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构造了矿井主采运系统的仿SLAM网络模拟模型,着重对轨道运输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采区生产系统和大巷皮带运输系统作了简要介绍。最后,分析了王庄矿井主采运系统。图6,表3,参3。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马道头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采运系统结构组成,利用设备有效度公式建立采运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通过观测数据计算系统及单元设备的有效度,确定影响生产效率薄弱环节,并总结系统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工作面采运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由于影响煤仓储运系统的故障因素多带有并发性、异步性及随机性的特点,所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煤仓储运系统的可靠性较为复杂.该文利用随机Petri网构建了煤仓储运系统的模型.该模型直观地反映了煤仓储运系统的实际组成及其运行状态,讨论了可修复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及其转换关系,揭示了煤仓储运系统可靠性的构成并对其可靠性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得出系统可靠度的表达式.最后,结合具体煤仓实例分析了模型及其算法的可行性,得出了改善实际煤仓储运系统的相关建议.结果表明,此方法为分析煤仓储运系统可靠性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系统可靠性理论,建立了单一煤层、煤层群走向长壁采煤法采区采运系统和倾斜长壁采煤法采运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给出了系统可用度、故障频度及平均工作时间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计算,对上述采运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运设备沉陷深度和深海沉积物承载能力是大洋资源采运设备设计的重要依据.首先从研究深海沉积物物理力学性质特点及其沉陷与承载机理入手,针对深海沉积物抗剪强度随深度变化的特征,利用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采运设备沉陷深度分析模型;其次,考虑到深海沉积物承载能力与采运设备沉陷深度的相关性,在采运设备沉陷深度分析模型研究基础上,采用按...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矿井采运系统有效度和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对平顶山一矿采运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为该矿技术改造提供了依据。图4,表3,参3。  相似文献   

7.
主运系统10部皮带,担负了全矿井的煤炭运输.为了提高皮带的运输效率,减少皮带机事故,对主运皮带系统实行集中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森林工程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经济系统,需要利用工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以解决其复杂的生物性与工程性复合问题。近年来森林工程领域开辟了采运工程生态学和道路环境生态学两个研究方向,均具有工程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研究方法的复合性。笔者分析了采运工程物质流、工业代谢、生命周期评价、清洁化生产、物质减量化、生态效率等方面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成果,介绍了道路建设和运营使用对湿地、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机理、扩散规律和治理措施。提出了今后的生态采运理论和技术上的研究需要深入到采运系统的物质流和工业代谢,道路工程环境上的研究需深入到污染物质流和迁移机制、污染阻隔和消减技术、道路工程全生命周期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化矿井设计中,煤仓容量的设计已成为一个难以确定的问题。现从“贮备冗余”最优化的角度,探讨了煤仓容量对矿井连续运输系统可靠度的影响和煤仓容量与运输设备运输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了矿井连续运输系统的优化设计,可通过采用“直接寻查法”——矿井采运系统计算机动态模拟来实现。最后举例说明应用矿井采运系统计算机动态模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生产系统优化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结构布局的调整、生产要素的优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等多方面。俄霍布拉克煤矿53采区现有主运系统运输环节较多,占用人员、设备较多,制约工作面生产能力发挥。通过对53采区主运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采区主运系统优化方案,大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把提升容器和钢丝绳罐道看作一个系统,建立了水平扭矩作用下的动力学摸型,给出了横向摆动的动力学方程等用数值计算方法求得了提升过程中容器的摆动量,得到了各个参数如水平扭矩、容器转动惯量等对摆动量影响的规律。这对有关规程中制定容器安全间隙和提升过程中防止事故发生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缓倾斜,倾斜薄煤层工作面布置了方式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给出了工作面采运系统的可用度,故障频率及平均工作时间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计算及结果分析,对工作面布置方式进行了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介绍系统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视频监视技术、工业控制技术、现代企业管理技术 ,建成生产过程自动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生产车间参数的实时上传、自动称重、总旦在线检测、视频监控等功能模块 ,实现了生产过程控制的整体优化 ,,形成了适合企业特点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带式输送机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不仅与它本身的机械结构与设计的可靠性有关,而且与其控制保护系统的安善及可靠性有关。而输送带的速度与加速度则是实现各种控制与保护的主要参量。本文提出了一种线路——简单、可靠性高的速度与加速度检测电路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采用无线通信、码分多址通信、激光、传感器等技术设计实现的越境监控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主要电路设计,达到的技术指标,以及为提高可靠性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建造提升机试验台的目的、设计思想。分析了试验台的结构组成及在教学科研上的应用.图1,参1.  相似文献   

17.
当系统元件受到很多独立因素影响时,本文以矿井提升系统中的铜丝绳为例,利用可靠性理论,给出它的可靠性评估及安全系数的计算,并利用更新极限定理,在其寿命为正态分布的情况下,通过一个近似方程,得到了最佳更换策略。为制订合理的维修更换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箕斗与罐笼功能合并,设计一种新型的混合提升容器——箕斗罐笼。根据煤矿现场的需求,结合矿井的生产情况,从箕斗罐笼设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约束条件入手,参照现行通用设备尺寸.依据设计实践中的探索过程,叙述了煤矿箕斗罐笼的设计思路。采用这一方法进行矿井改造,工作量小,能够完成中、小型“一井一面”矿井的全部提升任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入灾害密度、灾害强度等概念,建立了粮食生产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