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60Co-γ射线对牡丹、芍药种子辐射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牡丹品种‘凤丹白'、芍药品种‘粉玉奴'的种子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分5个辐射剂量10 Gy、20 Gy、30 Gy、40 Gy和50 Gy对其作辐照处理,土壤播种后统计种子出苗率.结果表明:γ射线对牡丹种子和芍药种子出苗率的半致死辐射剂量(LD50)分别为4.97 Gy和22.93 Gy,这对牡丹和芍药种子辐射育种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枸杞菜营养保健馒头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加主食馒头的营养保健功能,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将功能性食品配料枸杞菜添加于馒头中制成营养保健馒头。通过测定比容、硬度,结合感观鉴评,确定枸杞菜馒头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混合粉中枸杞菜粉的最佳添加细度为0.180mm,最佳添加量的质量分数为0.020,每100g混合粉加水量为53g。枸杞菜的添加,既能增加馒头的感观品质,又能增加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秦皇岛地区菜用甘薯最佳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配置方案,以台农71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氮肥施用量设5个水平(0,120,180,240,300 kg/hm2),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12.50万,16.67万,25.00万株/hm2),研究不同处理对菜用甘薯农艺性状、茎尖产量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显著影响菜用甘薯的品质和产量。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随氮肥施用量增加一直增加,其最高值出现在最高氮肥用量处理,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最高值出现在240 kg/hm2处理,其他指标最高值出现在18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值出现在240 kg/hm2处理。种植密度对菜用甘薯茎尖农艺性状、茎尖产量和品质均具有显著影响:茎尖粗和叶宽随种植密度增加而下降;产量、节间长、叶柄长和叶长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花青素的质量分数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黄酮和总酚的质量分数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茎尖产量、农艺性状与品质指标,秦皇岛地区菜用甘薯合理氮...  相似文献   

4.
采用60Co-γ射线5种不同剂量(0Gy、110Gy、120Gy、130Gy、140Gy)对西昌大白蚕豆干种子进行照射,研究蚕豆M1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辐射对蚕豆M1的生育进程有延后作用,并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延长,变异度也逐渐增大。60Co-γ射线对蚕豆M1的光合生理也有明显的影响,叶绿素含量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始花期测得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各有不同,110Gy处理的最高峰出现在中午12时;120Gy处理、130Gy处理和对照的光合速率变化规律相同,最高峰出现在下午14时;140Gy处理的光合速率的变化出现双高峰,分别出现在上午8时和下午14时。就M1植株存活率看,60Co-γ照射蚕豆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大约为130Gy。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实验红鲫对137 Cs 辐射的氧化应激响应和氧化应激生物标记物。方法实验红鲫分别以0 Gy、1. 94 Gy、3. 88 Gy、7. 76 Gy、15. 53 Gy137Cs 辐照,分别于24 h,48 h,72 h,96 h 取出肝脏、性腺,按试剂盒方法检测SOD、GSH-PX 活性,于7 d 和14 d 取出肝脏、肾脏、心脏、脑,按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HSP70 含量。结果1. 94 Gy至15. 53 Gy137Cs 辐照能引起实验红鲫氧化应激,SOD、GSH-PX 活性和HSP70 含量发生改变。1. 94 Gy137Cs 辐照诱导实验红鲫肝脏SOD 活性升高, 3. 88 Gy、7. 76 Gy、15. 53 Gy137Cs 辐照诱导实验红鲫肝脏SOD 活性下降,且随辐射剂量升高,其SOD 活性逐渐降低。1. 94 Gy 以上137Cs 辐照诱导实验红鲫性腺SOD 活性下降,并随辐射剂量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各辐照处理组实验红鲫肝脏和性腺的GSH-PX 活性变化不大,表现出随辐射剂量升高则活性降低的变化趋势。137Cs 辐照处理后7 d 和14 d,各辐照处理组实验红鲫肝脏、肾脏、心脏和脑的HSP70 表达量均比对照组的高,且随着137Cs 辐照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均存在着一定的“剂量- 时间-效应”关系。结论实验红鲫性腺对137Cs 辐射的氧化应激响应较敏感,性腺SOD 和肝脏或肾脏的HSP70 可作为氧化应激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择3个苦荞品种川荞1号、KP9920、榆6-21为辐射诱变材料,通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诱发产生突变体,从苦荞突变体的M2代籽粒中选出高黄酮含量的突变体27个,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表明辐照处理产生的突变体黄酮、可溶性蛋白、总氮、Zn和M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M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变化不明显,以此来筛选出综合品质最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在适宜的照射时期内,40Gy以上的剂量即可有效地抑制大蒜发芽叶和芽内真叶的生长.统计分析表明,40、70、100、150、200、400、600Gy各剂量间抑制发芽的效果无显著差异;随着贮藏期的延长,400、600Gy处理减少重量损失的效果比低剂量更为明显:贮藏至年底,选用40Gy的剂量为宜,如贮藏至翌年,则用400或600Gy的较高剂量更好;γ射线对"狄特"和"迎春"两个不同类型的大蒜品种的抑芽效果差异不大,但"迎春"大蒜的贮藏效果优于"狄特"大蒜.  相似文献   

8.
