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位凯  王琳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8):1833-1835,1862
LDPC码是一类靠近Shannon限的高效信道编码,在AWGN信道下具有非常优越的性能。在讨论了LDPC码的基本原理之后,构建了基于LDPC码的WCDMA下行链路,改进了LDPC码的译码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传输速率下(384kbit/s),不规则LDPC码具有优于Turbo码的性能,这对于LDPC码应用到复杂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FPGA的Turbo码译码算法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Turbo码编译码中MAP类译码算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Max-Log-MAP译码算法的工程实现方法.为解决Turbo码译码嚣FPGA实现时的复杂性高、存储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优化译码器结构和译码算法实现方案,有效减少了存储容量,提高了处理速度,并在Altera的EP2S90芯片上实现了10MHz速率的Turbo码译码器,通过时序仿真验证了译码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Turbo码SOVA算法的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Turbo码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特别是CDMA2000系统中的应用情况;重点研究了一种改进的SOVA软输出译码算法,以及这种SOVA算法应用于Turbo译码的纠错性能;最后还将给出用SOVA算法进行Turbo译码的MATLAB仿真结果以及结论。  相似文献   

4.
混沌交织器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urbo码以其优异的纠错性能已成为当前正在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关键技术标准 ,其中交织器的设计对Turbo码系统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从实际应用出发 ,在数字混沌序列定点生成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混沌交织器设计原理 ,提出了混沌交织器的实现算法和两种硬件实现方案。该技术实现方案对将混沌交织技术应用于未来数字通信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种用于图像传输的非均匀纠错方案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压缩码流特性和传输信道特性,综合利用CRC冗余校验和基于码率兼容的删除Turbo码,通过在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之间引入判决控制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图像实时无线传输的非均匀纠错编码方案,并在衰落信道中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一定的信噪比范围内明显优于传统的均匀纠错编码传输系统,尤其在低信噪比和图像高压缩比情况下,优势更为明显;另外,随着信道条件的逐渐恶化,该方案优于均匀纠错方案的信噪比范围逐渐变宽.  相似文献   

6.
针对归零Turbo码的识别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归零Turbo码的特殊结构,利用遍历矩阵列数的方式,寻找相关列均值最大值的位置,识别归零Turbo码长和起始点;其次,构建归零Turbo码的交织器识别模型,利用分层比对的方法得到交织置换关系, 完成对交织器参数的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0.02的误码率条件下识别率仍能达到80%以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分解法求Turbo码的低码重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重2自结尾序列的概念,将输入序列分解,分别求出对应的Turbo码低码重分布的各个分量,并讨论了它们对低码重分布的影响。仿真显示,在有些情况下,不仅重2自结尾序列对低码重分布有重要的影响,重2自结尾序列的组合对低码重分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分解算法简单灵活,特别有利于Turbo码的结构性能分析及产生稀疏低码重分布的交织器设计。  相似文献   

