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已经进入到解读"人之书"的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最基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类已开始从分子水平理解自身,但也极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给自身带来灾难。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新近宣布"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诞生后所引发的社会震荡,又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伦理实例。  相似文献   

2.
《科学24小时》2012,(11):35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细胞》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首次利用计算机制造出了"虚拟细菌",能模拟微生物的生命轨迹及其一举一动。科学家们表示,这项研究或许有助于改进人类对疾病的理解,并为疾病找到新的疗法。《每日电讯报》在报道中指出,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联姻让科学家们能借用计算机脚本模拟生命,这将让人类大大受益,并有助于回答人  相似文献   

3.
15年来,作为基因组学界泰斗的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下图)一直在追寻着一个梦想:借助生物化学材料构建一个基因组,用于人造生命的合成。现在,文特尔和他创办的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简称JCVI)宣称,他们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在2010年5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网络版上,他们描述了该工作的具体步骤:构建了一套细菌染色体,并成功地将其转入一种去除了原有DNA的细菌的体内。在合成基因组的驱动下,微生物细胞开始复制和制造出了一套全新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人造生命"辛西娅"是怎样在科学家手中孕育、诞生的呢?创造"辛西娅"的文特尔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家呢?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怎样的"造物术"呢?它真的能像组装电路一样组装生命吗?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之母"的眷顾当克雷格·文特尔(CraigVenter)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他和他的同事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细胞"(亦称人造生命)时,他的表现就如同接受奥斯卡奖的演员那般,极有风度。文特尔博士,著名生物学家和基因学家,他对他的研究团队大加赞赏,并介绍了他们成功背后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他还提到了出席这次招待会的一些对他事业成功起到重要作用的人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RN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由辛 《科学》2002,54(3):15-18
美国<科学>周刊分别于2001年、2002年初评出上一年度的世界十大科学突破,RNA研究均位居第二:生命可能始于RNA,而非DNA;RNA干扰在使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表达沉默和RNA在调控方面的很多新发现超出了科学家原先的想象.国际上,RNA研究正在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最近发现 ,在冰冷的太空生成的小气泡表明 ,生命或生命的种子可能起源于宇宙。科学家在一项模拟太空的恶劣环境———寒冷、无空气、大量辐射的试验中设法培养人造细胞膜。加利福尼亚大学专门从事细胞膜研究的生物学家戴维·迪默 (DavidDeamer)认为 :“这些类似于肥皂沫的细胞膜可充当原始的细胞壁。这种细胞壁为半渗透性 ,因此像水和氧气这样的东西进出非常容易。这就是生命所需要的———一个不与外侧完全隔离的内侧。”发表在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 ,来自太空的有机物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 ,这些有…  相似文献   

8.
飞碟,倏忽来去,神秘莫测。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你也许会坐在飞碟上周游世界。当然,这不是被外星人劫持了,而是坐在新型的空中交通工具上。因为在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们正在秘密或公开地研制属于人类自己的飞碟——人造飞碟。最早萌芽在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开展人造飞碟研制工作最早的国家。1976年,在美国出版的一份《现代飞行器》  相似文献   

9.
正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徐文涛团队与美韩两国科学家合作,研发出了世界上首条柔性人造触觉神经,让更智能的人造皮肤离现实又近了一步。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刊物《科学》上全文发表。据介绍,这种人造神经能够很好地模拟人类皮肤触觉功能,能够与生物体神经信号兼容,开创性地制造出了柔性人造感知神经,并实现了人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即将着手进行一项全球科学界至今尚未解决的伟大工程——建造生命之树工程。据透露,该工程一旦完成,即可最终将地球上所有现存的生物——从微生物到鸟类到巨型爬行动物,是如何与另一种生物,特别是植物、蜘蛛类、鸟类和恐龙等生物之间相互发生联系的秘密,一一详尽地展示出来。该项工程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基金,整项工程的完成,预计需要十年多一点的时间。据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专家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奥秘     
从性和睡眠到老化和异化,对于整个生命世界而言,仍有大量未知的问题未解决。然而,什么是最大的目前尚无法回答的问题,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尽快解决它们呢?本文是今年9月4日出刊的《新科学家》杂志提出有关围绕生命现象的十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林声 《大自然探索》2011,(10):57-59
没有神秘的城堡,没有电闪雷鸣,没有驼背助手,今天的科学家在实验室的实验瓶里创造出了首个人造生命形式—一“辛西娅”,将玛丽·雪菜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开创了合成生物学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组装生命     
沙沙 《世界科学》2004,(8):22-23
世界各地实验室里为数不多的一些科学家正在计划做一件事,就是发现支持一个单一活细胞所需的基本基因,并将这个最小基因组“缝合”起来,然后按“开”键。 最小基因组 美国遗传学家克雷格·文特尔说:“我们将在认识生物学首要原理的基础上重建一个完整的基因  相似文献   

14.
对许多人来说,简称DNA的脱氧核糖核酸并不陌生,它是携带生命遗传密码的重要载体。但如今,即便如此重要的载体也能被人工合成的物质替代了。研究人员称,他们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XNA的物质,在许多关键功能上可替代DNA,这对研究生命起源乃至"人造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则与外星生命有关的信息引起国内外很多人的注意:7月10日,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科学家经过几年讨论,完成了一份名为"行星系统有机生命的限制"的研究报告。报告围绕"生命构成是否有别的样式"这个核心问题,反思了以地球为中心的思考方式,认为人类以自己习惯的对生命模式的理解、搜寻外星生命的努力迄今尚无进展,这至少提醒人类应该以某种新的眼光来理解"生命",并以此扩大外星生命搜寻范围;而不久前出版的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则报道了科学家对外星生命的新研究和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美国《科学》杂志近日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06年度世界十大科学进展。1.庞加莱猜想——百年难题终获破解科学家们在2006年完成了“数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章节”,这个“有关三维空间抽象形状”的问题终于被解决。庞加莱猜想属于数学中的拓扑学分支,1904年由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提出,即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04,(11):14
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火山喷出的气体有可能与其他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生物体的重要部分——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2008,(1):F0003-F0003
美国《时代》杂志最近评出了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美国及日本科学家在干细胞研究方面获得的突破位居榜首,而2007年6月在中国内蒙古发现的当今世界上最大似鸟恐龙化石,位列第7。  相似文献   

19.
星球     
《科学之友》2005,(2):12-13
“惠更斯”抵土卫六美科学家预言有外星生命,俄科学家研制月球和火星人造大气,宇宙中最年轻星系仅5亿“岁”,冰川相撞可能导致企鹅灭绝。  相似文献   

20.
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则科学新闻很是让全世界人民欢欣鼓舞,这则新闻说美国科学家将制造一个人造月亮,如果推广并普及这种月亮,世界人民就有望摆脱黑暗的夜晚了。这种人造月亮是用镀铝塑料制成的大型反光镜,装入人造卫星,发射到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巨大的镜面面向太阳,整个巨型反光镜的运行通过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