菜用大豆新品种选育及品质性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菜用大豆品种选育以及品质性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菜用大豆育种和品质性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辐照剂量对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对比不同γ-辐射剂量下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材料流变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复数黏度[η*]在辐照剂量30 k Gy时,低频区域出现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并且低频的[η*]高于未辐照样品;储能模量G′在辐照剂量30 k Gy时,低频区域G′最大;低频区域损耗角正切tan δ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减小,体系弹性增加,呈现类液态向类固态属性转变;通过相角δ-复数模量[G*]、Han′s、Cole-Cole、[η*]-[G*]这4种模型证明了材料由类液态向类固态转变;时间扫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G′降低;温度扫描未辐照和30 k Gy辐照样品的G′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而50和70 k Gy辐照样品的G′随着温度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剂量γ-辐射对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材料流变性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设施温室条件下,水培盆栽3 种叶色生菜,探究UV-B、UV-A 辐射对不同叶色生菜光谱吸收特性、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UV 处理及对照下的3 种叶色生菜光合色素吸光曲线基本一致,330~500 nm 和640~690 nm 两个光谱区为峰值区域,吸光度较大且变化剧烈,在500~640 nm 和690~800 nm 两个光谱区吸光度很小且变化幅度小。绿叶生菜在不同UV 辐射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红叶生菜在UV 照射下叶绿素a 和总光合色素含量显著提高,但紫叶生菜仅在UV-B 照射下比对照显著增加。绿叶生菜经UV 辐射处理后,地上部分鲜重显著降低,紫叶生菜相反。红叶生菜地上部分鲜重在不同UV 辐射处理下无显著差异。3 种生菜地上部分干重随UV 辐射处理变化规律相似,经UV 辐射处理后,地上部干重均显著降低。UV 辐射处理显著降低了绿叶生菜总酚含量,但对紫叶生菜无显著影响,红叶生菜仅在UV-B 处理下总酚含量显著提高。绿叶生菜在UV 辐射处理下,类黄酮含量比对照显著降低,而红叶生菜和紫叶生菜无显著差异。经UV 辐射处理的绿叶生菜花青素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红叶生菜和紫叶生菜则在UV-B 辐射处理下有显著提高。UV 辐射处理显著提高了绿叶生菜可溶性糖含量,紫叶生菜仅在UV-A照射下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而红叶生菜经UV 辐射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按国家标准(GB8703-88)评价方法,采用监测仪器对重庆市高新区环境放射性水平γ辐射剂量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重庆市高新区原野γ辐射剂量率均值为6.3×10-8Gy/h;道路γ辐射剂量率均值为5.3×10-8Gy/h;建筑物室内γ辐射剂量率均值为8.6×10-8Gy/h.道路和建筑物γ辐射剂量率的高低和材料有关.结果表明高新区内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727 7 mSv,低于国家对公众个人的剂量值1 mSv的标准,仅为限制剂量当量值的72.8%,属于较低水平.高新区内自然环境状况下的放射性对人群健康基本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分析了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中钨靶受质子照射一段时间后在水体中产生的辐射剂量分布和辐射剂量随存放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钨靶的散裂产物中长寿命放射性核素较少;辐射主要分布在沿靶半径方向的10~30 cm和距靶两底面的15 cm范围内;靶中的辐射剂量率10年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Co60-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黑稻M1代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稻(Y4)经Co60-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M1代性状初步研究表明,生物性状比对照弱,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生物损伤。