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经济关系是构成一定的道德观念的客观基础。道德的根源既不在于神的启示或超验的绝对精神,也不在于人性、人的本质,而在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是无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道德现象的根本方法。但是,近几年来,在伦理学研究中,有的同志提出人性是道德的根源、基础或土壤,人性是评判各种道德的标准等论题,认为只有用人性理论分析道德现象才能解答道德问题之谜。笔者认为这种观点重复了历史上人性道德观的错误,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一、孟子时代的人性心理学思想首先有必要对孟子时代的人性学说作一初步的介绍以与孟子人性心理学进行比较。儒家文化主要是一种德性文化,德性文化与知性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用伦理善恶标准来衡量一切,这一点在孟子时代的人性论思想中也有充分的表现。据《孟子》和王充《论衡》载,该时代的人性观主要有四派:第一派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说,载于《孟子·告子》篇。告子提出“生之谓性”命题。他的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就是人的自然生命特质。这种特质,告子认为包括了至少两类:一是“食色”,指人的饮食男女等生理要求;二是“仁”,指一种社会交…  相似文献   

3.
人性论是儒家心性之学的中心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理论的形而上依据和理论基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说,是宋明理学心性论的重要思想来源,直接影响传统知识阶层的道德实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从人性论的角度审视传统儒家的德育理念,道德教育之必要;由于人性中的欲性,道德教育之可能;由于人性中的知性和仁性,道德教育之根本途径,在于"为仁由己",这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孔子到孟子、荀子,以至于以后的儒家学说,基本上都是这一人性内涵的演绎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孟子的"浩然之气"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源于孟子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及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的独特个性,它以儒家道义为内容,以道德情感为动力.同时,它也是孟子物质生命活力和精神心理活力的表现,这灌注于<孟子>,就形成了孟文磅礴雄浑的气势.这种以气势和道德情感胜的散文风格,对后世散文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成人思想是既古老又崭新的一个课题,先秦儒家学者孟子对成人思想作了很好地探讨。他提出了人禽相异之说,架构了成人"仁义礼智"的道德体系,主张"求放心"、养浩然正气的修养功夫,其成人的理想人格是具有大义凛然、果敢英勇、不与世俗妥协的刚毅品格的"大丈夫"。  相似文献   

6.
孟子修身思想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从先天善端出发不断推扩,他立论的重点在于后天修养。孟子反复倡导人们要在主观上自凭"心"力,反身内求,提出了一系列影响至今的修身命题。要求人们不断提高境界,实现仁义满身,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相似文献   

7.
就天人关系而言,孟子主张以"诚"为纽带实现"天人合一";就人与万物关系而论,孟子提出"仁民爱物"之说,肯定自然万物的内在价值;就生态保护策略而论,孟子主张"寡欲""养气""不违农时",要求人们克服贪欲,注重对本心的修养。此外,孟子主张"万物皆备于我",要求人们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域,形成平等对待自然万物的宇宙意识。总之,孟子主张在尊重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8.
杨江涛 《中州大学学报》2005,22(2):43-45,71
孟子是从人生的道德境界上来讲美学的,因此讲孟子美学就必须从道德处着眼.从道德处着眼于孟子美学,也就是从人生存在论意义上谈人生境界的圆满问题.孟子美学的精神在于:道德的直觉显出了觉悟圆满的人生境界.研究孟子美学不能只以启蒙美学之眼,它需要视角的转变,这对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也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柏子》作为沈从文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充分地体现了他笔下湘西下层人民的“生命形式”。本文试图对其下层人民进行关照,来探讨一种没有道德枷锁的人性哲学。这种人性哲学以“人性”统摄一切,“人性”被视为最高的准则。《柏子》中具有特异“生命形式”的个体在卸下传统道德枷锁后,活得本真而有人性,成为一群自由自在的精灵。在当今社会,它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建构理想的“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孟子的"养心论"与其"性善论"息息相关,"心"与"性"是二为一的关系。从整体来看,孟子认为至善之"心"丢失的原因有两点:一为耳目食色之欲的诱惑;一为个人道德自觉的缺乏。孟子对"性"有独特的认识,他的"养心论"关注的重心仍然放在了反求本心。注重人的道德自觉,达到"尽心知性"的境界,这是孟子"养心论"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1.
韩愈对孟子的推崇是明显的,除了著名的“道统论”以外,韩愈还对孟子的“禽兽”、“仁义”、“道德”进行了重要的证明和展开,它对于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孟子思想是十分有帮助的。孟子通过“禽兽说”指出了人必须具有道德意识,而其道德的实际内容却是家庭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2.
孟子所讲的“性善“之“性“,不仅仅只停留在生物学意义上,而且具有逻辑和道德的深远意义.孟子的“性善论“虽然认为人之生而固有四种善良的心,并承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作用,但强调的仍然是主观思想意识对人性的决定作用.所以孟子“性善论“构建了一个自律的伦理学体系,性善的实现是人后天自我修养的完善.孟子从“源头上“说“性“,展示善良的人性原型,主要阐述人的理性、自满性、理想性,检讨修己的可能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反思当代中国人性之善恶与人性之沉沦的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戴震对气、欲、才三个关键词进行梳理之后,试图重构孟子的性善论。它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准备阶段,东原以孟子为集中意识,指出程朱论气、欲、才违背了《孟子》文本,从而对当时奉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程朱心性论进行了批判;后是建立阶段,东原以孟子为支援意识,完成了自己以情感哲学替换理性哲学的性善论建构。在第一个阶段上,戴震以孟子为集中意识,亦即合法化认同孟子,显示了他与孟子之间的亲近感,奠定了《孟子字义疏证》"准孟"的思想基调;而在第二个阶段上,戴震与孟子之间的亲近感越来越被距离感所取代,逐渐从对孟子的合法化认同走向自身的创造性转换,并成为具有"准孟"品格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4.
传统观点认为孟子人性观是先验人性观。这种人性观点混淆了问题的发生学意义和本质意义。从胡塞尔现象学的超越论观点来看,孟子人性观既不是先验人性观,也没有孤立于经验领域而和现实世界绝对对立,而是一种超越实在领域的、关于现实的人的超越人性观。  相似文献   

