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室内测定4种杀虫剂对黑翅土白蚁工蚁的生物活性.毒力测定结果显示阿维菌素、氟虫氰、灭蚁灵和吡虫啉对黑翅土白蚁工蚁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0.154 0 mg/L,0.160 6 mg/L,0.351 2 mg/L和0.136 8 mg/L,表明阿维菌素、氟虫氰和吡虫啉对黑翅土白蚁工蚁的毒力显著高于灭蚁灵(超过后者的2倍),而前三者毒力相当.  相似文献   

2.
野外大面积诱杀土栖白蚁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土栖白蚁[主要指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和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是浙江省林木果树、水坝堤塘的重要害虫,它们的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近几年来,国内对防治土栖白蚁的手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人工判断挖取蚁巢灭治白蚁的方法,已逐步被淘汰,1977年湖南省利用“鸡枞菌(Collybia albuminosa)”挖取土栖白蚁蚁巢,大大简化了人工挖取蚁巢的方法;1975——1977年江西、江苏等省用“毒气烟熏法”灭治土栖白蚁,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浙江等省采用“设堆诱集喷施灭蚁灵”和“蚁被蚁线喷施灭蚁灵”灭治林地白蚁,进一步简化了防治手段;1980年开始采用“药饵诱杀法”杀灭白蚁,是目前国内防治土栖白蚁较理想的一种方法,它经济方便,简单有效,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3.
2010 -2011年期间,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常见园林树木的白蚁发生危害作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园林白蚁有3种.在被调查的72种树木中,一共有58种受白蚁为害,占调查树种的80.56%.最严重时,树木株受害率3.86%.黑翅土白蚁是危害园林的优势种.樟树、桉树、芒果、杨梅、龙眼等树种受白蚁危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4.
毒死蜱对黑翅土白蚁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结果表明 ,毒死蜱对黑翅土白蚁具有很强的胃毒作用和触杀作用 ,且以前者为主。使用相同浓度的毒死蜱和氯丹分别处理土壤后 ,前者比后者有更强烈的致死速度 ,但驱避作用不如氯丹。文中探讨了毒死蜱用于防治林木白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了添加小白球菌发酵液对人工饲养的黑翅土白蚁建立单腔巢的影响。结果表明,繁殖蚁在饲养120天后,小白球菌发酵液对形成单腔有菌巢及存活率无明显影响,而在150天时这种影响则达显著水平。添加小白球菌发酵液可有效提高人工饲养黑翅土白蚁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探索黑翅土白蚁表皮碳氢化合物的固相微萃取条件。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从样品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头选择、载气选择和萃取方式选择6个因素,应用峰总面积、峰个数及保留时间为指标,评价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的效果。80头工蚁放入15 m L样品瓶,用100μm PDMS萃取头在60℃下顶空萃取90 min为黑翅土白蚁表皮碳氢化合物检测的最佳萃取条件。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用氮气或氦气作为载气进行表皮碳氢化合物分析,峰形和出峰顺序上无差异,但氮气作为载气时出峰时间稍延后。获得的固相微萃取工作条件优化不仅可用于黑翅土白蚁表皮碳氢化合物的萃取分析,也可作为相关研究参考。氮气或氦气作为载气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萃取效果与单位容积样品量之间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菌圃、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共3种提取液对黑翅土白蚁采食工蚁的踪迹活性,揭示培菌白蚁在食物采集、加工、分配过程中信息联系机制,以便开发出针对培菌白蚁的高效食性饵剂。【方法】利用划线法测定采食工蚁对上、中、下层主巢菌圃与副巢菌圃的踪迹反应率与选择系数,选出最佳提取试剂; 比较菌圃、杂交鹅掌楸外表皮、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提取液对采食工蚁的踪迹活性,测定采食工蚁对菌圃提取液踪迹活性的浓度效应。【结果】正己烷提取液的踪迹活性最高,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提取液之间踪迹活性呈现不规律变化,蒸馏水提取液踪迹活性最低; 主巢下层菌圃踪迹活性物质含量高,为最佳提取材料; 经拟合,得到浓度(x)-踪迹反应率(y)方程:y = 1.695 8x3-13.346x2 + 30.137x + 33.409。【结论】菌圃材料最佳提取溶剂为正已烷,黑翅土白蚁共生菌圃对采食工蚁具有明显的踪迹活性,踪迹活性强度显著高于林间采集材料(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的影响,与密粘褶菌松木粉培养物相近。采食工蚁在主巢下层菌圃踪迹活性最高,上层菌圃次之,中层菌圃和副巢菌圃最低,但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Sentricon和Exterra白蚁监测饵剂系统的地下饵站进行地下埋放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白蚁监测饵剂系统地下饵站对白蚁的诱食诱捕效果.结果表明两套地下饵站诱食诱捕白蚁效果较好,其中Sentricon白蚁监测饵剂系统的地下饵站对台湾乳白蚁和黄翅大白蚁的诱食诱捕效果较好,Exterra 白蚁监测饵剂系统的地下饵站对黄胸散白蚁和黑翅土白蚁的诱食诱捕效果较好.两者的监测木条埋放地下后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吸水率、发霉率以及饵站内有少量土壤动物的入侵居住,但尚无实验结果显示对白蚁的诱食诱捕效应造成影响,所以是白蚁防治领域具有较好前景的IPM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园林化城镇建设的加速,白蚁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具有日趋加重的趋势。本文对萍乡市区园林树种进行了白蚁危害调查,结果表明:危害园林树种的白蚁种类主要有台湾乳白蚁、黄胸散白蚁、黄翅大白蚁和黑翅土白蚁4种,其中受白蚁危害较为严重的园林树种主要有樟树、木荷、女贞等,其危害主要集中在春夏秋三季。本文最后还提出了相应的园林植物白蚁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分析了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黄肢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 Oshima、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和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的空间和营养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度,并分析了多个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测算公式用于白蚁研究领域的适宜性.结果表明台湾乳白蚁的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大,黄翅大白蚁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最苛刻.而它们之间营养生态位的重叠度不大,仅黑翅土白蚁与黄肢散白蚁、黄翅大白蚁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的重叠度.  相似文献   

11.
