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安琦 《科学通报》1965,10(10):917-917
近年来,辐射对人类遗传的危害问题已广泛地受到重视。因此正确估计人类辐射遗传的危害性,以及选择与人类辐射敏感性相近的实验动物而进行各种哺乳动物的比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大量的细胞遗传学实验证明,辐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和有机体的辐射敏感性有定量的关系,因而染色体畸变已被作为测定动物辐射敏感性普温采用的判据。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直接比较人体组织与其他动物的辐射敏感性已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是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是导敛爱滋病(AIDS)的元凶。大约一个世纪前,猿免疫缺陷病毒(SIV)从黑猩猩传播到人,从而引发了HIV/AIDS的大流行。这是在逆转录病毒和其宿主之间长期共同进化斗争中所发生的最近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被列为2011年十大科技进展榜首的是HPTN052的HIV研究项目——早期口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s)预防HIV感染——在这项研究中,对包括一位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内的免疫系统相对完好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最新联合疗法,将持续递送抗逆转录病毒的给药系统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相配合。这种疗法首次从活体动物的基因组中消除了HIV-1的DNA,标志着在开发新疗法,治愈人类HIV病毒感染的征途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与早期的基因疗法不同,CRISPR可精确定位特定基因。在最新一项用CRISPR和一种高效的普通ART药物同时打击病毒  相似文献   

5.
神经系统中学习和记忆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和记忆是动物神经系统特有的功能,也是动物赖以生存和进化发展的关键。对于人类来说,学习和记忆是人类智能和其他高级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感情……)的基础,与人类社会的进化和文明的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  相似文献   

6.
病毒致癌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七十多年前就已知道某些病毒有引起白血病或肉瘤的能力,但在癌基因发现之前病毒致癌的机制了解得并不多。逆转录病毒癌基因的分离和鉴定,以及与脊椎动物基因组中某个位点有同源性的发现,为从遗传上解释肿瘤发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肿瘤发生的机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  相似文献   

7.
最近,禽流感在全球的肆虐, 人们再次发现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的严重危害。专家呼吁,要加强对动物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相关研究,严防动物疾病向人类传播。人类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动物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刘惠莉博士表示,人类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其他动物,比如曾经夺去了数百万人性命的天花、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14,(6):13-13
正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祖先(指人类最早的祖先,其外形并不像人。如图)曾经与恐龙分享地球。这种人类祖先是最早的胎盘生动物,它生活在8830万年前~9160万年前。今天的胎盘生动物包括人类和除了产卵或有袋动物之外的其他所有哺乳动物。这项研究推翻了之前的基于化石证据的研究结论:"一切胎盘生动物之母"是在恐龙灭绝后才出现的。当然,如果恐龙没有灭绝,胎盘生动物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多样化,也就不可能进化出人类。  相似文献   

9.
终极杀手—环境激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落叶剂的毒害一对越南夫妇的两个已近20岁的女儿都是痴呆畸形儿会不会有这一天:动物和人类的雄性逐步退化直至消亡,雌性的生殖机能畸形失常,动物和人类无法再繁衍后代而灭绝?提出这样的问题,并非危言耸听。因为目前环境中,存在着悄悄攻击动物和人类的杀手──环境激素。所谓“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一类有害化学物质,它在动物和人类体内起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导致内分泌紊乱,生殖机能失常。目前,环境激素与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厄尔尼诺现象一样,已成为世纪之交人类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落叶…  相似文献   

10.
严防动物疾病向人类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禽流感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的严重危害。因此不少专家呼吁,要加强对动物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相关研究,严防动物疾病向人类传播。人类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动物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刘惠莉博士表示,人类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其他动物,曾经夺去了数百万人性命的天花、鼠疫、霍乱便是其例子。现代研究初步表明,目前约有100多种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但真正危及人类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疾病有10余种,比如口蹄疫、艾滋病、疯牛病、猪链球病、禽流感、炭疽等。烈性传染病不仅给…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忠  谭景和 《自然杂志》2000,22(3):152-155
转基因动物是基因工程在家畜及实验动物方面的应用。这方面的研究从一开始便以改造动物及利用动物生产出数量较大、容易分离纯化的贵重产品等方面展现出很好的前景。十几年来转基因动物的操作技术有了许多创新,在医学应用领域已经从生产血液型药物、乳汁经物及生产人类疾病的模型动物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已逐步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该领域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究竟是人类还是气候变化导致上一个冰期大量大型哺乳动物灭绝,这一直是考古学家们持续探讨的问题,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冰期大型动物的灭绝进行了首次全球分析,结论显而易见——人类才是罪魁祸首。这项研究明确地指出人类是过去10万年间导致世界各地大型动物大规模灭绝的主要原因。"我们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祖先驯化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但这些驯化都只是在人类驯化了自身之后。人类最早驯化成功的野生动物是狗,然后是绵羊和山羊。接下来,驯化动物的闸门打开:在过去的3万年里,人类驯化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包括猪、牛、猫、马,一些鸟类和其他动物,这些驯化动物分别用于人类的食物、打猎、运输、材料、控制害虫和作为宠物等。但有科学家提出,在人类驯化这些动物之前,人类首先驯化了自身。  相似文献   

14.
英国伦敦大学研究人员培育出没有受动物原料污染的纯度极高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并已交付给英国干细胞库,有需求者可直接从库中取用。胚胎干细胞是指胚胎中一些具有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能力的细胞,在医学上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过去培育人类胚胎干细胞时往往还要用到一些源于动物的材料,比如源于猪的酶和源于牛的血清等。这样得到的胚胎  相似文献   

15.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掌握了解剖动物的一些技能。据文献记载:历史上第一个解剖学家是古希腊医生阿耳克美翁;公元二世纪,希腊医生盖伦也能通过解剖探究病因。此后,更有不少科学家从事过解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就在人类开始赢得抗结核战争胜利的时候,耐药性结核菌的出现又成为人类面临的一大威胁。在南非夸省吉拉渡口区的苏格兰教会医院,结核病(TB)又有抬头的趋势;在偏远的夸祖鲁-纳塔尔省的医院,医生们对死于枪击和艾滋病病例已司空见惯。即便如此,当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敏感的艾滋病患者迅速死于结核病时,仍然使他们感到疑惑和恐惧。  相似文献   

17.
黑猩猩是灵长类中最接近人类的类人猿动物,通过对黑猩猩的基因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自己,以及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未解之谜——当1991年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组织决定为人类基因组研究立项时,规划者曾有远见地把研究范围扩大到包括对照动物的基因测序。但在当时,列入基因组计划的非人  相似文献   

18.
胚胎生物技术方兴未艾。转基因动物尤其是转基因小鼠是基础生物学和医学科学必不可少的研究模型,而利用转基因大动物(如牛羊猪)作为生物反应器在乳腺或者其他外泌性器官中表达药用蛋白如人凝血因子-8等,可以提供用于人类治疗的药物蛋白的新的更有效的生产方式,有数百种药物蛋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生产。粗略估计,全  相似文献   

19.
大丹犬高大威猛,"吉娃娃"小巧玲珑,它们都是狗,为何个头差异如此巨大?现在研究人员已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在所有陆地动物中,狗的个头变化跨度最大。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伊莱恩·奥斯特兰德发现,有的狗长不大是因为某个基因片段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动物是否会思考?动物是否具有记忆力?动物到底与万物之灵的人类有多少异同?在各国科学界长期不懈探究并已一步步揭开谜底的今天,其答案动摇着固有的传统结论。本文介绍的即是一些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一定会对动物刮目相看。动物会思考科研工作者以大量有趣的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