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用于机器人重现人类书写笔迹的系统,该系统由手写运动信息采集器、手写样本数据处理器、控制命令组装器、机器人控制器和机器人本体组成.首先,利用数字平板采集人类手写运动信息,并记录为时间序列数据.然后系统对手写数据特征进行提取,并生成机器指令用于控制书写机器人.仿真表明:基于真实手写运动信息数据源,机器人能够实现汉字书写笔迹的重现;此外,不同于人类书写具有较大波动性,机器人通过重复调用执行书写指令可确保多次书写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无拇指辅助情况下两类执笔方式书写笔迹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60名不同书写水平者3类执笔方式的书写笔迹,提取并比对不同执笔方式笔迹的主要特征,统计各类笔迹特征的分布情况,并对特征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无拇指辅助情况下两类执笔方式书写笔迹主要表现出9种特征,这些特征可作为本质特征使用。性别差异影响主要表现在女性书写者的书写能力水平稍高于男性书写者。结论无拇指辅助情况下两类执笔方式书写笔迹检验要结合人体生理结构与笔迹形成的关系,综合分析笔迹形成的条件和变化规律,对符合点和差异点进行客观综合评断。  相似文献   

3.
笔迹检验过程中以检验单体字的细节特征,并编辑制作特征比对表作为检验的重点内容,以此来研究分析书写人的书写习惯。但是书写习惯的其他外在表现形式不局限于此。笔迹是书写习惯的外在表现,书写习惯中的书写动作局部特征、附加特征影响着笔迹的形成,在客观层面上反映笔迹的形成特点;与字迹的细节特征相比较而言,笔迹风貌特征可以从整体轮廓、书写风格上宏观的反映书写人笔迹的风格特点。因此这些特征在具体的笔迹检验当中同样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如辅助笔迹检验,加强检验的准确程度等,同时在确定书写人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司法实践中对电子签名笔迹的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明确不同视觉状态的书写设备对电子签名笔迹的影响,有助于增强检验结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通过比较可视状态下与不可视状态下所书写的电子签名笔迹间笔迹特征的异同,探索同一人在不同视觉状态的书写设备上签名时,不易变化和容易变化的笔迹特征方面,从而为电子签名笔迹检验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书写速度下电磁式电子签名笔迹特征的变化规律,选取40名实验人员采用坐姿形式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用慢速、常速、快速书写电子签名,并对收集到的签名采用数据统计、速度压力颜色映射图、压力曲线方法进行分析。通过形态学检验可知,改变速度前提下签名的静态特征主要在书写水平、字间距、转折部位形态、连笔数量、字体方面发生变化。签名的动态特征在书写速度由慢到快改变时,签名的平均压力减小、抬笔次数减少。因此,在鉴定电子签名时应考虑书写速度对电子签名特征的影响,尽量收集速度相同相近的签名样本。当检材和样本上签名笔迹的书写速度存在差别时,要运用书写速度对电子签名笔迹特征影响的规律去分析研究特征,并综合运用静态、动态特征,以提升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笔迹检验作为文件检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侦查破案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笔迹的本质是个人书写习惯的反映,通过笔迹可以分析出书写人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文化水平、职业特点、地域特点等,从而为分析案情、认定书写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正是笔迹的这种反映性才让文件检验鉴定工作成为可能,可见笔迹的反映性是文件检验的物质基础,该文分析了笔迹书写人个体信息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触屏手写电子签名这一新兴签名手段,从文件检验视角对其相关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为业内分析此类签名字迹检验鉴定的可行性提供参考。对此从触屏手写电子签名形成的原理入手,通过与传统纸笔签名字迹的比较,梳理了触屏手写签名的字迹特点,并结合笔迹检验现状对触屏手写电子签名带来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触屏手写电子签名字迹在运笔特征与笔痕特征两方面有其特殊性,给传统笔迹检验带来了挑战,强调文检界应当重视此种签名手段,并探索检验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判断书写字迹交叉笔画的时序,可为笔迹检验中确定单字的笔顺特征和确定文件是否发生添加改写等事实提供重要依据。我们制作了钢笔、圆珠笔、签字笔、铅笔、复写纸等常见书写色料书写的交叉笔画实验材料,利用德国蔡司(ZEISS)三维立体显微镜观察笔画交叉部位的表观现象,并用显微照相的方法进行记录、固定,总结了常见的同种和不同种书写工具书写字迹笔画交叉部位的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9.
作者基于汉字基本笔画起收笔中蕴含丰富的个人特征的设想,提出以手写汉字基本笔画为研究对象,抽取其中起收笔特征,形成特征空间,求得鉴定对象在特征空间中的分布,并计算它与辞书中各书写者之间的广义距离,从而实现笔迹鉴定.该研究选用10位书写者,4种基本笔画,每种基本笔画采用10个样本进行实验.结果证实此方法完全克服了以往笔迹鉴定研究中结体依存性带来的不足,只需对少数基本笔画的研究就对全体汉字有效,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基本笔画的笔迹鉴定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发现躺姿书写笔迹的特征较正常书写时笔迹特征变化的规律。方法用Excel绘制表格,利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得出了躺姿书写笔迹的共性变化特征以及4种常见躺姿较为独有的会产生变化的书写特征。结论4种常见躺姿对笔迹特征的影响具有共性且每种躺姿会产生指向性变化的特征,这会为检材笔迹特征的评价与样本笔迹的收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谈签名案件笔迹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签名案件的笔迹检验日益增多,由于其属于少量字案件,暴露出书写人的笔迹特征少,因此在检验中应注意如下几点:1.要抓住有个性的笔迹特性,掌握其特殊性。2.要抓住签名笔迹整体特征的作用。3.检验时要选取有可靠性、可比性的笔迹样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电阻式手写板采集的静态签名对书写习惯及实时书写动作的反映情况。方法对多位书写者多次签名的物理留痕笔迹与数字墨水留痕笔迹、纸笔签名书写动作与手写板签名书写动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物理留痕笔迹与数字留痕笔迹在单字的一般和细节特征方面表现出差异;书写者在电阻式手写板上的签名书写动作与纸笔签名书写动作存在差异。结论电阻式手写板的规格尺寸、技术参数对书写动作习惯和实时书写动作的反映均造成影响,存在特征反映缺失或失真情况,若不对所用手写板技术参数及对其采集签名实验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将很难通过采集的静态笔迹追踪还原书写者真实的书写动作和习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公开了一种在触摸屏手机上的手写短信实现方法,其包括一个手写信息采集单元,该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在触摸屏上获取的数据,以及一个转换单元,将该信息采集单元获取的数据转换为压缩格式的图片,然后通过彩信的方式发送到目的地。本方法不必将书写笔迹转化为字符,丰富了信息内容的形式,提高了信息书写速度,还可以使接受信息者通过笔迹确认信息发送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基本笔画笔压特征的手写汉字笔迹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汉字笔迹鉴定的有效特征主要蕴含于基本笔画运笔中的设想,提出以手写汉字基本笔画为研究对象,抽取其中笔压变化特征,形成特征空间,求得鉴定对象在特征空间中分布,并计算它与辞书中各书写者之间的广义距离,从而实现笔迹的鉴定.本研究选用10位书写者,四种基本笔画,每种基本笔画采用10个样本进行了实验.其结果证实了本方法完全克服了以往笔迹鉴定研究中结体依存性带来的不足,只需对少数基本笔画的研究就对全体汉字有效,大大缩小了辞书空间.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基本笔画运笔特征的汉字笔迹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汉字笔迹鉴定的有效特征主要蕴于手写汉字笔画运笔中的设想 ,提出以汉字笔画作为笔迹鉴定的主要对象 .在选用手书基本笔画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 ,进一步从手书汉字中抽取基本笔画作为对象 ,在基本笔画中抽取反映各自行笔部运笔的特征 ,形成多维特征空间 .求得各鉴定对象在特征空间中的分布 ,计算它与辞书中各书写者位置间的广义距离 ,实现笔迹的鉴定 .实验选用 10位书写者 ,8种基本笔画 ,每种笔画采用 10个样本 ,结果显示对于单一笔画和简单的汉字取得令人满意的鉴定率 .本研究完全克服了以往笔迹鉴定研究中结体依存性的不足 ,大大缩小了辞书所需的空间 .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还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前景 .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认为,笔迹代表了一个人的性格、办事方式、心理素质等因素。巴甫洛夫神经条件反射学说也认为,操作习惯与本人笔迹有内在的联系。一个人的驾驶操作与笔迹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四种情况。 1.书写速度与驾驶速度有关。喜欢连笔书写,喜欢写作不分段落者,普遍喜欢开快开,如果有车与其并驶,通常他有超出对方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兼顾连笔和笔顺的联机手写汉字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联机手写汉字识别技术中兼顾连笔和笔顺的难题,提出了联机手写汉字的模糊属性关系图描述和基于知识的松驰匹配方法。该方法能充分描述汉字结构、对手写变形不敏感,并具有良好的连笔字识别能力和适应不同笔顺的特点。基于上述方法,作者实现了一个联机手写汉字识别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加对于低限制书写汉字的识别正确率,并具有较好的抗噪声能力。经过22530汉字测试,首位识别率达98.8%,前十位识别率达99.7%。  相似文献   

