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鲜切红薯为材料,通过测定一定条件下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与邻苯二酚反应产物的吸光度值,研究pH值、温度、反应时间以及肉桂酸、L-半胱氨酸、柠檬酸、抗坏血酸4种抑制剂对红薯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波长为410 nm的测量条件下,以0.01 mol/L的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得红薯PPO反应产物吸光值分别在pH值为6.5、温度为10℃和反应时间为5 min时最高,相对活性最强. 4种抑制剂中,只有抗坏血酸对红薯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显著抑制效果,且0.1%抗坏血酸的抑制效果最佳.研究为鲜切红薯贮藏加工提供了有效的保鲜方法,有利于提高红薯的食用品质及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华管鞭虾多酚氧化酶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华管鞭虾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讨论了最适反应温度、pH、特异性底物及其酶动力学性质,激活剂对酚氧化酶的激活作用,抑制剂对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华管鞭虾酚氧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反应pH为8.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PPO的激活作用最大,其次为胰凝乳酶和β-葡聚糖,激活率分别为71.9%、62.4%和33.4%;4-己基间苯二酚对PPO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影响金针菇多酚氧化酶活性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金针菇中提取多酚氧化酶,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温度、pH、抑制剂对金针菇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金针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fromFlammulina velutipes,FVPPO)的酶促褐变产物在可见光波长295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pH为5.0~6.0范围内酶活力较大;在20~4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在40℃时PPO活性最强;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对金针菇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都有抑制作用,在同浓度下,对金针菇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次序为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结论 金针菇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40℃,抗坏血酸对金针菇PPO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以红灯品种的樱桃果实为材料,对果实中的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其与邻苯二酚反应后产物的吸光度值的测量,分别研究了樱桃在不同储存条件下褐变度的变化,以及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氧化抑制剂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和肉桂酸等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01mol/L的邻苯二酚作为底物,樱桃果肉PPO分别在反应温度为10℃和pH值为4.0时的活性较高,反应时间为10~15 min时活性较高,褐变程度较强.在一定的条件下,几种抑制剂对樱桃果肉的PPO活性呈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以抗坏血酸的抑制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刺嫩芽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pH、温度以及抑制剂与激活剂对从新鲜刺嫩芽中提取出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及温度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该酶的最适pH为4.4,在pH 4.0-4.8内有较高的稳定性;最适温度为12.5℃,在30℃以上失活;70℃热处理90 s可以钝化PPO的活性;抗坏血酸(Vc),L-Cys对PPO有抑制作用,SDS对PPO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酶活性测定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胱氨酸对烟草多酚氧化酶(简称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胱氨酸对烟草多酚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其机制是胱氨酸中的硫醚与烟草多酚氧化酶活性中心的铜离子配位,但底物或产物抑制胱氨酸与多酚氧化酶的结合;胱氨酸还可以与酶促反应产物结合生成无色复合物.胱氨酸抑制烟草PPO的过程可分为两步:首先胱氨酸与烟草PPO结合生成中间产物,中间产物仍具有一定的酶活性;然后中间产物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成为无活性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菊芋提取物氧化变色的机理,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和pH值、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底物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揭示了菊芋多酚氧化酶(PPO)的基本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菊芋PPO催化邻苯二酚氧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4.8,最适温度为35℃;菊芋PPO的热稳定性差,85℃以上加热处理5min就可使其大部分失活;菊芋PPO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规律,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m=0.013 mol/L,Vmax=7.5 mmol/s.