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最近通过实验观察到了大脑的“领悟”中心———即在大脑做出错误判断时被激活的一串神经细胞。负责该项研究的沙尔 (Schall)博士认为 :对大脑这一区域的研究阐明了大脑如何对其自身进行调节 ,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损害人的控制思维及行动能力的疾病 ,比如精神分裂症。研究人员对两只短尾猿猴做了一系列“停止任务”实验 ,以观察大脑的活动情况。他们让短尾猿猴坐在一台屏幕中央有一亮点的计算机前 ,并记录猿猴眼睛的运动情况。开始不久 ,屏幕中央的亮点消失 ,而在屏幕边缘出现另一个亮点 ,…  相似文献   

2.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3,(9):18-19
<正>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美国神经系统科学家利用光线控制神经活跃性,通过激活控制强迫性行为的大脑回路,成功阻止了老鼠的强迫性行为——梳理毛发。研究人员发现,具有强迫性行为的老鼠大脑中,都有一种名为Sapap3的基因,其基因蛋白质代码存在于大脑纹状体神经突触中,该大脑部分与沉溺和重复性行为问题有关。同时,他们发现Sapap3基因具有光敏性,可通过光线进行控制。这项研究结果不仅将有助于科学家研制新型强迫症的治疗方案,还能帮助研究人员识别具有强迫行为信号特征的大脑活跃类型,拥有更精确的时间实现深度大脑刺激。  相似文献   

3.
2008年底,世界第一款思想意念控制计算机游戏遥控装置将面世。这种新型头盔装置是由澳大利亚Emotiv公司研制,可能很快将取代操纵杆和Wii遥控手柄。这款名为EPOC的头盔装置有16个传感器,可以测量大脑的电波活跃性,使用者可以通过思想推拉、移动屏幕上的目标。Emotiv公司共同创办者,剑桥大学前任研究员、神经科学家坦&#183;勒教授说,“这只是冰山一角,该装置设计集中了身体姿态技术和大脑意识,成为一个新的控制界面。”  相似文献   

4.
控制思想     
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讲的是某些人表面看上去善良朴实,而实际上他(她)大脑里却在想一些算计别人甚至坑害别人的坏主意。那么有没有可能不经过那么多的间接了解,而是用特殊的仪器直接去探测人的思想呢?或者进一步,有没有可能在解读大脑的基础上按照一个好的设计来改变和控制人的思想呢?这些听起来如此玄妙,简直就像在幻想。但是,目前确实有一些科学家正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而且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解读记忆 在美国依阿华州,因判谋杀罪已经服刑22年的特瑞最近有可能被无罪释放。特瑞当初就不承认杀了人,但却…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辗转难眠时,听上一张自己喜欢的音乐CD,也许就会睡着了。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了更有效的催眠曲:你自己的大脑音乐。大脑自有音乐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睡眠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大脑能够产生它自己内在的音乐,这一音乐可以用来治疗困扰成千上万的病症:焦虑性失眠。研究人员称,通过对每个失眠患者播放属于他们自己大脑的音乐,这些睡眠失调的人就会安然进入梦乡,睡得更熟更深。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在对大脑感知进行研究后认为,所谓意识溢出体外的现象只不过是大脑理解死亡的方式。曾有不少濒临死亡的人表示有过意识脱离躯体浮在上空,或是看到亮光的经历。但是据科学家的说法,这些只是大脑在处理死亡的过程中做出的反应。"灵魂出窍"的感觉是大脑对我们耍的"小花招"。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们正在逐渐探索癫痫的遗传奥秘,这是一种在人类中最常见的突然发作性神经系统疾病。这种复杂的神经失调症有几种临床表现,其病症被称为发作。波士顿的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发现,老鼠癫痫与三条染色体上的特殊区段有关。这些区段存在着三个基因,它们彼此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原发性癫痫的发作起控制作用。波士顿科学院的托马斯N.西弗德和他的同事们称,这类癫痫也存在人类中,包括癫痫大发作和子痫等。通过正常老鼠与患有癫痫的老鼠进行正反交配,科学家们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癫痫发作频度。结果表明,老鼠的2、4和9号染色体上分别带有癫痫基因。西弗德说,9号染色体上存在着控制癫痫的主基因,其它两条染色体上存在着控制这种严重神经失调  相似文献   

