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十五”计划提出要坚定不移的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我们要运用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使农业结构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相似文献   

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偏重型的工业结构、初级型的农业结构,以及工农、城乡之间的“双二元”结构,造成了工农业关联度的降低和互动机制的缺失。东北地区具有丰厚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规模优势,但长期得不到工业联动和支持,依托农产品原料的轻加工业落后,传统农业的规模优势弱化,致使农业产业化与社会化的进程缓慢,  相似文献   

3.
《安徽科技》2005,(9):F0004-F0004
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农业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每年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30项,在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直接支持下,安庆市“两系灿杂”及“超级稻”示范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两系灿杂”试验示范每公顷单产超1.05万公斤,“超级稻”试验示范工作受到袁隆平院士充分肯定,也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当前应研究的重要课题。农业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在一定的农村社会结构中进行。阐述了现存的农村社会结构是如何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并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汉台区农业生产发展基础条件,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劣势和方向,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和措施:坚定不移地抓好主导产业,发挥城郊地理资源优势,树立为城市、为“三农”服务的思想,营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优化农业品种结构,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和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石河子垦区农业生产紧紧围绕师市党委提出的“突出主业,强技增管,注重效益”的发展思路,以抓科技和精准农业技术为根本,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三个创新,三个注重”为指导,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生态、安全农业。词优结构,突出棉花为主业,加速发展畜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垦区按照中央的统一布置,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和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务实农业基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施科技兴农、兴场建设,全垦区农林牧渔齐头并进、全方位发展,实现多元化经济结构,特别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促进了垦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8.
赵泽武 《遵义科技》2003,31(4):9-12
赤水是一个集“小城市、大农村”典型二元结构市,没有农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赤水经济的振兴,没有农村的进步,就不可能实现赤水整个经济的繁荣。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粮猪型经济结构突出,尽管畜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稳定发展生猪,大力发展以赤水乌骨鸡为主的家禽及水产业,积极  相似文献   

9.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互养规律,结合本地资源结构,建立一个或多个“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系统。它是农业系统工程结构中的重要系统之一,是搞好“人地粮”和“水土肥”平衡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3种:  相似文献   

10.
一、长三角地区农业的现状分析 沪苏浙一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发展比较快,农业生产结构正逐步调整,外向型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正逐步形成。同时,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特征的日益明显,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日趋加重.传统农业的发展优势逐步丧失.现代农业初见端倪。2001年中国加入WTO,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经过20年改革以后我国农业科技存在的新闻题,进入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经济、农产品国际竞争对农业科技的新需求,百年来国际上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历程、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我国加快建设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分析了农民增收趋缓的原因 ,如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产品产地市场稀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隐性负担过重、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等 ,并提出要认清形势 ,采取有效措施 ,从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搞好农产品销售服务、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等多个方面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生物经济时代特征及其对未来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将在21世纪20年代进入生物经济时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对世界经济将产生深刻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对新的经济时代,农业领域将进一步拓展,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的产业。本文通过对生物经济时代特征和中国农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基于生物经济时代新型农业体系的框架内容与当前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试论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农业发展的3个主要特色。针对该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1)建立名优行新农产品生产基地,抓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2)调整资源开发结构,进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3)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发展与农业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快速准确地确定大型工程占地的质量和数量,合理赔偿当地群众的损失,是每个大型工程动工前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利用航空遥感和图象判读的手段,较好地解决了引黄济青工程中棘洪滩库区占地的分级赔偿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图象的选择方法和判读依据,土地分类分级的实用标准,图象解译和成图过程中的精度控制以及成果验证方法等过程,为征地赔偿以及保证工程按期开工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对于今后此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遥感技术应用于大型工程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南阳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较大。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县域经济在综合实力和不平衡性、产业集聚区建设同质化、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工业化程度较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对策,即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业要培育优势产业、产业集聚区建设要突出主导产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论贵州农业资源环境特征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贵州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贵州农业经济现状与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揭示出贵州农业经济结构与农业资源环境结构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从而影响着贵州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转化效率。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贵州应将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农村经济的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性三者有机地统一。并提出了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经济地域体系中,西亚处于欧亚大陆亚太地区发达经济地带与欧洲发达经济地带之间的“低谷”.本文着重探讨西亚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地域组合结构,揭示出西亚客观存在着三大类型经济及其相应的地域部门结构,并对其特征、存在问题、调整方向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农业生态观点,分析了本区存在的耕地减少、水资源超采、环境污染、土壤瘠薄、能源短缺、农业结构单一等生态问题。提出了保护耕地、科学用水、增加投入、控制污染、确立大农业战略等改善环境,增强农业后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产业内部结构、种植业结构、畜牧业结构、渔业结构等方面入手,介绍了益阳市农业结构的现状,对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益阳农业结构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