急性血肿。结果:本组病例22例,18例血肿全部清除,4例基本清除,全部患者术后颅内高压及偏瘫、失语、意识障碍迅速好转,1例在1mo后复发,行钻孔引流后治愈,无并发症。结论:本治疗方法创伤小,在局麻下进行,引流通畅,出血风险小,并可避免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