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科技潮》2012,(1):53-55
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肩负着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战略转变的重要使命。2010年中国实现制造业产值达1.955万亿美元,美国制造业产值则为1.952万亿美元。然而,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远低于美国,从制造业人均产值衡量中国仅为美国的1/8。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较大,但产业仍面临着亟需解决的诸多问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大型装备关键核心部件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装备成套集成化与控制技术水平低等严重制约着未来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时期以来,中美经贸争端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大陆输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直接冲击中国大陆商品对美国的出口。台商长期在大陆对美出口中扮演重要角色,"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出口美国"的三角贸易模式是两岸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中美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日益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本文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为主线,系统地研究在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其中包括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和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4.
单晓蓉 《科技信息》2012,(25):35-37
中国和德国是世界第一及第二大出口国。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欧洲对华投资和技术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自2002年起一直是德在亚太地区最大和欧盟外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德双边经济贸易已经成为两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1世纪以来,中德双边贸易先后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目前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经济低迷阶段。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德双边贸易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这也关系到中欧经贸关系的稳定。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国-德国双边贸易总量、商品结构以及产业间贸易程度的研究,分析了中德双边贸易关系的现状、特点,及目前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最后对中德双边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出口到RCEP国家的HS6分位码产品数据,匹配美国加征关税清单,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关税冲击对中国出口RCEP目的国贸易额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导致了中国出口RCEP国家的贸易额上升,即发生了贸易偏转效应;美国加征关税主要通过促进中国出口RCEP国家广延边际提升,从而促进整体贸易额上升;贸易偏转效应在距离更近的目的地、东盟国家、集中度低的产品、技术复杂度高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上起到更大作用。总体来看,中美贸易摩擦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逐步倾斜向RCEP等新兴市场,孕育着出口新“机”。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越两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两国间贸易量也不断增长。通过对中越之间的相互贸易依存度、经济开放度、贸易强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越双边贸易还存在贸易总量规模偏小、贸易不平衡加剧、贸易结构单一等特征;中越两国均应注意发展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越南应注意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单一的资源出口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农业问题为焦点的多哈回合谈判失败,以及近期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导致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认为应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调整中国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产品品质;积极开展双边贸易,疏通农产品进出口渠道等,未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后,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并没有像许多人预期的那样有所改善。2002年中国全年对美贸易顺差达到了创记录的427亿美元。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5月,中美贸易额达464.2亿美元,中国贸易顺差184.5亿美元,同比增长31.9%;而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今年1~4月美中贸易额为512.4亿美元,其中美对华进口426.8亿美元,对华出口85.6亿美元,贸易逆差达341.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面对这一差距,美国内不少人将之归结为“中国未能履行双边贸易协定及美方敦促不力”,只有通过加大对华反倾销力度,阻止中国产品更多进入美国市场,才可有效平…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08,(6):94-95
1.林毅夫: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仍会相当强劲。美国经济放缓.到底会不会影响中国的出口?5月11日,即将赴任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表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仍会相当强劲.也许增长会放缓一点.但绝对不会变成负增长。他分析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主要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大都是生活必需品.也就是所谓收入弹性比较低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中日贸易在双边经济中都有占有重要地位,笔者通过对中日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空间结构、收支平衡方面的特点分析,发现中国对日本的货物贸易在结构上不断优化,在空间布局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日服务贸易以旅游、运输为主;日本对中国投资以制造业为主,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并已由环渤海地区转向长三角地区.借此提出了中日双边贸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贸易结合度、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依存度等工具剖析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江苏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造成这种结构变化的原因,提出在金融危机和欧美进出口市场大幅缩减背景下,扩大江苏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尝试建立一种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的定量分析方法。在统一商品计量单位的条件下,定义了出口商品加权平均价格、进口商品加权平均价格、进出口商品比价、出口结构贡献率、进口结构贡献率。进出口商品加权平均价格反映了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水平,进出口商品比价表明一国在国际交换中处于有利地位或不利地位,进出口结构贡献率表示分类商品对进出口加权平均价格的贡献以及在进出口结构中的地位。对美国等10个国家的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的比较分析证明上述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对中国与美国等9个国家的双边贸易的分析表明了中国在国际交换中的实际地位和贸易结构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3.
