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翘叶中苷类成分Ⅱ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连翘叶中苷类成分Ⅱ(FSGⅡ)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用水杨酸法研究FSGⅡ清除.OH的效果,连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FSGⅡ清除O2.-的效果,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组织及肝线粒体、微粒体中丙二醛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膨胀程度,研究FSGⅡ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FSGⅡ可以清除.OH和O2.-,抑制.OH所致丙二醛的产生,减少红细胞溶血,减轻肝线粒体的膨胀程度。FSGⅡ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白阿魏菇菌丝体多糖(PNMP)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沸水提取白阿魏菇菌丝体多糖(PNMP),经DEAE-cellulose 32及Sephadex G-100柱层析得纯化多糖PNMP,用水杨酸法测PNMP对·OH的清除作用;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小鼠肝组织丙二醛;用分光光度法测小鼠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测PNMP对连苯三酚自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NMP能明显地清除·OH,抑制·OH所致的丙二醛增长,减少·OH所致红细胞溶血和线粒体的肿胀,并抑制连苯三酚自氧化,所以PNMP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叉鞭金藻多糖(DAP)经琼脂糖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级,得到了DAP-1和DAP-22个组分,分别对这2个组分进行了纯度和分子质量的测定,并考察了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效果,以及对H2O2诱发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两个组份的组成相对均一,能显著或极显著清除OH.、O2-.,抑制小鼠红细胞溶血,并能显著抑制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的产生,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其中DAP-2的抗氧化活性较DAP-1好,其对OH.、O2-.的清除率最高可达85.2%和76.0%,对小鼠红细胞的溶血抑制率和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分别可达83.6%和89.3%.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藤茶多糖组分AGP-3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用K3[Fe(CN)6]模型测定多糖的还原能力,用试剂盒方法测定丙二醛(MDA)及活性氧(ROS)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红细胞溶血和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结果表明,AGP-3在化学模拟体系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和清除活性氧能力,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体外清除小鼠血清活性氧的作用,并能减少小鼠肝组织及肝线粒体MDA的生成,可抑制小鼠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  相似文献   

5.
土槿皮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土槿皮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还原K3Fe(CN)6法对土槿皮多糖的还原力进行了测定,用水杨酸法研究土槿皮多糖清除·OH的效果,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肿胀程度.结果:土槿皮多糖具有较好的还原力,可以清除·OH自由基,抑制自发性和Fe\=2 -Cys所致MDA的产生,减轻肝线粒体肿胀程度.结论:可以认为土槿皮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芨中性多糖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本实验室提取分离的白芨中性多糖体外清除氧自由基(ROS)的作用、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的作用,以及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体内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白芨中性多糖体外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OH),并呈量效关系;在NBT光化还原的反应体系中,未显示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作用;低浓度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体重负增长和体内SOD活性下降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香菇柄为材料,利用稀盐酸浸提得到粗香菇多糖SP和净化分级后的香菇多糖SP2,在化学发光体系下研究两种多糖在清除超氧阴离子、清除羟基自由基、清除过氧化氢和抑制DNA氧化损伤方面的作用;用可见光比色法比较SP和SP2与VC和VE的还原能力大小;同时研究了两种多糖对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小鼠红细胞自氧化溶血的影响以及在小鼠体内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香菇多糖SP和SP2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均具有清除作用和抑制DNA氧化损伤作用,从SC50值看出,香菇多糖经过纯化后作用减弱,这可能是因为香菇多糖之间或与其它物质有协同作用有关;可见光比色法表明SP和SP2具有还原能力,为表现抗氧化活性的可能提供了基础;SP和SP2对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以及小鼠红细胞自氧化溶血均有抑制效果;体内抗氧化试验表明SP和SP2可以减少小鼠体内肝组织丙二醛的生成,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研究为开发酸提香菇多糖功能性食品和香菇柄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丹皮酚及其磺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比较研究丹皮酚及其磺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测定了丹皮酚及其磺化物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活性及对过氧化氢(H2O2)、紫外线(UV)诱导红细胞溶血的影响.发现丹皮酚和丹皮酚磺化物均具有较强的清除O2.—、.OH及抗H2O2、UV诱导的红细胞(RBC)溶血的活性,后者的抗氧化效应更强,甚至在一定程度超过作为阳性对照物的抗坏血酸.可以认为丹皮酚和丹皮酚磺化物可成为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新资源.  相似文献   

