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周恩来是深受中国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其他无产阶级领袖一样,他也经历了一个世界观的转变过程。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各种社会思想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就在五四运动前后,周恩来的世界观发生了转变,他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由一个进化论的信奉者转变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一生是辉煌、灿烂的一生。是什么造就了毛泽东成功的人生。我想从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成长道路方面对此作些分析与思考。 毛泽东同志也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他所以能够由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革命的领袖。这虽有其客观的原因,即环境的影响和时代的造就。但我想在更大程度上应从毛泽东同志其自身主观方面寻找原因。从毛泽东早年时期的历程中,来探寻其不断进步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早期政治思想萌芽于辛亥革命前夕,形成于1919年夏。毛泽东政治思想形成的标志是《〈湘江评论〉创刊宣言》、《陈独秀的被捕及营救》、《民众的大联合》的发表;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际志是1920年12月和1921年1月写给蔡和森的两封信。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具体时间大致是在1920年10—11月。  相似文献   

4.
试论青年毛泽东思想转变的历史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毛泽东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使他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由于革命斗争紧迫,他没有来得及从理论上清算自己过去的信仰,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唯心到唯物转变不彻底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准备不足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毛泽东晚年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的影响,应是具有学术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试图从文学的视点探讨毛泽东早期的“精神个人主义”和他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以人民为本的群体主义的思想特征、作用、意义、相互关系及偏颇、失衡之处。  相似文献   

6.
青年毛泽东在1920年的湖南“驱张”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中提出的“湖南自治”和“湖南共和国”思想是他在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现实政治状况和湖南历史地理状况后提出的一种政治改革方案和国家模式构想。这一思想反映了他反帝反军阀、重视人民群众、重视实际斗争等基本思想倾向,同时也具有曲解民族自决理论、提倡狭隘地域主义、推崇自然经济等局限性,是青年毛泽东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时期思想模糊混乱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开展的新起点,由于毛泽东当时的建党思想及实践,一方面同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整个建党实践及思想紧密关联,另一方面又因为他自己亦是党的缔造者之一,而这种思想与实践成为他政治舞台由一个地方到全国,由局部到全局的新起点,他的科学世界观由确立到运用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作一个大概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著作标志着他对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理论贡献,但是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刘少奇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化和发展了毛泽东这一思想。今天,重温刘少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长期领导我国人民的革命与实践中,一贯重视教育工作,并亲自发动与领导过各个时期的教育改革,还在理论上作出了深刻的论述,为在我国改造剥削阶级旧教育,建立社会主义新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以后近20年时间中,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就是在毛泽东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尽管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中有过不少曲折与失误,但所取得成绩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早期思想中已包含有一些科学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都对其产生过重要影响。在他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他的早期思想也不是简单的被抛弃,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加以“扬弃”。  相似文献   

12.
<正> 毛泽东同志,于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在青少年时代,就阅读了不少中外哲学名著,把研究哲学同改造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他刻苦读书,追求真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同志经历了世界观的转变,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摒弃了唯心论、二元论的哲学观点,完成了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一一九一○年,毛泽东同志在东山小学求学时,读的主要是孔夫子的书,但他不喜欢它们。后来他读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和《列强瓜分之危险》等书,激起了他的爱国  相似文献   

13.
<正>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时,他指出:“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我国各族人民,沿着毛泽东同志指引的正确道路,夺取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他的丰功伟绩,他的光辉思想,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情况极其复杂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最先把马克思主义比较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李大钊同志能够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最先实现由急进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有主观方面的条件,也有客观方面的条件。本文试就李火钊同志思想转变的主观条件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青年毛泽东世界观转变的三条途径方家喜(91历①)毛泽东在1921年元旦以他在新民学会新年大会上的发言为标志,完成了他的世界观的伟大转变,从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变成为逐渐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读书、实践、思考是青年毛泽东世界观转变的三条基本途径。读书少...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受李达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条路径,一是阅读《共产党》月刊,另一就是关注当时理论界的论战。同时,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为毛泽东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新视角,并为毛泽东撰写《矛盾论》提供了理论中介。总之,李达对毛泽东早年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和撰写“两论”,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人的因素第一”思想有一个形成过程。早年他崇尚“心力”的作用,并把这种主观精神的放大用在战争年代的“人比武器重要”的思想中。后来他设计新社会的蓝图,着重对人的精神改造,追求人性的完美和“纯粹的人”,故而重视榜样的力量,依道德自律来塑造共产主义新人。当他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后,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个角度高度概括了“人的因素第一”的思想,即把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关系以及所有制问题放在第一位。毛泽东“人的因素第一”的思想曾经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起过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最根本的特点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人民拯救中华和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相结合,创造性地把革命和建设引向胜利。 一 毛泽东同志早期爱国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产物,经历了从旧式爱国主义向新式爱国主义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是中国卓越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是我们党罕见的全才,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年12月26日,是他老人家诞辰100周年,在此之际,我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写了这篇关于毛泽东同志尊重和团结知识分子的文章,借以缅怀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之所以能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世界伟人,就是因为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具有远大的理想、注重实践、具有抵制落后陈腐思想势力的反叛精神,才使他的思想逐步并入马列主义的轨道,最终使他的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