 钨是工业制造和国防科技中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和战略资源。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钨生产和出口国,然而其在全球钨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收益及贡献尚未明晰。通过核算1992-2018年中国钨的进出口数量和金额,发现中国在全球钨供应链中扮演了“钨加工厂”的角色,但在全球钨价值链中仍处于从属地位,面临“低值锁定、高端依赖”的风险。具体表现为:(1)在物质流视角下,中国是钨的净出口国且净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呈现“两头进,中间出”的特征;(2)在价值流视角下,中国钨的贸易规模与顺差均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贸易单价则呈现“进口高,出口低”的特征;(3)综合物质和价值双重视角,中国钨贸易在总量和结构上均存在不对称性,即净出口量大但贸易顺差小、资源输出以钨中间产品为主但贸易创汇以钨金属制品为主。建议采取如下措施提升中国在全球钨价值链中的地位:(1)鼓励进口钨精矿和钨废料等原材料,增强中国对钨原材料的保障能力;(2)上调钨中间产品和低端钨金属制品的出口关税,鼓励钨加工企业向深加工延伸;(3)支持钨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升级,提高中国钨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3—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对美国出口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影响.研究发现:中美两国的GDP增幅对于中国高技术产品向美国的出口具有正向影响,且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对美国GDP的影响更为敏感显著;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具有正向作用;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的增加对于中美间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往来影响较小.此外,通过梳理中美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现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科技型企业转危为机,优化国际科技合作创新最佳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将基尼系数引入到产品技术含量指标(TC指数),重新构建GTC指数,采用相对值分割法将169种工业制成品分类,并对2000—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进行分析。计量部分基于跨国动态面板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从技术结构层面探讨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技术复杂度整体呈上升态势,出口以中技术工业制成品为主,高、中高技术工业制成品比例发展迟缓。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具有动态积极的正向连续性特征,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高技术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关键引擎,研发支出能显著提升中高技术、中技术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产业结构差异和贸易成本对工业制成品出口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来评价出口商品竞争力,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研究福建省2007—2012年福建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结果表明:福建省出口商品以制成品为主,出口结构得到优化,尤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但在国际市场仍然具有比较劣势;出口主体以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出口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竞争力下降,加工贸易保持稳定;具体分产品来看,0类和8类资源劳动密集型商品竞争力最强,6类和7类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竞争力次之,其他商品竞争力较弱。  相似文献   

17.
中德贸易关系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猛发展,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将两国经贸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双边贸易在两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德国长期为我国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已上升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尽管当前两国贸易的商品结构逐步趋同,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上升,双边贸易竞争性增强且贸易摩擦增多,但是中德贸易互补性依然较大。在分析影响中德贸易关系的有关因素后,认为未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制造2025"规划及德国的"工业4.0"战略等战略规划的实施和深入对接,中德贸易关系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正周密:美国对于中国的很多指责没什么道理,就是按其自己的逻辑也说不通,比如说包括国有企业、补贴这些。中国涉及对美贸易的大部分领域,其实都不是国有企业占主导的行业领域,比如机电产品、纺织业都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类似钢铁这样领域的中国对美出口其实非常少。美国指责中国"通过政府行为"制造优势,但事实上中国是通过尊重市场规则来  相似文献   

19.
中美经贸为何走到十字路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以来,中美之间一系列经贸摩擦纷至沓来,美方的经贸举措让人如雾里看花,中美经贸关系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其中的问题何在呢?中国成功加入WTO后,美国失去了对华年度贸易政策审议的“权利”,但美国没有善罢甘休。美方认为,由于中国加入WTO协议内容广泛、而中国尚缺乏成熟透明的法律制度和行政架构、各地和各部门对落实承诺意见不尽相同等原因,落实入世协议对中国而言将是一个巨大挑战。为此,美国对我国履行入世协议问题予以极大关注。他们通过收集企业界反应、跟踪中国法律法规变化和双边贸易流量、与中国政府进行经常性对话等多种方…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吉林省外贸战略经历了"进口替代"、以农产品为主的出口导向、以出口导向为主内外兼顾及进口高速增长的外贸发展模式。现阶段吉林省外贸发展主要存在外贸规模小,逆差大;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优势产业在外贸出口中作用不突出;省内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应从深化农业比较优势、打造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发挥区位优势、发挥人力资本优势和建立服务型政府等方面进行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