18.
恶意书写是一种新型伪装笔迹的手法。它是当事人双方在形成文件(多数是当面书写)时,一方就对笔迹进行了某种程度的伪装,目的是在日后必要的时候通过否认该笔迹是自己所写,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逃避责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懂文检知识对恶意书写的具体手段、伪装程度、伪装手段的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很大;各类人群中恶意书写的主要伪装手法是加快书写、改变字形、改变字的结构、降低书写水平、改变写法等;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年龄的人恶意书写时在伪装手法的多样性、伪装手段及其出现率以及伪装程度上不同,并有一定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已有的笔迹鉴别方法对笔迹版式要求比较严格,且在小样本数据情况下,鉴别性能水平较低的问题,提出了邻环结构特征方法。首先对笔迹轮廓图像随机采样,然后利用网格窗口提取笔迹的邻环结构特征,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鉴别分析方法对特征降维,利用深度置信网络对特征进行训练和鉴别。本文方法与文本无关,简单易行,在手写笔迹字符数量平均为45个的小样本上仍能有效表征作者风格信息。在HIT-MW笔迹鉴别数据库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达到了与使用较大样本的其他笔迹鉴别方法相近的鉴别效果。  相似文献   

20.
探讨书写色痕的反射光特性,建立利用反射光特性的差异区分书写色痕的理论基础.绘出书写笔迹各部位的光谱亮度曲线,测量各个品牌笔迹不同部位的反射光强度值,用检验法判定各反射光强度值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置信度为95%的情况下,蓝色圆珠笔色痕在680nm处的反射光特性之间的区分率达到85%;利用反射光特性区分同种颜色不同牌号笔迹是可行的,光学检验的结论应该结合其它方法做出的结论和得出的信息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