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既有地铁隧道邻近位置或上方进行基坑开挖,容易导致地铁隧道变形,从而对其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基坑设计、坑底地基加固、施工控制和信息化施工监测4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地铁隧道的变形,保护隧道基坑及地铁隧道的安全.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数据均在监测控制限值内,对既有地铁隧道起到有效保护.设计、施工措施及监测数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广梧高速公路石牙山隧道出口端施工过程现场监测数据以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在偏压作用下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的变化规律.阐述了现场监控量测与有限元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实现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隧道监测数据管理的不足,在Map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平台的支持下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集数据输入、管理、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隧道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计算的前台可视化界面与监测信息保存的后台数据库的结合,解决了监测数据量庞大难于及时处理、分析的问题.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及围岩的安全状况,为隧道支护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跨度公路隧道监控量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隧道采用信息化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通过施工现场监测可以掌握围岩和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保障施工安全,为评价和修改初期支护参数、力学分析及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信息依据,并且积累资料为以后的设计提供类比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某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实时监测手段,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及对比分析,采用MIDAS软件对基坑开挖后的变形趋势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以上内容,介绍如何通过监测来实现基坑的信息化施工,以及实现信息化施工对基坑工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埋隧道边坡滑移与衬砌开裂病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隧道是一座分离式浅埋隧道,进口段存在偏压现象.在隧道修建过程中相继出现边坡滑移、二衬开裂掉块等病害.为分析病害原因,对洞内变形、二衬表面应变、临时支撑应力及边坡表层、深部滑移等项目进行了系统的监测.监测数据显示洞内变形基本稳定、边坡滑移发生在浅层.结合现场调查,认为二衬开裂掉块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而边坡表...  相似文献   

7.
黄土隧道施工的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渠巨华 《甘肃科技》2006,22(2):121-123
黄土隧道围岩应力和变形具有多变的特点,采取量测手段,跟踪掌握围岩应力和变形,及时调整支护参数,是黄土隧道施工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隧道施工和监控量测工作要放在首要位置,准确掌握围岩沉降、收敛规律以及支护压力,便于及时调整施工参数。同时也为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提供了准确的信息依据。本文介绍了黄土隧道施工监测的目的和常用的监测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监测和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设计、施工、现场监测是隧道深基坑工程三个并行的基本要素,施工监测及信息化施工是确保基坑安全的重要保证,是检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合理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施工监测,可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隧道深基坑施工的监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铁隧道狭长单台测量机器人难以完成监测任务的问题,利用测量机器人在自动变形监测上的优势,开发地铁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采用多台自动全站仪进行自由设站,构成监测网;相邻测量机器人之间通过测量公共点联系,利用地铁隧道两端站台的稳定基准点和原始观测数据对多测站转换参数进行整体平差,并对监测点高程进行球气差改正,实现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的高精度处理.给出系统硬件及监测方案,并在同济大学测量馆的走廊和地铁10号线龙柏新村隧道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监测系统实现了自动采集监测数据、计算机和测量机器人之间的数据通讯、数据的自动存储和处理,能够准确、实时地得到监测结果,独立完成无人值守的自动变形监测任务.试验结果显示,在一般观测环境下,系统精度达到亚毫米级,即使在隧道中也能达到毫米级.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时代金融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是: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从信息资源开发走向知识资源开发.对此,企业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及其知识库系统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讨论了金融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知识库建立及其数据挖掘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对上海-瑞丽高速公路邵怀段洞口塘隧道进行了设计.对洞口塘隧道地质条件进行了简介,并对围岩压力的计算、喷锚支护的设计、二次衬砌的验算、新奥法监控量测、隧道施工方法设计、辅助施工措施设计及隧道的防排水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利用隧道盾构法施工参数与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方法,构建了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B/S模式,采用ASP.NET技术,最大限度地追求“瘦客户”目标,并根据施工力学与数据模式识别原理对所采集的施工监测数据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实时动态监控,并反映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在借鉴现有相关行业规范、规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公路隧道质量检测与评价体系。将公路隧道的工程质量检测分为材料、施工、竣工和运营4个子系统,分别给出其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及相关质量检测表格,进而用Delphi语言研制了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IMSHTQ)。实现了公路隧道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为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司法公开信息化监管的4个突出问题,站在数据驱动的角度,以形成价值数据为目标,将司法公开数据进行分类,进而给出数据处理的系统功能架构、技术架构和业务架构,涵盖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模块。以该架构为基础推进系统建设,能够有效降低司法公开信息监管的工作强度,分析工作状态,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促进司法公开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SF气田于2016年启动生产信息化现场建设,完成站场及气井信息化采集部署,实现数据实时上传和站场可视化。但在数据应用方面,依托固定阈值报警模式的有效报警率低,无法实现自动提示异常工况,需要人工辅助判断,判断耗时长,准确率低。为实现异常数据智能分析、报警自动分级推送,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2018年开始启动智能提升计划,通过自定义统计方式计算气井主要生产参数,形成相应算法,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通过组合多参数预警信息,形成多参数联合预警模型,并匹配工况经验库,按预设值推送异常情况和处置意见,实现联合预警。这种信息化气田新型管理手段,保证了气井、井站异常诊断和异常生产处置的及时性,全面提升"异常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1 990 's,the ComputerControlled and Managed Voting System( CCMVS) [1] developed for the Beijing People'sCongres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lectionprocess.However,users are now requiring avoting system with more reliability,accuracy,speed,and flexibility.The Network- based VotingSystem ( NVS) was developed as the nextgeneration system[1]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fects of thetraditional voting system,CCMVS,and presentsthe framework of the new voting sy…  相似文献   

17.
科技计划项目全流程管理信息平台包括科技项目库、应用基础平台、网上信息采集平台、综合业务处理平台等主要内容的开发建设,将建成一个覆盖全市科技管理行政范畴内的科技业务管理体系,连接内网和外网,实现“外网接收,内网处理”的业务模式,满足项目管理过程规范处理的实际业务需要。  相似文献   

18.
陈翔 《广东科技》2007,(6):163-164
绍"变形监测安全预警系统"的开发环境、结构、功能和变形预测模型的建立,并对若干种预(报)警的判断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该系统集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变形预测、安全预警,信息发布于一体,实现了基于WebGIS可视化施工监测信息的预警与预报.  相似文献   

19.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对于预测围岩情况,指导隧道施工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指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原理并引入工程实例,分析论证了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应用的有效性,展示出该系统在隧道施工中的广阔应用前景.介绍了TSP系统测点布设及数据采集方法,指出了提高预报结果准确性的可行方法,并对隧道施工提出几点建议,为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