15.
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并不是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道德体制都很完备的善良的人,而是说在其本性里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这表现为"四端",但是后天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产生行恶的行为,这些都是"不能尽其才"的结果,所以孟子更加注重后天对人的培养,要在后天逐步修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否则"人则无几于禽兽"。孟子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在其性善说思想的基础之上又衍生出他王道的仁政思想。  相似文献   

16.
赵岐对章句学的突破及其对"以意逆志"说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岐的<孟子章句>打破了两汉儒者繁琐、支离的注经模式,为当时的学界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学风.赵岐在章句学领域的突破得益于他对孟子的"以意逆志"法的运用."以意逆志"是孟子借已意揣摩作者思想意图的解<诗>方法,"以意逆志"说的成立依据在于孟子的"本心"说.赵岐将经验意义上的"人情"视为"以意逆志"的基础,结果误读了此说.虽然如此,赵岐还是成功地按照他所理解的"以意逆志"法解读了<孟子>一书,并由此而改写了经学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7.
被孟子誉为"圣之和者"的柳下惠受到后世儒家的大力推崇,"坐怀不乱"故事的广为流传,更是将他塑造成一位道德完人。然仔细分析典籍记载,从孔孟对其的赞许,到《毛传》的传说故事,再至《孔子家语》中的基本定型,佛教典籍内的短暂征引,最后至明清小说中"坐怀不乱"成为一个成语典故,故事乃是由后世逐步演绎而出,而并非历史事实。其出现的原因,一在于后世对儒家典籍的误读,二在于儒家自身理论建构的内部需要,三在于汉代儒家传经解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被孟子誉为"圣之和者"的柳下惠受到后世儒家的大力推崇,"坐怀不乱"故事的广为流传,更是将他塑造成一位道德完人。然仔细分析典籍记载,从孔孟对其的赞许,到《毛传》的传说故事,再至《孔子家语》中的基本定型,佛教典籍内的短暂征引,最后至明清小说中"坐怀不乱"成为一个成语典故,故事乃是由后世逐步演绎而出,而并非历史事实。其出现的原因,一在于后世对儒家典籍的误读,二在于儒家自身理论建构的内部需要,三在于汉代儒家传经解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孟子对教育的认识较其前人更加系统化。他明确指出了教育具有光大德性、范导人伦和保民强国的作用,其中以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内向性教育思想,重视教育者自身的道德成就,重视对被教育者启发引导,旨在通过道德理念和道德实践的结合启迪唤醒人心中固有的善性,并使之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牟宗三认为,宋、明理学家所讲的"性理之学"即来自先秦儒家的"成德之教",而他言"象山学是孟子学",全在于象山从生命智慧上"无分解"地继承了孟子的学说,并且牟宗三认为,象山之所以"无分解"是因为孟子"已分解"。孟子所分解者为"成德之教",是通过"道德自律"来分解的。陆九渊继承了孟子的"成德之教"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