菊芋PPO的活性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酶的添加量超过0.8mL后,增速逐步减小;菊芋多酚氧化酶对邻位多酚的氧化具有专一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几种还原剂对高山花椰菜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g/L的L-半胱氨酸、200 mg/L的抗坏血酸、150mg/L的亚硫酸钠可分别抑制PPO活性的91.7%、79.2%和83.2%,其中L-半胱氨酸是对PPO抑制效果最好的还原剂,L-半胱氨酸的添加量应以500mg/L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山植物对低温驯化的生理生化适应机制。【方法】以西藏绵头雪莲愈伤组织为材料,检测在变温[4 ℃/0 ℃(白天/夜晚,黑暗)]的低温驯化0、3、6、9、12 d过程中抗冻性、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变温[4 ℃/0 ℃(白天/夜晚)]低温驯化后第9天西藏绵头雪莲抗冻性达到最高值,愈伤组织半致死温度(LT50)由常温培养-3.5 ℃降低到 -12.0 ℃;经4 ℃/0 ℃低温驯化后,愈伤组织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至第9天达最大值,蛋白质比对照增加了89.1%、脯氨酸含量为驯化前的2.14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8.04%、47.28%和73.18%,同时3种抗氧化酶的同工酶酶谱也验证了以上活性检测结果;低温驯化还提高了多酚含量,驯化至第12天时多酚含量为驯化前的3.91倍,此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比驯化前增加了91.35%,与PPO同工酶的检测结果较为一致。【结论】低温驯化显著提高了高山植物绵头雪莲愈伤组织的抗寒力,在低温驯化过程中绵头雪莲发生了特有的适应低温环境的生理生化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墨西哥红豆杉(Taxus globosa)和短叶红豆杉(Taxus brerifolia)愈伤组织为材料,在愈伤组织生长的不同时期取样分析生物产量、多酚质量分数、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发现墨西哥红豆杉愈伤组织比短叶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快的原因是:多酚质量分数低,POD活性高和PPO活性低.研究表明,通过提高细胞POD活性和降低PPO活性有助于提高红豆杉愈伤组织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11.
对复合酶应用于仔猪养殖进行了试验研究.将60头50日龄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喂基础日粮+1000 g/t复合酶.经过30 d饲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较对照组日增重提高了28.9 g,计8.46%;试验Ⅱ组较对照组日增重提高了27.66 g,计8.1%.日采食量试验Ⅰ组较对照组增加了76.6 g,计8.06%;试验Ⅱ组较对照组增加了73.2 g,计7.71%.料重比试验Ⅰ组和Ⅱ组都较对照组下降0.4%,腹泻率试验Ⅰ组和Ⅱ组较对照组降低了74.9%.  相似文献   

12.
首次采用非水毛细管电泳法对两种苏丹红染色剂-苏丹红I与苏丹红II进行了分离检测。考察了电泳介质、背景电解质、SDS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当运行缓冲液为100 mmol/L乙酸钠+35 mmol/L SDS的乙腈/甲醇(6:4,v/v)混合溶液时,两种苏丹红化合物能够在15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各组分的峰面积与待测物浓度在0.01~0.5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均为0.005 mg/mL。最终检测到辣椒样品中含有苏丹红II浓度为3.040 mg/g,苏丹红I与苏丹红II在加标辣椒样品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4.68%和81.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受试药物Ⅰ和Ⅱ急性毒性作用,并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给小鼠灌服不同剂量的狼毒大戟受试药物Ⅰ和Ⅱ,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用改进寇氏法计算LD50.结果:灌胃给药狼毒大戟受试药物Ⅰ后部分小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计算LD50为2.05 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77~2.37 g/kg.死亡动物尸检,发现所有死亡小鼠均出现胃胀症状,十二指肠色黑,少数充血,其它主要脏器肉眼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狼毒大戟有毒成分主要集中在受试药物Ⅰ中,且狼毒大戟受试药物Ⅰ属于小毒物质.  相似文献   

14.
以猪血为原材料,通过硫酸铵盐析和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出2种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激肽原(kininogen).激肽原Ⅰ的得率为0.7 %,纯化倍数为613.7;激肽原Ⅱ的得率为24.1 %,纯化倍数为295.7.SDS-PAGE结果表明,激肽原Ⅰ和激肽原Ⅱ的分子质量分别为58 ku和116 ku.激肽原Ⅰ和激肽原Ⅱ对白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浆中肌原纤维蛋白降解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激肽原Ⅱ添加量为鱼浆质量的0.03 %时,可以使鱼糜凝胶强度提高24 %.因此,激肽原可作为添加剂有效提高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  相似文献   

15.
