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反对“失败论”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又要防止“速胜论”对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失,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2.
以"三个代表"思想解读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苏联模式窒息了各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气勃勃的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毛泽东关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邓小平理论初步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真正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期树立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这个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带来的是新阶段"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新的发展观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应当出现的,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转型的.在"以人为本"发展观中需要体现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辩证法,需要体现"执政为民"的政治文明建设和制度文明创新,以达到整体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4.
1953-1956年我党用短短四年时间对我国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生产关系,但是当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满足农民愿望与利益要求,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都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左"的倾向,在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发生了偏差,其结果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甚至给党和国家政治民主生活造成了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大学生头脑的关键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大学生头脑的主要途径是要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及第二课堂的主阵地功能.  相似文献   

6.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习型参政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中共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作了精辟阐述和全面部署.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动中,应全面深刻理解"核心体系"的丰富内涵,掌握"灵魂"、"主题"、"精髓"、"基础"之间的关系;突出"两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实现"三个充分",即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中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以及充分发挥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自我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以毛泽东文化思想为基点,它的逻辑起点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总问题的文化维度的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时代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进文化理论和和谐文化理论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理论张力,并为我们在实践中指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而使我们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世界历史"观念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历史思想基石.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打破了各民族相互隔绝的状态,中国因固守传统丧失了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扩大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发展距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必须在"开放的世界"中进行历史定位,改革开放是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共产党宣言>的根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脉,这一理论主脉一百五十多年来始终生生不息,成为各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课题.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新世纪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把党的建设问题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层面上,实现了党的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内在关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学说.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大理论成果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各族人民正在从事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这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其中一个着力点就是解决"为什么".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而言,必须重点问答"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的这个与时俱进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改革的总设计师。邓上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总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办好学校、培养干部是最基础的建设,因而既要充分发挥现有干部的作用,又要注意培养大批各方面的建设人才。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根据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新形势,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13.
党领导人民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一定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认清党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掌握和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必须从严治党,从制度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是几十年来实践和理论双重选择的结果。这一新的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从而要求新时期共产党员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把握其主要特点,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 一、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几年来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理论积极探索的成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中,将六个"为什么"融入<概论>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要认真思考六个"为什么"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实践策略,使六个"为什么"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加强对六个"为什么"融入<概论>课教学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注重社会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16.
《陈云文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记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文选中,陈云同志提出了五个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命运和中华民族前途的战略问题:1.我们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2.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3.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4.执政党的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生死存亡的问题;5.维护和加强党中央的权威,是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条件.我们要认真学习《陈云文选》,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坚定理想信念,首先要准确把握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社会主义"的含义进行梳理,搞清楚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笔下"社会主义"的含义变化,有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马克思本人是在相同意义上使用"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列宁首次明确地将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这显然是因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需要经历更长久的过渡时期和建设时期,客观现实要求在名称上加以强调以突显其长期必要性;斯大林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框架解释,另一方面在实践中降低了社会主义的进入标准;受其影响,毛泽东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沿用了斯大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中,必须面向世界,对不同的众多国外社会主义思潮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主要流派、观点及评价,比较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异同,借鉴他们的合理因素。要在全球化视野下,在借鉴国外社会主义思潮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待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思潮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论原则,决不能不加区分地照单全收,而必须有所鉴别,有所选择,保持辩证的科学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主义事业,邓小平既是保守派,又是改革派。他在基本制度方面,主张分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运行机制方面,反对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应该把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就是要加强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工作发展,以文化阵地为壁垒引领文化方向,以提升全民族素质为文化建设着力点;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文化建设,提升全党政治理论水平,完善党员思想道德情操,培育党内科学文化素养,积极探索党的自身文化建设与党建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