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合成并表征了两种新型的乙酰基胺基吡啶Fe(Ⅱ)络合物1, 2. 考察了铁络合物1, 2/MAO催化乙烯聚合的反应行为, 并与络合物3, 4/MAO催化乙烯聚合的行为进行了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的乙酰基胺基吡啶Fe(Ⅱ)络合物/MAO催化乙烯聚合具有催化活性高、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呈双峰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毛希安 《科学通报》1987,32(17):1305-1305
~(13)C NMR已经成为高聚物结构研究极为有效的手段。通过高聚物~(13)C NMR研究,可以确定高聚物各种单元组的分布几率,数均序列长度等重要参数,而且还能判断聚合过程中的单体加成统计规律。然而在许多共聚物的~(13)c NMR研究中,通常不考虑由r连接(即“头-头”或“尾-尾”连接)所产生的构型变化,显然这是不全面的。本工作研究结果表明,r构型在4-乙烯吡啶与丙烯酸的共聚物中占有相当大的几率。本文排出了共聚物以乙烯吡啶为中心的三单元组全部16种可能构型,通过均聚物与共聚物谱线的比较,确定吡啶环上3,5位~(13)C谱线的归属,获得二单元组分布几率和m,r构型分布几率,证明了本聚合过程服从一级Markov统计规律,同时还确定Markov链转移几率,共聚物的同构数均序列长度及单体竞聚率。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1959,4(2):57-57
麦角是麦角菌在寄主植物上所产生的菌核,其中含有麦角碱,是妇产科重要的药品。目前各国生产麦角碱还都是靠野生麦角及寄主植物上栽培的麦角为来源,由于寄主植物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較大,不易保証所产麦角的質量,生产成本較高,所需时間亦較長。利用发酵过程生产麦角碱是摆脫上述困难的途徑,各国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双烯有聚合活性的结晶双金属稀土络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鹰泰 《科学通报》1982,27(1):32-32
Ziegler—Natta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结构问题迄今仍为争论的焦点.在定向聚合研究中从均相催化体系中分离出结晶的双金属络合物报道不多.环戊二烯氯化钛和氯化钴两类双金属络合物是显著的例子,前者对乙烯有聚合活性,后者能定向聚合丁二烯.最近报道合成出的稀土双金属络合物对乙烯聚合有活性.但双金属稀土催化剂聚合双烯烃得到高定向性聚合物的结果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5.
谢洪泉 《科学通报》1962,7(4):36-36
定向聚合所用的 Ziegler 型催化剂,包含过渡金属卤化物及Ⅰ、Ⅱ或Ⅲ族金属有机化合物二组份。它们间的反应对定向聚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不少人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研究得较多的是烷基铝与四氯化钛的反应。研究方法之一是测定催化剂反应时过渡金属的价态。价态与聚合的活性有一定的关系。Friedlander 曾指出,乙烯在室温用三异丁基铝及四氯化钛聚合时,催化剂的最大活性在钛为三价时;Ludlum 则认为,乙烯在80℃聚合时,最大的活性在钛为二价时。Kern 曾指出,苯乙烯在25℃聚合时,当二价钛与三价钛之比为1:1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1958,3(19):605-605
全国第一届矿产会議已于9月10—2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議是在冶金部、中国科學院、中国地質学会、各地質院校等單位共同倡議下,經过較长时間的筹备召开的。参加这次会議的有来自全国各生产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59,4(1):25-25
利用燒結氧化鋁为基础的陶瓷刀具来代替硬質合金刀具,在近几年的国际机械切削工業中,是一件重大創举。苏联在这方面是领先的,1952年即已成功地应用,部分地代替了硬質合金。 燒結剛玉刀片在許多性能上比硬質合金好,特别表現在硬度、高溫硬度及耐磨等性能上。但是它的脆性較大,同时性質比较容易波动。按苏联的經驗,它只适用于精車、半精車,而不适用于毛坯的車削。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进行陶瓷切削刀具的研究已有四五年。几年来,从初步試制成功到性能显著地提高,从質量容易波动到質量稳定,从应用进口原料到滿意地应用含杂質較多的国产氧化鋁原料,其間遭遇并解决了不少难題,确立了国产牌号瓷刀的生  相似文献   

8.
王生龙 《科学通报》1983,28(18):1116-1116
有关双烯烃在稀土催化剂作用下的聚合已发表了不少工作,但用这类催化剂聚合乙烯的研究,只有少数专利报道,且催化活性小,并需在较高的压力下聚合。本文介绍一个新的常温常压下聚合乙烯的催化体系LnCl_3-C_2H_5OH-(C_2H5),Al(Ln代表从La至Lu的稀土离子),并研究了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陈予英 《科学通报》1988,33(22):1759-1759
在我们以前所报道的有关甲醇羰基化的高聚物配位的铑催化剂中,其配体为交联的或非交联的2-乙烯吡啶与其它烯类单体的共聚物。在此则报道2-乙烯吡啶与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的高度交联微球型高聚物配体制成的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配体  相似文献   