8.
正探索时代早已过去,但至少还有一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仍属未知:即人类大脑。位于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研发设计的一种新型详细的脑图谱,展示了大脑皮层的景象,大脑皮层即最外层大脑,参与感知和注意力控制的主导性结构,同时在语言、工具使用和抽象思维等人类独有的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新型脑图谱对一个正常人大脑的诸多功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界定区分,将有助于脑部疾病的研究,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痴呆和癫痫等。利用该脑图谱,科学家可以分析理解上述脑疾病患者的大脑同健康成人大脑相比之间的差异。另外,还可  相似文献   

9.
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性别差异对大脑的功能有影响吗?可否用外界力量干涉大脑活动?如何通过学习让人变得更聪明?你的大脑里一定有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想不想对它多一点了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科学家在几个有关大脑的热门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新进展、新认识。 认识猫和狗 大脑对收到的信息大部分都因为无关紧要而被“置诸脑后”,只对少量重要的外来信息产生即时的反应。大部分信息则储存于大脑皮层而成为记忆。你得感谢上帝,幸好大脑有此功能,否则你就会被视野中的所有物体和周围的各种声音扰得心烦意乱。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哪些信息是需要即时反应的,哪些信息是需要暂时储存起来的呢?研究人员通常是通过研究大脑特殊部位受损而丧失认知能力的病人来找出大脑主管认知的区域。目前,有大量的实验表明,大脑的额叶皮质区与高级认知能力密切相关。那么,在大脑的额叶皮质区有没有专门负责认识物体的神经元呢?有没有什么更直接的方法来研究我们是如何分辨出猫和狗的呢? 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能分辨出猫和狗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定义我们周围的物体;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行为。当我们走进一个房间时,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力气来辨认房中的物品;我们立即可以知道这是椅子...  相似文献   

10.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口吃患者的大脑中,控制听觉、运动、说话功能的区域、表现不寻常的活动。这一发现迫使科学家们重新考虑过去理论的完善性。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曾经争论了很长时间.一些人说口吃是由于听觉缺陷造成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大脑中支配会话功能的区域有缺陷,但仍旧还有人相信是左半脑的语言区衰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语言病理学家罗戈说他们将做全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小组接受了26个志愿者参加测试O其中10个是口吃患者,另10个是正常人,而且他们均侧重右手。科学家们借助正电子发…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2021,66(19):2430-2440
采用镶嵌图形测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探讨了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创造性在大脑功能基础方面的联系.首先,采用功能磁共振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 MRI)计算西南某高校414名大学生被试的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 DC),然后与创造性思维进行回归计算,最后将得到的脑区与认知风格、创造性思维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发现,创造性思维与大脑静息态度中心性之间呈现正相关的脑区为右侧颞上回、右侧前扣带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额中回和左侧壳核,其中右侧前扣带回、右侧额中回的度中心性在认知风格和创造性思维上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前扣带回和右侧额中回是认知控制的关键脑区,因此本研究推测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有部分路径通过认知控制从而影响了创造性思维,即认知风格更偏向场独立的个体,认知控制能力可能会更好,更能够排除无关信息进而集中注意力,拥有更高的认知灵活性,从而能够在创造性思维的测验中获得更好的成绩.这些发现有助于从大脑功能基础的角度来加深对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和创造性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将人类大脑类器官移植到小鼠大脑后,类器官发育出了血管并融入神经元网络内部。研究人员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2018年第4期上提出:小鼠大脑成为人类大脑类器官的良好生长地。大脑类器官,也就是所谓的"迷你大脑",是从干细胞中生长出来的微小大脑细胞丛,正在被研究人员用来研究自闭症和其他神经疾病的神经基础。但是,这些类器官在培养物中通常只能生长数月就会死去,这大大限制了其作为真  相似文献   

13.
医学博士Г.А.多布罗雷托娃和Н.Н.布拉金娜观察和医治了不少大脑病灶性损伤的病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文献资料总结成了她们提出新颖科学概念的基础。这些概念的明显特征在于,除了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之外,还要引入人的功能的不对称性。换句话说,就是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我们用不同的半球进行控制:过去用右半球控制,将来则用左半球控制。心理的空间-时间机制是大脑的基本特征。现代神经外科拥有强大的诊断学工具库:这里有脑电图,用来记录大脑的快电势和慢电势,记录大脑的生物节律;这里有血管造影术,有计算机层析X射线摄影术,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工具。这些技术能帮助医生确定病灶在什么地方。解决“在哪儿”这  相似文献   