8.
基于LDPC的不均等错误保护H.264抗误码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最新的H.264视频压缩标准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分类和LDPC的不均等错误保护的策略。根据H.264数据分类中信息比特重要性的不同,对其进行不均等错误保护,即对信道中优先级较高的数据,采用码率低,抗误码性能更好的LDPC编码传输,以提高传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联合的信源信道编码算法在AWGN信道下具有比以前的一般算法(如Turbo码)更好的适应性和更强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光通信系统中一种基于分组Turbo码(BTC)的新颖超强前向纠错(Super-FEC)码型即:BCH(64,57)×BCH(64,57)BTC码型。仿真表明在BER=10-12时,迭代六次的该BTC码与ITU-TG.975.1中迭代三次的RS(255,239) CSOC(k0/n0=6/7,J=8)相比,其净编码增益要相应增加0.34dB。分析表明该BTC码具有分量码短、编/译码速度快的特点,不仅减小了软/硬件实现的复杂度,而且减小了编/译码带来的时延。因而该新BTC码可用于超高速、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的光通信系统中。最后还探讨了该BTC码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0.
软判决在纠错编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纠错编码中解调后对输出信息不判决而直接送给译码器进行译码的方法称为软判决方法,这样得到的信息就是软信息.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了软判决和硬判决时的信道容量,通过数学推导得到两种判决方式下信道容量的表达式,简要介绍了卷积码和Turbo码的编译码方法,并将软判决的观点应用于卷积码和Turbo码中.仿真结果表明,在解调器的输出端使用软判决的方法对这两种纠错编码方式来说都可以得到2dB左右的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多用户检测问题,将Turbo理论中的迭代思想应用于跳时超宽带多址通信系统的多用户检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Turbo码的多用户检测与跳时超宽带多址系统相结合的联合应用方案———迭代多用户检测器,并推导出了一种基于软干扰消除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滤波的低复杂度迭代多用户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证明,在室内超宽带信道条件下,使用该算法的这种接收结构的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接收机,经过几次迭代后多址干扰被有效地抑制,系统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吴团锋  杨喜根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7):1987-1990,1994
设计并仿真了适合Ka频段卫星移动信道的信号传输体制,仿真结果为最终实现方案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同时,针对所设计的Turbo编码和GMSK调制相结合的信号传输体制,提出了迭代信道估计算法,明显改善了系统的误码率BER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无线网络中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多址中继信道的信道 网络编码的联合迭代译码设计方案,即卷积Turbo码(convolutional turbo codes, CTC)与网络编码的联合迭代译码设计方案。方案中考虑到中继可能存在不能正确译码信源信息的情况,信宿可以有选择地选择合适的先验信息进行译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强的纠错性能,同时随着中继点和信宿端的接收天线NR和ND的增多,系统的纠错性能也随之增强,从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广泛适用于多址中继信道环境中。  相似文献   

14.
空时编码是一种结合信道编码和分集技术的新型的编码和信号处理方法,可以不需增加带宽而大幅度的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从而提供远高于传统单天线系统的频带利用率,空时分组码以其译码的简单性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提高空时分组码的码元速率,在现有的空时分组编码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并行传输策略,提出了基于四天线的并行空时分组编码方案。与传统的空时分组编码方案相比,该方案能够在保证误码性能的同时提高码元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编码方案所具有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应用于水声信道的网格编码调制技术,分析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编码长度,最小乘积距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水声信道的8APSK_TCM鳊码调制方法,并在给定的水声信道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8APSK_TCM模式相对于标准的TCM模式在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降低了系统的误码率,改善了水声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SPW是进行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开发平台,具有非常强大的用户接口功能。多元域LDPC码是通信界研究的热点课题,较二进制LDPC码有更优的纠错性能。在研究多元域LDPC码编译码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SPW封装模块的步骤,开发了多元域LDPC码编译码模块,并将其嵌入SPW通信库。搭建了基于SPW的性能测试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Abstract:
SPW is a platform for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it has very strong function for user interface. Q-LDPC code is a hot point of channel coding technology which error-correcting performance exceeds B-LDPC code. Based on research of Q-LDPC code theory, the processes of model exploration based on SPW were introduced. Here the models of Q-LDPC encoding and decoding were designed, which was added to the communication library of SPW. A performance simulating platform of SPW was established. A simulation based on this model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Smartantennasystemscanreduceco channelinter ference (CCI)fromotherusersaswellasmitigatetheeffectofmultipathfadinginwirelessenvironments .Since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 (CDMA)systemsareinterferencelimitedinnature ,smartantennahasbeenregarde…  相似文献   

18.
串行级联网格编码调制 (SCTCM)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串行级联卷积码 (SCCC)和网格编码调制 (TCM)技术 ,在这两者的基础上给出了SCTCM基本编译码结构和设计原则。并结合具体的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的复杂时变特性 ,对SCTCM在该信道下的误码率 (BER)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 ,给出了误码率的一个上界。最后以 6 4状态的TCM为对照 ,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说明SCTCM在卫星移动通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