9.
蒲公英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蒲公英中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分别应用NBT法测定去除超氧阴离子活性,Vc-Cu2 -Cyt·C反应体系研究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采取H2O2 及UV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实验研究总黄酮、芦丁和槲皮素的抗H2O2、UV破坏膜结构的能力.结果表明在清除O·2 、·OH及抗H2O2 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实验中总黄酮的活性都比芦丁和槲皮素及阳性对照组VitE较强,在UV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实验中略弱于VitE.说明蒲公英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氧(ROS)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纳米氧化硅的体外细胞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红细胞溶血实验、MTT法、形态学和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比较纳米S iOx及微米S iO2对红细胞和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测定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一氧化氮(NO)等氧化应激指标,探讨其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 iOx与微米S iO2在一定粒子浓度范围内致红细胞溶血率及生成MDA的量随浓度增加逐渐升高,呈剂量-反应关系;RAW264.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60,38.12mg/cm2;染毒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呈气球样变;纳米S iOx及微米S iO2在0.036~0.571mg/cm2浓度范围内,可引起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升高,呈时间-效应关系,相同浓度纳米S iOx致培养液中LDH含量高于微米S iO2;染毒细胞内MDA,H2O2,.OH,O2.-,NO水平显著升高.结果提示相同浓度纳米S iOx的毒性作用较微米S iO2强,氧化应激在细胞毒性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甲醇、乙醇、乙醚、乙酸乙酯、石油醚、丙酮6种溶剂分别对角叉菜进行冷浸提取.对提取物进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角叉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各种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而且溶剂对提取物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的浓度下,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大的分别为乙醚、丙酮、乙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  相似文献   

12.
金线莲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分析的方法观察金线莲多糖(AFP)的抗氧化能力,研究AFP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结果表明,AFP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OH和O2-的活性,AFP在小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中也显示出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即AFP在体外实验中有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牛磺酸对小鼠的抗缺氧作用和红细胞保护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压密闭缺氧及化学性缺氧模型,研究了牛磺酸对小鼠的抗缺氧作用,并测定了牛磺酸对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的影响,同时就牛磺酸对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溶血作用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牛磺酸能显著延长常压密闭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但不能延长氰化钾、亚硝酸钠中毒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牛磺酸对小鼠血红蛋白含量与红细胞数均无影响,但对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溶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绞股蓝体外抗活性氧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光照核黄素产生活性氧自由基O2 -·,Fenton反应产生·OH自由基,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绞股蓝粗提物体外清除O2 -·,·OH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绞股蓝粗提物对O2 -·,·OH自由基有显著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黄秋葵花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黄秋葵花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和对化学模拟体系中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及对小鼠红细胞溶血性的影响,评价黄秋葵花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秋葵花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龙眼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清除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三个方面,探讨纯化方法对龙眼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影响.以抗坏血酸为对照,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龙眼粗多糖(CLPS)、Sevag法脱蛋白制得的龙眼粗多糖半纯品(SLPS)、TCA法脱蛋白制得的龙眼粗多糖半纯品(TLPS)、经DEAE-Cellulose 52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得到的龙眼多糖纯品(LPS-2)对DPPH·、·OH和O2-·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多糖纯度越高,清除DPPH.活性也越强,其清除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LPS-2TLPSSLPSCLPS;对于.OH和O2-·,SLPS清除活性最强,LPS-2清除活性最弱,说明杂蛋白质抑制了多糖清除.OH、O2-·活性,而糖蛋白中的蛋白质则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溶血试验、红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测定、受照南粒PUC18DNA单链断裂的测定、受照小鼠肝和肾匀浆脂质过氧化物的测定作为指标,检测了甲酸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甲酸钠能显著地降低受^60Coγ射线照射的红细胞的溶血水平;显著抑制VitC/Fe^++诱导的红细胞悬液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耗竭;显著抑制受质粒PUC18DNA单链断裂程度;显著地抑制受照小鼠肝、肾匀浆丙二醛水平的升高,结果提示:内具有抗氧化作  相似文献   

18.
金银花花茎中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陕南地产金银花花茎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并利用超声波确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最佳条件;采用烘箱储藏法测定抗氧化性;采用H2O2/Fe2 体系法测定样品对.OH的清除作用;采用AP-TEMED体系法测定样品对O2-清除作用。结果花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20℃,6 h,75%的乙醇,料液比为1∶30;花茎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的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OH的清除达50.22%;对O2-清除达17.28%。结论超声波提取效果明显,提取率可达2.34%;花茎中黄酮类提取物有明显的抗氧化性,对O2-、.OH自由基的消除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从微波辐射辅助处理后的橘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确定了最优的实验操作参数,同时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效果.采用直接回流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UV2050紫外光谱仪对橘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计算出产率.在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橘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最优工艺条件为:时间180min,温度80℃,物料比1∶10,70%的乙醇,pH=7.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最高,其提取率可达86.73 mg/g.此方法较传统提取工艺优良,且条件容易达到和控制.橘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当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0.18mg/mL时对·OH清除效果高达37.72%,0.14mg/mL时对O2-·清除效果可达28.49%.  相似文献   

20.
栗壳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为溶剂从栗壳中提取得到栗壳提取物CSE.以猪油和芝麻油作为底物,采用烘箱贮藏法测定油脂的POV值,研究CSE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以Fenton反应为产生·OH模型、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为产生O2-·模型,用紫外和可见分光光度法试验了CSE对模型中产生的·OH和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CSE具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能力;CSE具有良好的清除·OH作用,且清除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性,EC50为80.3 mg·L-1;CSE对O2-·没有显著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