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英 《科技信息》2012,(30):379-379
本文分析了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选择的一般原则与方法,指出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表面粗糙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正确合理地选择各项公差,正确地确定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新国际GB/T4249《公差原则》中“最小实体要求”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方法。对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在应用“最小实体要求”时,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补偿问题进行计算分析。从所举例子可看出,零件加工中采用“最小实体要求”是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新国标GB/T 4 2 4 9《公差原则》中“最小实体要求”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方法。对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在应用“最小实体要求”时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相互补偿问题进行计算分析。从所举例子可看出 ,零件加工中采用“最小实体要求”是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不同的公差原则。指出了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着重分析相关原则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公差原则是进行精度设计时处理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关系的指导原则。本文作者着重阐述3个公差原则的区别,分析典型实例,明确说明三种公差原则的应用场合,并指出合理地选用公差原则对提高机械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差原则,特别是其中的相关要求的分析是较为抽象和困难的。本文通过画动态公差带图,形象地分析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之间的补偿关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公差原则在装配精度设计中的应用,为机械设计人员指出了在装配精度设计过程中,除了给出尺寸公差要求外,还应考虑形位公差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国标GB/T16671-1996的基础上,探析了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在最小实体要求下的互相约束关系,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为了正确处理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关系而确立了公差原则,其盅最大实体原则在实际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最大实体原则用于被测要素、基准要素、OM等方面的分析,对最大实体原则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分别对新国家标准<公差原则>和<形状和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与其相应的ISO标准和旧国标进行了对比研究,找出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定量地处理了影响确定与工件加工精度直接有关的夹具制造公差的模糊因素.通过定量分析计算.确定出合理优化的夹具制造公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尺寸公差标注的CAD软件.该软件是对Auto CAD系统的二次开发.扩充了Auto CAD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液压仿形车床在加工轴类零件过程中样轴的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讨论了样轴在设计过程中的轴向、径向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并且指出了样轴的正确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解尺寸链设计计算方面,常沿用“等公差法”或“等公差等级法”,而后依据各组成环功能要求及其结构的工艺性进行适当的调整。有时,这种调整数值可能很大。现在此文介绍一种依据各组成环的功能要求及其结构的工艺性预先假定各组成环的公差等级系数进行计算,然后再进行圆整式的调整,这样才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各部分数据构成关系的基础上,对CAD系统环境下公差与配合标准数据的建库、检索和调用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全面、准确、高效的公关与配合标准数据处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TID软件模块的研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同轴度自动检测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同轴度自动检测系统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使待测零件圆周中采样点达72处。与手工测量相比提高了精度、减少了测量时间,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轴类零件分析了在制订工艺规程时,由于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同,需要进行位置公差换算的重要性,并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如何进行位置公差换算,说明位置公差换算对效益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装配尺寸链反计算通常所采用方法的局限性,以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中有关标准公差的规定为依据,提出了新的解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读对图书馆的需求动机和需求能力的形成特点以及对其起作用的客观因素,并进一步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如何强化读对图书馆的需求动机和需求能力。  相似文献   

20.
软件需求是否彻底与成功,直接关系到软件开发的成败问题.本文主要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开发及需求管理两方面来论述,指出了软件需求开发原则和需求变更的一些对策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