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21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随访6个月,20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鼻腔造瘘口通畅,1例阻塞。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法,而且具有损伤小、方法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21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 随访6个月,20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鼻腔造瘘口通畅,1例阻塞.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法,而且具有损伤小、方法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利用内镜探索经鼻进路完成鼻眼区域的部分手术,使得一些眼科手术向微创、简单、并发症少且外型美观的方向发展,鼻内镜手术为该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术途径。我院在鼻内镜下行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16眼,并不断改进术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KTP激光鼻泪管内重建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李康英1)张翼飞2)谢光辉1)黄霈1)张君娴2)(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激光医学科;2)眼科510630,广州)关键词:KTP激光;鼻泪管内重建术;慢性泪囊炎中图分类号:R657.1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鼻...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联合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2019年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60只眼)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联合泪道引流管植入术治疗(30例),对照组行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30例)。分析对比两组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综合有效率(83.33%)稍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联合泪道引流管植入术及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10-01-01至2013-7-31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以下简称该科)接受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逆行置管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2例,术后复发2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系统总结术后复发原因,以便之后改进。结果:32例(35眼)病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放置管时间均3个月至半年。本组病例治愈32眼,占91.4%;好转1眼,占2.9%;无效1例(2眼),占5.7%。结论: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逆行置管术,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术后复发病例应针对复发原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开放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鼻内镜下鼻腔内鼻泪囊开放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14例患者随访半年,全部治愈.结论:对于因鼻泪管阻塞导致的溢泪患者,可考虑在鼻内镜下行鼻腔内泪囊开放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对4个月以内的患儿先行挤压按摩泪囊法治疗1个月,4个月以上者则1~2周,经以上治疗无效者行泪道冲洗,若泪道冲洗不通畅则行泪道探通。结果行挤压按摩泪囊法治愈20例(21.80%),行泪道冲洗治愈22例(24.55%),最后行泪道探通治愈56例(53.65%)。结论新生儿泪囊炎的3种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点,其治疗措施应采取按序三步法的循序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 对4个月以内的患儿先行挤压按摩泪囊法治疗1个月,4个月以上者则1~2周,经以上治疗无效者行泪道冲洗,若泪道冲洗不通畅则行泪道探通.结果 行挤压按摩泪囊法治愈20例(21.80%),行泪道冲洗治愈22例(24.55%),最后行泪道探通治愈56例(53.65%).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的3种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点,其治疗措施应采取按序三步法的循序原则.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鼻内镜下使用微波等微创技术进行泪囊鼻腔造口术,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