10.
复合镍铁乙烯聚合催化剂制备双峰聚乙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世波  刘东兵  徐人威  毛炳权 《科学通报》2005,50(21):2434-2435
选择合适的聚合条件和催化剂, 复合镍铁乙烯聚合催化剂能够制备具有理想双峰特征的聚乙烯. 以三乙基铝(AlEt3)为助催化剂的乙烯均聚中, 得到的双峰聚乙烯不仅含有相对高分子量的枝化聚乙烯, 而且含有相对低分子量的线性聚乙烯, 并且两者的量相近. 因此在一个聚合釜内可以得到理想的双峰聚乙烯树脂, 为双峰聚乙烯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徐光宪 《科学通报》1957,2(14):433-433
亚铁氰根能与很多金属离子生成沉淀,但可惜沉淀組成常常随着实驗条件而改变,因而限制了这一类沉淀反应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广泛应用。我們对大量的文献数据进行比較研究以后,知道溶液的pH和所謂“惰性电解質”如氯化納、硫酸鉀、硫酸铵等存在与否,对沉淀的組成影响頗大。为了解釋惰性电解質的作用,我們假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着KFe(CN)_6和K_Fe(CN)_6等絡离子。这些絡离子和金属离子直  相似文献   

12.
潘广 《科学通报》1957,2(3):115-115
中朝陆台石盒子世的許多地質問題,首先是石盒子統的划分、沉积范圍和沉积情况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它的古地理、大地构造、古气候及煤田成因等也几乎沒有被研究过。近年为了探明石盒子世陆台的成煤条件,我們对有关問題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比較广泛的野外观察和資料对比,說明了石盒子  相似文献   

13.
王艳洁  闫卫东 《科学通报》2006,51(23):2724-2728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研究了乙烯原位聚合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在连续自成核退火过程中的分步结晶, 得到产物链结构的支化非均匀性的信息. 研究发现LLDPE在经过热分级处理后其熔融曲线呈多峰状, 表明产物具有一定的非均匀性, 不同长度链段所形成的晶片厚度在4~10 nm之间; 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 各不同晶面所对应的微晶尺寸在几十纳米左右. 比较了其与乙烯和长链α-烯烃共聚物的DSC热分级曲线和XRD曲线, 结果表明两者存在一定的统一性. 由此认为可以利用乙烯与不同链长α-烯烃共聚的方法模拟乙烯原位聚合产物, 从而简化了研究乙烯原位聚合产物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汪堃仁 《科学通报》1956,1(4):92-92
在發展科学研究事業和赶上國际水平的偉大任务中,擴大科学工作者的隊伍,培养出足够数量和質量較高的新生力量,是一个重要环節。我們应該从各个方面想出办法,克服困难,使其实現。目前,科学家適当地集中到科学研究机構是  相似文献   

15.
将后过渡金属乙烯齐聚催化剂2-异丙基-双亚胺吡啶铁络合物{[(2-ArN == C(Me)(2C5H3N] FeCl2} (Ar = 2-C6H4 (i-Pr))负载于蒙脱土(MMT)层间, 在以甲基铝氧烷(MAO)为惟一助催化剂的条件下, 先将乙烯生成(-烯烃, 然后通过茂金属催化剂Me2Si(Ind)2ZrCl2原位共聚制备剥离型聚乙烯/蒙脱土(PE/MMT)纳米复合材料. 该催化体系聚合活性高, 复合材料稳定性好, 其拉伸强度及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单体插层原位共聚制备聚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将后过渡金属乙烯齐聚催化剂2-异丙基-双亚胺吡啶铁络合物[[2-ArN=C(Me))2C5H3N]FeCl2}(Ar=2-C6H4(i-Pr)负载于蒙脱土(MMT)层间,在以甲基铝氧烷(MAO)为惟一助催化剂的条件下,先将乙烯生成α-烯烃,然后通过茂金属催化剂Me2Si(Ind)2ZrCl2原位共聚制备型剥离型聚乙烯/蒙脱土(ME/MMT)纳米复合材料,该催化体系聚合活性高,复合材料稳定性好,其拉伸强度及热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李整武 《科学通报》1957,2(1):11-11
从原子核反应能量和衰变能量求出來的氘核(D~2)和氦核(He~4)的靜止能量的差数(2D~2—He~4),和質譜仪直接测定的質量差的比較,为連結能量質量的E=mc~2关系提供了准确度最高的实驗証明。現在达到的相对准确度是1/6000。理論上,2D~2—He~4的靜止能量的差数可以由氘核和氘核碰撞而合成氦核时放出来的能量确定。但我們熟知,D~2+D~2反应放出重粒子。依照核反应的一般  相似文献   

18.
钱人元 《科学通报》1957,2(14):432-432
近年来从液体结构的观点来研究电解質溶液,日漸引起注意,特別是离子对液态水结构的影响,对水合作用的了解开辟新的途径。作者之一曾从KCNS濃溶液的組合散射光譜推断此溶液中水的結构接近較高温度純水中的結构,这样可以解釋30℃时KCNS濃溶液中水的蒸發潜热小于純水约2%的实驗事实。在研究水合作用时得到的结论,認为水合不能看作离子与水分子的永久性结合,而应該看作  相似文献   

19.
地壳的第三基本構造單元——地窪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达 《科学通报》1959,4(3):94-94
过去我们所認識的地壳基本構造單元,只有兩个,即地槽区和地台区,前者屬活动区,后者屬“稳定”区。任何地台区都有一个由地槽型沉积經过复杂的構造变动和岩漿作用,并且深受变質作用的影响而構成的褶皺基底(下構造层),其上鋪着由受構造变动和岩漿作用較少。且变質不显的地台型沉积构成的沉积盖层(上構造层)。  相似文献   

20.
基团转移聚合直到前年才被化学家们发现,它是继30年前用齐格勒催化剂开创了乙烯聚合法之后的又一种催化合成聚合物的新方法,现已受到中外高分子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基团转移聚合——高分子合成的新方法》一文介绍了这种全新聚合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