以中华稻蝗为研究对象,以狗尾草、小麦、晋稻8号、晋稻9号、旱稻297号为寄主植物,测定了饲喂不同寄主植物后中华稻蝗1-5龄若虫的酯酶活性.结果表明,饲喂不同寄主植物后,中华稻蝗各龄期若虫酯酶比活性均是狗尾草组最低,晋稻9号组最高,且两者差异显著,晋稻9号组的活性是狗尾草组的1.65-2.22倍,推测晋稻9号可能有某种特殊的物质,对中华稻蝗若虫酯酶的诱导作用较强.研究结果还显示,无论饲喂何种寄主植物,中华稻蝗若虫酯酶比活性均表现为随着龄期的增长,活性逐渐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虎纹蛙、黑眶蟾蜍的血象、血清蛋白,中国雨蛙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和罗非鱼、家鸽、家兔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结果,为比较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水蛇生长率与死亡率的测定,研究了水温与中国水蛇生长和生存的关系。结果显示:整个过程,特定生长率(S)与水温(T)存在极显著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S=0.0021T2-0.0748T+0.7984(R2=0.8475,P0.01);在高温与低温条件下,水温与死亡率(D)均存在显著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分别为T=-0.0349D2+0.8345D+28.895(R2=0.763,P0.01)和T=0.0069D2-0.4007D+13.621(R2=0.612,P0.05)。结果表明,中国水蛇适宜生长水温范围17.81~31℃,最适生长水温范围26~30℃,能耐水温上限31~33.88℃,能耐水温下限7.80~10℃。该研究为今后中国水蛇规模化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丝素在NMMO·H2O中的溶解及溶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丝素在N-甲基吗啉-N-氧化物一水合物(NMMO.H2O)中的溶解行为,结果发现:天然蚕丝纤维脱胶后得到的丝纤维可以直接溶解在NMMO.H2O中,但是很难得到高于10%浓度的溶液,因而无法用于纺丝.而由再生丝素水溶液制得的再生丝素膜则易于溶解在NMMO.H2O中,并可以得到浓度高达25%的再生丝素/NMMO.H2O溶液,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对再生丝素/NMMO.H2O的流变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浓度的硫溶液中, 通过化学浸渍方法将单质硫负载到活性炭纤维(ACF)表面, 得到活性炭纤维负载硫(ACF/S)材料。在不同气氛下(HCl, SO2, HCl+SO2)的垃圾焚烧模拟烟气中, 以ACF/S对烟气铅进行吸收实验,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研究其对铅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 ACF/S中的单质硫大多富集在ACF表面, 对ACF比表面积影响不大, 但明显提高了ACF对铅的去除效果。此外, 在不同的烟气氛围(HCl, SO2, HCl+SO2)中, ACF/S均对烟气铅均有较好的捕集效果, 对颗粒铅捕集率均达到65%以上, 对气态铅均达到80%以上。因此, 利用硫改性活性炭纤维提高焚烧烟气中的铅的捕集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北五味子对果蝇繁殖力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重量的北五味子干燥果肉粗粉进行果蝇培养,在一定时间内统计完成羽化的F1、F2果蝇的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北五味子的3个处理F1羽化成虫数量显著增多(P<0.05),其中,添加1%北五味子干燥果肉粗粉的处理果蝇数量较对照增加了45.75%.这表明北五味子能够显著地增强果蝇的繁殖力.本研究为果蝇的高效培养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谐振线圈结构是影响电能传输效率的关键因素.针对锥形谐振线圈结构,基于电路理论,推导了电能传输效率与电路参数的关系表达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研究了锥形谐振线圈与螺旋谐振线圈的电能传输效率.结果表明,轴向间距在一定范围内,锥形谐振线圈电能传输效率更高;进一步研究了锥形谐振线圈结构参数与电能传输效率的关系,提出谐振线圈结构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证明,与螺旋谐振线圈比较,锥形谐振线圈的电能传输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发展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是有效解决草畜矛盾的途径之一。以羊草、披碱草、冰草、紫花苜蓿为实验材料,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克氏针茅草原区开展人工草地实验。结果表明:建植当年,四种牧草都有较好的出苗率。建植第二年,羊草、披碱草和冰草的株丛数之间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紫花苜蓿的株丛数;羊草和冰草的返青率高于30%,显著大于披碱草的返青率,紫花苜蓿的返青率最低,低于2%,显著小于披碱草的返青率;羊草、披碱草和冰草三种禾草之间的叶氮和叶绿素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紫花苜蓿叶片氮和叶绿素含量高于三种禾草;羊草、披碱草和冰草的植株高度为30~40 cm,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的植株高度最低,为21.6 cm,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禾草的植株高度;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三种禾草。受该区域冬季寒冷和生长季干旱的气候限制,需要综合评价确立该区域建植人工草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