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概览     
正"特普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7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会晤,这是特朗普就任总统后与普京首次正式会晤。会晤前不久,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表示,美俄关系恶化要归咎于美国的"愚蠢和糊涂"。在会晤结束后的联合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美俄关系处于最坏时期,但"大约4小时前发生转变"。在涉及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方面,普京表示他"希望"特朗普当选,但俄方干预美方选举的说法"纯属胡言"。特朗普则表示,他找不到俄罗斯干预当年美国总统选举  相似文献   

2.
正结构性矛盾积重难返张弘:展望未来的俄美乃至俄与西方关系,非常不乐观。主要可从以下角度加以观察。首先是乌克兰危机的走势。这场危机改变了俄与西方关系的基本态势,也改变了欧安政策,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仍会严重牵制俄与西方关系的改善步伐。克里米亚问题几乎已成死结,欧盟和美国的立场非常明确,如不"归还"克里米亚,它们对俄不可能重建信任。乌克兰危机对于中东欧国家刺激很大,它们也会限制欧盟  相似文献   

3.
正早在2018年3月俄罗斯总统大选前,俄国内精英展望普京第四个总统任期的俄美关系时就认为,俄外交在新的政治周期内会努力管控与西方的矛盾,把俄美关系稳定在一种"可控的对立"状态,因为对于任何国家而言,为国内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都是重要原则,赫尔辛基会晤实际上已经开始践行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4.
"重启"美俄关系是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奥巴马上台后,频频向俄罗斯伸出"橄榄枝",并加强了与俄罗斯高层间的互动。2009年2月8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表示,美国不认为美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现在是"重启"美俄关系的时候了。3月8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日内瓦会晤时,两人共同按下象征"重启"美俄关系的红色按钮,并强调"这不但是一个改善双边关系的开端,也是美俄在世界重要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的开端"。在4月召开的20国集团金融峰会上,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了首次会晤,决定出台新条约,以取代2009年年底到期的美俄第一阶段《消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2009年7月6日至8日,奥巴马首次正式出访俄罗斯,美俄关系出现全面"回暖"态势。本期话题:如何看待重新"启动"的美俄关系?美国是否要与俄罗斯建立一种完全新型的关系?继续关注本刊记者与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陶文钊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外刊概要     
<正>1另一个美洲【俄】《权力》2014年7月21日近期,西方所有举动都表明,由于在乌克兰危机中的作用,俄罗斯被国际社会孤立。金砖峰会的召开非常及时。普京在峰会中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积极展开了拉美外交。政府消息人士认为,俄在拉美的活跃并非由于美欧制裁,拉美国家一直是俄罗斯的重要伙伴。当然,在西方投资者对俄市场日益失去信心的背景下,俄罗斯比以往更需要经济关系多样化,也就更加关注拉美。大部分拉美国家对俄立场表现出"善意的中立"。不过,拒绝冷战思维,反对世界单极化是拉美国家一贯主张,而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考虑,支持俄罗斯并非出于对其完全的认可。2013  相似文献   

6.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0,(22):78-79
斯诺登决定申请美俄双重国籍据俄罗斯卫星网11月2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决定提交美俄双重国籍申请。斯诺登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写道:"在经历了多年与父母的离别之后,我与妻子不想再与儿子分开。因此在疫情和边境遭封锁期间,我们正提交美俄双重国籍的申请。"  相似文献   

