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刘亚丽  康觉鹏 《科技信息》2011,(25):I0323-I0323
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工艺问题有很多方面,我主要是针对沥青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压实和接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及给出其解决办法。1沥青混合料拌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以混合料拌合均匀为准,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准,颗粒沥青混合料均匀程度与搅拌时间相关,拌合时间越长,混合越均匀,但拌合时间也不能太长,这样会使沥青严重  相似文献   

2.
田永涛 《科技信息》2009,(27):251-251
本文从拌合设备、原材料、计量系统的标定等方面介绍了沥青拌合机生产配比的调试,认为,只有符合要求的拌合设备、质量稳定的原材料加上细致的调试.就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掺加Duroflex的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对其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对不同拌合条件下的AC-20C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都随着拌合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拌合时间从3min延长至11min时,基质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减低比率为49%,而SBS改性沥青动稳定度降低比率高达74%,SBS改性沥青掺加3%Duro的动稳定度降低比率为29%;不同拌合时间会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产生较大影响,在同等试验条件下掺加Duroflex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合理的成型方法、最佳拌合温度及路用性能,采用马歇尔法和旋转压实法(SGC)成型试件,并对不同温度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和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旋转压实法更适合于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旋转压实法成型试件的毛体积密度峰值对应的温度即为温拌混合料的最佳拌合温度;在最佳拌合温度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玛连尼MAP320沥青拌合站为分析对象,从设备故障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影响入手,阐述了设备故障的类型,分析了故障的原因及故障发生后对沥青混合料质量影响的现象和隐患,提出了故障的诊断和处置的策略,希与各位同行共研与共享,能为公路建设尽己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在沥青混合料拌合站生产沥青混合料中,为提高沥青混凝土拌合料质量,降低沥青混凝土拌制成本,必须提升其工作中燃料供给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上述目的,只有优化改造沥青混凝土拌合站燃油系统。本文就针对当前燃油系统中存在的弊端,来研究基于沥青混凝土拌合站燃油系统的优化改造方案,并给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覃宇丽 《科技信息》2011,(9):I0332-I0332,I0354
本文主要对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全过程的施工环节、设备和工艺等离析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原材料生产、运输、堆放,沥青混和料生产、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环节,石料加工设备、拌合楼、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设备,这些工作为开展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质量改进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AC16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科学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质量及施工控制的重要基础.该文首先从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两个方面,阐述了AC16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而从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论述AC16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施工控制.本文旨在强化AC16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比设计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与成型工艺,通过试验确定了拌合时最佳的材料投放次序,选定二次成型为试件的成型方法.  相似文献   

10.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主要分为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碾压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原因及预防措施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析现象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严重的离析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各种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下降,严重影响路面的施工质量,并造成路面的破坏,缩短路面的寿命。本文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过程的研究,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离析产生的原因,对其预防措施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在工程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常温下拌合和摊铺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然后,采用红外线或微波辐射加热摊铺后的再生沥青混合料,使底层混合料的加热温度为140℃~160℃,表层混合料的加热温度为150℃~170℃;最后,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加热后的沥青混合料至95%~100%的压实度。加热碾压工艺使得冷再生混合料中旧沥青和新添加的沥青加热融化后,在碾压过程中共同渗透、扩散到矿料表面,在矿料颗粒之间起黏结作用,提高了再生混合料的黏结强度,回收混合料中的旧沥青得以充分利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陈锡智 《广东科技》2008,(14):80-81
结合韶钢工业大道改造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实例,从施工放样、透层沥青和粘层沥青的洒布、配合比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摊铺、碾压以及接缝处理等各个环节,介绍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
超热老化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高达240℃,拌合时间超过45 min,该条件下浇注式沥青将发生严重的热氧老化,然而超热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规律报道较少。对此采用车辙试验对不同超热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动稳定度与超热老化温度高度相关,高温抗变形能力随超热老化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动稳定度与超热老化时间具有较高的指数相关性,随着超热老化时间延长,动稳定度值呈先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趋势。在确保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同时,必须合理控制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解决由于超热老化导致其抗疲劳开裂能力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特性和强度构成机理,借鉴逐级填充理论的多级嵌挤级配设计思想和旋转压实试验方法,对沥青拌合楼热料仓所取集料试样进行合成级配设计,以贝雷法验证其级配的合理性,得出具有嵌挤骨架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排放因子法,确立了沥青混凝土道路面层施工过程中VOCs排放量估算方法。道路面层施工过程中VOCs主要产生于4个阶段的施工机械排放和混合料自身排放,即拌合过程、运输过程、摊铺过程以及碾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一条长1,km,宽16,m,面层总厚度为15,cm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VOCs排放量为9,974,kg,施工各阶段机械设备VOCs排放量:运输过程碾压过程摊铺过程拌合过程,沥青混合料的VOCs排放量高达机械设备的110倍。  相似文献   

17.
选择SMA-10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通过马歇尔击实实验,研究了混合料最佳油石比随级配变化、胶粉类型、胶粉掺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有较高的相关性,由于橡胶沥青中的胶粉颗粒有着填料的作用,橡胶沥青混合料适宜采用较粗的级配;最佳油石比随胶粉粒径的减小呈增大趋势,当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最佳橡胶沥青用量增大趋势不再显著,宜采用60目胶粉;胶粉掺量与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高胶粉掺量拌合困难,胶粉掺量范围不宜超过24%(外掺),油石比在8.5~9.5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引起沥青路面不平整的原因的前提下,提出了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拌合过程.摊铺及碾压过程进行控制的措施,从而有效地提高路面平整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DAT添加剂的温拌沥青拌合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和布氏旋转粘度试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DAT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发现其降粘效果主要是通过发泡实现的,对沥青本身性能并不产生明显影响.以SMA-13和AC-20两种级配为例,研究了不同拌合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最终以既定孔隙率为指标,确定了采用DAT添加剂的温拌沥青的合理拌合温度.并做了水稳定性检验,为今后的试验及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袁德超 《科技信息》2012,(15):399-399,404
文章结合淮南市南纬四路AC-13C沥青面层施工,介绍了面层原材料、混合料拌合、运输及碾压等诸多施工关键环节.其施工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