14.
据悉,美国将制造一种可以直接将声音发射进人类大脑的微波束枪。它利用的是一种微波声效,这种效果足够“响”,能使人群产生不舒服感,从而丧失反抗能力。因为声音不能通过耳膜进入大脑,所以标准声音安全限制不再适用。研究人员称:“这种令人厌恶的效果将音量与令人反感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你无法阻止它对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1年,英国牛津大学医学研究院接到一个报告:在英国南部的一个山村里,发现了一种叫做“语言缺乏综合征”的怪病。得这种病的人身体健康,但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思想,不管是声音或者书写。这些患者仿佛天生缺乏语音模仿和概括语言规律的能力,而且这种病是通过家族进行遗传的,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开始对这种病症进行研究,从而揭开了人类独享语言基因之谜。人们都认为,人类从万物中脱颖而出成了地球的主宰是得益于上帝的垂爱,但人类区别于动物最大的特点是人类掌握了语言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人类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  相似文献   

16.
最近,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智能腕表,能够为癫痫患者带来福音。这款新产品可以在癫痫患者发作癫痫之前就发出警告。麻省理工学院的罗莎琳和她的团队通过测试皮肤电导在大脑深处的变化并结合多年的临床数据,建立了一套数据模型,来判断究竟哪些变化会预示着癫痫的发作,以此好提前作出预示。有意思的是,这个发现来源于一次偶然。当时,罗莎琳和同事正在进行自闭症儿童情绪状态的研究,在手腕上测量皮肤电导只是自闭症研究的一部分。不过,罗莎琳注意到,其中一个孩子在皮肤电导达到一个峰值后20分钟,发作了癫痫。这时候,她意识到,生物电可以预示癫痫的发作,由此研发了这款智能腕表。同时,这款智能腕表也汇集了其他智能腕表所具备的功能,如收集佩戴者的日常体温和运动数据,好让佩戴者能够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人的正常体温升高,叫做发热。据医生说,发热是人的身体向引起疾病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斗争的迹象。不过医学研究人员仍在对发热及其重要性进行研究。人的大脑控制体温的部位叫下丘脑。天气寒冷时,皮肤中的神经就会向大脑发出信号,让身体储存热量;当天气炎热时,大脑就会“通知”身体发出热量。用这种方法,下丘脑使人的身体正常温度保持在37℃左右。当人们的体温超过这个温度时,就是发热。细菌和病毒引起人体的防病系统释放出一种叫做热原的物质,热原这一词的含意是致热物。这些物质对下丘脑中的温度控制细胞产生影响,使下丘脑作出  相似文献   

18.
陈壮叔 《世界科学》1997,(10):20-20
这是一门全新的自动控制技术,利用脑波通过电脑系统去操纵装置。自动控制技术似乎沿着一条手控-→(语)音控-一脑波控的路线渐进。所谓脑波控制是指利用大脑脉冲去控制电脑、发动机和其他装置。科学家目前称此为大脑驱动控制技术。这听起来有点神,但确已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环。我们不妨去看看赖特一佩特森(Wright-Patterson)实验室,它是这方面的先驱。在一个无窗似洞的实验室里,塔曼(B.Turney)钻进了一只架在四轮平面架上的钢箱,它连接着一台电脑,并通过电脑与一个电子控制系统相接。这只钢箱其实是一般的6行模拟器。在塔…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表明,中风致残者或许有一天可用干细胞取代受损脑组织而获得治疗。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技术将治疗性干细胞精确移植到老鼠大脑中。一旦植入,细胞就开始形成新的脑组织和神经连接。这项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未能证明如瘫痪等中风症状可以得到扭转,但也已表明干细胞可以代替大脑受损部位失去的恼组织。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包括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内的多种冠状病毒能够进入大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否会入侵大脑,虽然尚无确凿证据,但大多数研究者都推定它也会。临床发现,大批患者出现感官机能失灵以及头痛晕眩的情况,部分感染者发生了癫痫、中风、脑出血,更有一小部分人群直接瘫痪了……这些都表明,他们的神经系统正在遭受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