而半致死剂量,半损伤剂量,临界剂量和处理表现优良等综合考虑,以300GY出现的频率最高。千粒重,株高,穗长等表现优良的可以标定M2代单独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蓝畴金鱼(Carassius auratus domestic)鱼苗,研究辐照对其外周血红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60Coγ射线可显著诱导蓝畴金鱼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发生.在一定范围内(1~4 Gy剂量),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强,微核细胞率呈现相应提高;核异常细胞率与辐射剂量也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强,核异常细胞率显著提高.此外,微核细胞率出现高峰的辐射剂量小于核异常细胞率出现高峰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试验用不同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马铃薯品种L-55、T-66的休眠块茎进行辐射诱变,以期选育出优异的种质资源或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辐射剂量对同一马铃薯品种M2代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产生的变异程度不同;同一辐射剂量对不同马铃薯品种M2代群体主要农艺性状所产生的变异程度不同。^60Co-γ射线诱变在改良一些性状(早熟、抗病性、高产、叶绿素含量)上比较有效。马铃薯的大多数突变都是隐性突变,对马铃薯进行辐射诱变育种难度较大。^60Co-γ射线诱变马铃薯的适宜照射剂量为10~15GY,从M2后代群体中评价出41个优株系供进一步鉴定,^60Co-γ射线诱变马铃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16.
几种常用的冷季型草坪草匍匐翦股颖、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等共10个品种,用^60Coγ射线照射干种子,测定出苗率,通过对辐射剂量与出苗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出苗率与剂量之间呈负相关,出苗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并计算出各品种的半致死剂量,由此划分草坪草品种的辐射敏感性,其中敏感型品种有1个,迟钝型有2个,中间型有7个。  相似文献   

17.
60Coγ射线辐射对大豆蛋白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0Coγ射线辐射加工技术进行大豆蛋白辐射灭菌研究,研究了辐射剂量对大豆蛋白卫生学质量、理化指标、功能性和感官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产品经适宜的辐射灭菌剂量处理后,产品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各项理化指标、良好的功能性和感官的同时,而且卫生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各项指标均符合企业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采用60Co-γ射线400Gy、500Gy、600Gy对九江苦荞等4个苦荞麦品种籽粒进行辐射处理,考查M1代株高、茎粗、一级分枝数、主茎节数、饱粒数和单株粒重6个性状,并就不同品种材料M1代性状的表现和不同辐射剂量对苦荞麦M1代性状的影响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M1代性状差异不明显,但随着诱变剂量增加,性状表现受到的影响程度加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对金花葵(Abelmoschus manihot)幼苗进行剂量为0、30和50Gy的电子束辐照,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对金花葵的成活率有影响,在实验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成活率降低;经辐射处理的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有明显的矮化现象,且50Gy处理的植株明显矮于30Gy处理的;一定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金花葵的开花、结实、种子的成熟等生殖生长均有影响,当剂量为50Gy时则未能结实.同时,筛选出了8个适用于金花葵的随机引物,分别为S10、S101、S168、S198、S217、S223、S248及S249.经RAPD分析显示,30和50Gy辐照的植株与对照组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284 0和0.376 6,30Gy辐照处理的植株所结种子与对照组所结种子的遗传距离为0.103 4.  相似文献   

20.
用GC/MS分析了原料亚油酸的含量,并对加入相应质量分数水的亚油酸分别进行了不同剂量的60Coγ辐射,每隔两天测定其过氧化值.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剂量、水含量和放置时间对亚油酸的过氧化值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