快速而稳定地提取大草履虫的基因组DNA是进行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文章通过比较传统SDS法、CTABⅠ法和CTABⅡ法等提取大草履虫DNA的效果,进一步优化提取方法,获得快速稳定地提取大草履虫基因组DNA的方法.结果表明:用CTAB I法提取的DNA浓度低,杂质较多;CTABII提取的DNA电泳时检测不出条带;而SDS法提取的DNA在电泳时带型较整齐,无降解,且DNA的得率和纯度较高,但仍有蛋白质污染.针对蛋白质的去除,用SDS-蛋白酶K法和SDS-NaAc法来提取DNA,经过试验发现这2种方法都能够很好地去除蛋白质,所获DNA样品的纯度和得率都能用于进一步分子试验,而SDS-NaAc法更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6.
黄精凝集素II(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Lectin II,PCLII)具有323nm的荧光发射峰和281.6nm的激发峰,其远紫外圆二色谱(CD谱)显示224nm负峰,分子中含有17.3%的α螺旋和45.8%的β折叠,在10mmol/L的SDS中,PCL II完全丧失兔红细胞凝集能力及促T-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CD谱呈现双负峰的a螺旋构象,去除SDS后,则呈无规卷曲构象,此时,荧光发射峰红移而激发峰蓝移,PCL II仍完全失活,在EDTANa2溶液中,PCL II凝集红细胞能力及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完全丧失,去除EDTA后,红细胞凝集活性完全恢复,但仍失去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能力,PCL II二级结构变化不大,荧光光谱的变化表明微环境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添加抗坏血酸对苹果浊汁中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和多酚氧化酶活性(polyphenoloxidase,PPO)热钝化效果影响以及分析了PME热钝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添加0.1%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Vc)显著提高了苹果浊汁中PME和PP0活性以及热稳定性。95℃加热10min后,PME和PPO活性下降了73.38%和94.10%,PME的热稳定性显著高于PPO。两段式一级反应动力学能较好拟合PME热钝化动力曲线,表明苹果浊汁中PME存在敏感型和稳定型两类同工酶。随着温度升高,敏感型和稳定型同工酶指数递减时间DL和DS值下降,钝化速率常数kL和kS值增大,其活化能EaL和EaS分别为62.57和108.11KJ/mo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YSC,RBP及传统肾功能指标对肾炎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肾炎早期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Ⅰ组,肾衰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Ⅱ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CYSC,RBP及与传统肾功能指标的含量.分析CYSC,RBP对肾炎早期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Ⅰ组、Ⅱ组血清CYSC,R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组BUN,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中CYSC,RBP含量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指标,随着肾功能损害加重血清CYSC,RBP含量逐渐升高.结论血清CYSC,RBP对肾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通过联合检测CYSC,RBP可提高对肾炎早期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无回热型氨-水-溴化锂三元溶液无泵吸收式制冷系统较传统系统的热力性能好、初投资费用少和安全性高,提出了3种回热型系统的改进方案,并做了系统比较和实验分析.方案Ⅰ,在wNH3=50%,wLiBr=15%时,系统性能系数(COP)提高约27.8%;方案Ⅱ,在同等条件下,COP提高约65%.可见,增加回热流程后,COP得到了显著提高.对改进型方案Ⅱ存在的问题做了讨论,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临床病例组织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50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接触性阴道出血.患者的5年生存率原位癌为100%。Ⅰa期85.7%.Ⅰb期77.8%,Ⅱa期63.6%,Ⅱb期62.5%,Ⅲa期、Ⅲb期均为0,鳞癌为79.1%,腺癌和腺鳞癌28.8%.手术后随访患者中无一例卵巢转移,且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接触性出血为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危险信号,必须高度重视,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对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时须注意保留卵巢功能或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