7.
时事概览     
<正>俄罗斯对美国采取外交限制措施俄罗斯外交部7月28日宣布,鉴于美国国会以"极度挑衅"的法案拟对俄加强制裁,俄方决定采取回应措施,要求美方裁减驻俄外交人员数量,并自8月1日起禁止美使馆使用其位于莫斯科的多处房产。7月30日,俄总统普京在接受俄电视台专访时表示,美驻俄外交机构工作人员应裁减755人,以使俄、美在对方国的外交机构人数对等。美国媒体分析,俄此举是对美国政府2016年底驱逐俄外交人员的回击。2016年12月,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后,俄美关系迅速升温,尤其是反恐合作格外引人注目。两年多来,俄美关系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曲折性。俄美在国际战略目标、具体的国家利益、反恐的态度和政策、国民的心态等方面较大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关系很难向纵深发展。合作与争斗共存、妥协与相持同在、缓和与紧张交替,仍将是俄美关系较长时期内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正中东各国正是因为看到了美俄实际投入的差距,才会在发展与俄罗斯关系时,眼睛多半盯着美国,将对俄走近当做向美撒娇或者对美讨价还价的手段。2014年8月,美国率先在伊拉克开始空袭"伊斯兰国"目标,两年过后,美国尽管坐拥绝对军事优势,获得伊拉克政府配合和西方盟友支持,却只在地面战场上取得了有限胜利:收复的费卢杰等地成为废墟,解放摩苏尔的"最后一战"则一再推迟。相比之下,俄罗斯在伊拉克却显得轻松许多,今年8月俄战机在使用伊朗哈马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7月7日在德国汉堡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实现了特朗普上台后美俄领导人首次会面。然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会面似乎并没能调和美俄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两国领导人首次会晤之后,美媒再爆"通俄门"新料,特朗普长子卷入其中;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乌克兰做出关于对俄制裁的强硬表态;美国主导的两大北约联合军演在黑海海域拉开帷幕,针对俄罗斯的意味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1.
正"重启"对俄关系遭遇"宕机"樊吉社: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任期虽然尚未结束,但人们基本上已能把他的"外交遗产"梳理出来了。在美俄关系方面,未来半年多的变数很小,这一关系不大可能在奥巴马离任之前发生新的重要变化。过去七年多的奥巴马政府对俄外交跌宕起伏,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正>土耳其10月9日在叙利亚北部发起"和平之泉"军事行动已过去一月有余。这场战役土耳其虽蓄谋已久,但仍"惊起一滩鸥鹭",引发美俄两强加速调整战略,刺激地区一连串连锁反应,让本已接近尾声的叙利亚乱局再度升温甚至接近沸腾。美土俄三方乱斗众所周知,叙利亚战场态势取决于外部势力之间的博弈,其中美俄之间的斗法是最重要且最有影响力的要素,但当土耳其悍然在叙北动武后,美土俄的博弈可谓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3.
正孙子有云:"兵者,诡道也!"虽说外交之道与兵道差相仿佛,但最近一段时间美俄关系的诡异程度,还是让外界像雾里看花一样,看得到却看不透。7月1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访俄,与俄总统普京表现出难得的"热乎劲"——当天晚上,两人就夜谈三个小时,谈话内容也是若明若暗,媒体猜测得最多的是"反恐军事合作",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对此予以否认。这种"热乎劲"好像跟当前美俄关系的"背景色"不太搭调,克  相似文献   

14.
正1月16日?18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问美国并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两国元首签署了价值25亿美元的采购合同和军事合作协议,并就地区安全、朝核问题等达成共识。哈美互动各取所需,俄美博弈日趋加剧,但是短期内中亚地区"俄攻美守"的态势不会改变。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访美成果丰硕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此次访美,是自2006年以来哈总统对美国的首次  相似文献   

15.
正特朗普团队被曝在大选期间就与俄罗斯暗通款曲,事件曝光并发酵后迅速演化为所谓"通俄门",一度成为美国国内政治的焦点,而特朗普上台后试图改善美俄关系甚至联俄抑华的想法也深受这一事件的牵制,其执政半年多来美俄关系非但没有改善,反而一路坏了下去,近期更是变本加  相似文献   

16.
贾眷阳 《世界知识》2014,(14):42-44
<正>5月13日,据德国媒体报道,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当天在莫斯科正式宣布俄罗斯在太空领域的对美反制裁措施,涉及国际空间站运行、火箭发动机供给、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俄基站运行等多个领域。对此,有舆论称,美俄正在走向"太空冷战"。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1月下旬,全球聚焦委内瑞拉政局。1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讨论委内瑞拉局势。一直以来,有关委内瑞拉的诸多消息总能引发世人高度关注。2018年12月10日,俄罗斯几架军机从俄行驶一万多公里飞抵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引发美国高层强烈不满和批评。加上近年来美俄各自在拉美紧锣密鼓地进行军事布局,人们对委再次成为美俄全球竞争"前沿阵地"的担忧上升。  相似文献   

18.
3月22日,美国下令驱逐51名俄罗斯外交官,其中4名俄外交官必须于10日内离境,其余46人则必须于7月1日前离境。俄罗斯不甘示弱,次日迅速作出了驱逐美驻俄外交官的决定。美俄间谍案向来是美俄关系的晴雨表,反映双边关系的阴晴冷暖。布什上台不久,美俄即发生互逐间谍事件,似乎表明美俄关系今后的发展不会很顺畅。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华达州参加完一个为共和党中期选举举行的造势活动后,以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为名,宣布将退出这一条约,此举立刻引发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中导条约》是美俄之间和国际军控领域最重要的协定之一,在维护冷战后美俄战略稳定、防止核军备竞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美国真的退出该条约,将对美俄关系、国际安全和核军控产生重大影响。冷战时期签署、唯一仍然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正>特朗普政府改善对俄关系不得不顾忌四方面因素贾春阳:回顾冷战后的历史,可以看到从克林顿到奥巴马,美国连续三任总统在上任之初都曾致力于缓和美俄关系,然而无一例外地,任期即将结束时,美俄关系都陷入低谷。美国领导的北约也一度走出"传统防区",先后介入科索沃、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