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和新闻的本质特点可以认定:只有事实,才是新闻报道的唯一来源。该文进一步指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要经过新闻定义、新闻法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等多层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刘项清 《科技信息》2012,(28):209-209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图片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就要遵循新闻的规律,就要尊重事实。所以图片的根本所在就是事实。事实之于新闻图片是一个前提的问题,没有事实则就没有新闻图片,事实决定新闻图片。当然,事实又不等于新闻图片,没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是不会称其  相似文献   

3.
曹明伦 《科技信息》2009,(28):I0163-I0164
近年来新闻策划意识越来越被重视,其对城市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做透、做活、做深无疑能起到相当重要的类似“催化剂”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看.新闻策划就是把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某个元素和现实中其他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元素联接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更有效的传播结构的创造性的智力劳动。这种智力劳动,是基于已知的新闻素材与新闻事实,再去探究和拓展与此新闻有内在关联和外在关涉的新闻发展脉络与领域,使整个新闻报道丰满、深刻且更具时效性。但如果在策划时以人为设计制造的现象掩盖或歪曲了事物本来面目和固有的本质现象,那就违背了新闻策划的合理性,进而导致新闻本质的失实。因此,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时,最根本的是不能“作秀”,必须尊重新闻事实本身,遵循新闻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
何锌 《科技信息》2007,(33):8-8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我们对新闻和事实的关系和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这两个观点阐述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通过事实来报道新闻,更可以从新闻报道的内容中来折射出过去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事实。而在这个折射的过程笔者认为可以充分的证明——事实转化新闻,新闻再现事实。同样新闻再现事实事实也为新闻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根基。  相似文献   

5.
女性从事新闻实践,不论是报道视角,还是报道风格,都与男性有较大不同,也显示出女性的独特优势。探析这些优势,有利于拓宽新闻报道的视野,有利于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并以此达到使男女新闻从业者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剧烈,新闻报道前期重要工作之一的新闻采访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媒体的竞争力,故记者对于新闻采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新闻概念的范畴确立了新闻必须把事实放在第一位,必须完全是真人真事。但同一新闻事件,不同的新闻修辞,可能会有不同的新闻效果。文学作为新闻修辞学的内容,应该糅合在新闻的写作当中。新闻记者的文学修养在新闻写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在传媒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使经济新闻更好地宣传经济政策,准确反映经济运行过程,预测经济走势,记者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认真区分经济事实与经济新闻事实,紧扣时代脉搏,选好切入点,拓展经济新闻报道领域,实现经济新闻由量的增加到质的提高的转交。  相似文献   

9.
宁良红 《科技信息》2012,(16):156-156
本文试图从新闻报道事实的三种特质入手,从概念、个案中新闻深度报道的难点、热点和冰点来了解深度报道的特质。只有具备难点、热点和冰点特征的事实才可能成为深度报道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灾害新闻报道是指对自然灾害事件和人为灾难事件的报道.灾害新闻报道对于大众及时了解灾情真相、有效地监督政府救援工作、稳定民心、树立政府形象等起着重要作用.灾害新闻报道重要作用的实现有赖于新闻媒体对灾难新闻报道“度”的理性把握.通过对目前我国灾害新闻报道“度”的把握中常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可以得出灾害新闻报道“度”的标准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实事求是地还原新闻价值真相、树立责任意识,科学理性地正确把握舆论导向、选准新闻视角,弘扬人性真善美、懂得取舍,重事实,不煽情.  相似文献   

11.
所谓新闻敏感,即新闻记者的悟性,是新闻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其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意义;及时判断某一事件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及时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善于从纷纭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工作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2.
论新闻真实     
新闻真实既有重要意义,又要面临一些尴尬。新闻真实就是要做到对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尽量准确、全面、辩证地如实描绘。新闻真实受到制约,尤其是来自各方面的控制形成的新闻选择。于是我们相应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穆青新闻思想背景、新闻观念(媒介功能观、舆论观和新闻价值观)和新闻报道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透视穆青新闻传播思想特点:现实体验的文学化转换;政治语境下的媒体预设;超越事实的意义化表述,并以此挖掘其社会主义性质与新闻专业精神的内在矛盾,揭示其新闻观对后世新闻思想发展的引导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从来就不是绝对客观公正的。美国新闻语篇亦如此,其实际的新闻操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文章以语用预设理论为切入点,从信念预设、观点预设和事实预设三个方面剖析了美国新闻语篇字里行间所隐含的主观倾向性,旨在揭示美国主流媒体操控社会舆论的"说客"本质。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常把社会新闻中的负面新闻信息和负面新闻混淆,实际上负面新闻通常是指经过人加工而成的新闻报道.是指“消极的新闻报道”或者是“负面报道”。而负面新闻信息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发生的,不可抗拒的事实。负面新闻信息通过报道者的正确报道方向是可以产生积极影响的,而负面新闻的产生与报道者也有很大关系,从报道者的角度对负面新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避免负面新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人物报道中的美属于新闻美的范畴,在本质上与美学概念里的美是一致的,但又有区别,在人物报道中的崇高美,悲剧美,意境美,必须具有新闻价值,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必须是绝对真实的,是时代正气的宏扬。  相似文献   

1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三贴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体现,也是新闻报道规律的具体要求。本文将从新闻的导向价值、事实价值、受众价值三个方面入手,对部分党报在“三贴近”方面的尝试进行分析,论证“三贴近”与党报应有的新闻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从而试图为党报改革发现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罗应 《开封大学学报》2002,16(4):63-66,70
新闻消息是高校校报新闻报道的主体,导语写作是新闻消息写作的关键,也是校报新闻报道是否精彩有否成功的重要一环,当前校报新闻导语的常见写法有引语法,联想法,因果法,以旧带新法,与读者接近法等。  相似文献   

19.
略论策划性新闻的特点与写作要求黄瑞春近年来,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改革呼声的日益高涨和新闻媒体间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策划工作在新闻报道中越来越为各新闻单位所重视。他们希望借此取得更好的报道效果,更好地吸引受众,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与之相...  相似文献   

20.
英语新闻报道中的模糊限制语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限制语在新闻报道中有其独特语法实现形式,并作为一种评价资源,体现作者对所报道新闻的态度和观点,进而说明了新闻报道客观的相对性。了解新闻报道中模糊限制语所体现的评价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阅读,从语篇中的评价标记中判断出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