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马2断块地层沉积相、构造及油藏类型的分析介绍,参考马2断块油藏储层基本特征、油藏开发动态、油气显示和数值模拟最新研究结果,根据马2断块区域石油地质条件,对马2断块油藏形成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明确提出“储集沙体及断裂系统的发育和断裂性质是该区块油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的观点。并结合剩余油分布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勘探的建议,为马2断块油藏的挖潜和勘探目标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胡罡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4):897-899,910
针对富112块沙三下段深层、低丰度、薄层、特低渗致密砂岩油藏的单井钻遇油层少、日产油能力低、难经济动用的特点,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入手,开展了利用斜井技术开发特低渗透油藏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实践证明,斜井技术不仅解决了富112块沙三下段油藏的开发难题,而且对实现特低渗透油藏效益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茨榆坨油田C9区块已进入开发后期,地质条件复杂,开发时间长,水淹程度较高,剩余油分布复杂,稳产难度越来越大。本次研究通过应用地质体等时解析技术对C9区块油藏地质体进行精细研究,解决了开发以来存在的主力含油层位不确定、油水关系矛盾、油藏类型认识不清等问题,明解了该区块成藏条件匹配性及油气成藏特征,为老区挖潜提供了可靠依据和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4.
苏北盆地复杂断块群综合勘探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找到适合江苏油田地质条件的勘探技术 ,对于提高勘探开发效益至关重要 .在介绍了苏北盆地油气基本地质条件的背景下 ,系统总结了在实际勘探工作过程中探索并形成的适宜复杂断块群油气藏特点的一套综合勘探技术和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工作程序 ,分析了其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低未熟油为主的盆地资源评价、含油气系统研究和以全三维地震勘探为核心的圈闭识别与油藏早期描述评价是综合勘探开发一体化核心 ,并为今后勘探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苏北盆地复杂断块群综合勘探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找到适合江苏油田地质条件的勘探技术,对于提高勘探开发效益至关重要,在介绍了苏北盆地油气基本地质条件的背景下,系统总结了在实际勘探工作过程中探索并形成的适宜复杂断块群油气藏特点的一套综合勘探技术和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工作程序,分析了其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未熟油为主的盆地资源评价、含油气系统研究和以全三维地震勘探为核心的圈闭识别与油藏早期描述评价是综合勘探开发一体化核心,并为今后勘探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韩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773-4775
在对张强凹陷强1块开展地质综合研究及开发部署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开发指标进行预测,将传统的拟合、预测过程由流水线式模拟创新为并行式模拟,得出了强1块现有井网条件下未来十年的开发指标,为后续经济评价与投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同类油田开发初期开发指标预测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一些具有复杂断块构造特征的油藏已逐渐成为开发的主体目标。建立精准的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对指导油田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能够更细致、准确地研究地下的油藏,为油藏的后续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以国外某油田断块构造发育区块为研究对象,针对研究区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发育的特点,以地质、地震、测井资料为基础,搭建构造框架模型,应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建立储层岩相及物性参数模型,揭示构造和储层空间分布特征,最终建立一个三维定量的油藏地质模型,在储层计算中各断块误差均小于5%,符合精度要求。该模型将为该区块数值模拟和井位设计等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同时也为同类复杂断块油藏的三维地质建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坨7块东一段稠油油藏的地质状况、油藏开发的动态特征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藏区块的数值模拟模型,利用Eclipse模拟器对油藏开展模拟研究,对生产过程进行历史拟合,包括产油、产液和含水率等主要开发指标,拟合精度很高,分析了该油藏区块的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该类油藏的开发生产特征。  相似文献   

9.
山东东营中央隆起带是一个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油气富集高产的复式构造带.该区在我国最先采用滚动勘探开发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积30年勘探开发之实践经验,总结了陆相裂谷盆地中央隆起带的石油地质特点,提出了充分利用综合勘探开发技术,按三个层次编制滚动勘探开发规划;针对不同油藏的石油地质特点,制定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杂断块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程序.以具体实例论述了1983年以来利用该技术取得的显著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李炳毅 《科技信息》2010,(18):107-107
目前,大庆外围油田扶杨油层主要为特低渗透、低产、低流度的油藏,探明地质储量6.3×108t,已动用地质储量2.6×108t,经过近20年优选开发,不断增加开发井、评价井,还有3.7×108t难采储量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不能有效动用,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相继进行了构造、地层、沉积相、油田地质、油藏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加大开发的力度,对低孔低渗的细粒储集层发育的地区进行深入的剖析式研究,已成为油田增加动用储量、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稠油油藏防砂是目前稠油开采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技术难题。油井出砂也将成为大庆西部稠油油藏投入开发之后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经过早期的地质研究和防砂技术调研,我们对西部稠油油藏有了初步的地质认识,并且针对该地区的油藏和储层岩石特征进行了防砂技术适用性研究。根据国内外油田防砂技术的应用情况,结合大庆西部稠油油藏开发的实际需要,作者对各种稠油油藏防砂技术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选出了适用于大庆西部稠油油藏开发的防砂技术。  相似文献   

12.
低渗透油气藏分布广、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勘探,开发“低渗透”油藏不能单纯以储层渗透率大小来确定,而应从地质-技术-经济三位一体来综合分析。本文提出从四个地质-技术指标进行低渗砂岩储层的工业评价。  相似文献   

13.
川中大安寨油藏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复杂裂缝性油藏,具有严重的非均质性,其独特的地质与开发特征,使常规的油藏工程方法难以开展或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裂缝系统地质储量的早期预测一直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油藏影响函数法,建立了通用影响函数模型,并采用线性规划法求解其数值解。利用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预测裂缝系统弹性容量、地质储量等,为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决策技术依据,为深化裂缝系统的油藏工程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由于葡萄花油层是大情字井地区非主力含油层系,重视程度和基础地质研究严重不足,为推进该层段的勘探开发,本文采用地震、地质、测井及试油化验分析资料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不同类型油气藏的针对性识别方法和预测技术,总结油气平面和纵向分布规律,依此建立葡萄花油藏的油气富集模式,并直接应用于大情字井油田岩性油藏的勘探实践。  相似文献   

15.
孙秀菊 《甘肃科技》2009,25(18):30-31
从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动态两个角度分析冷42块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中出现的周期递减大、投入产出比低这一矛盾的原因,同时试验并推广了高温化学助排和高温氮气助排两项蒸汽吞吐辅助措施,明显改善了油藏蒸汽吞吐周期效果,见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所述高温助排技术为冷42块油藏下步开发工作探明了路子,也值得在相似稠油油藏开发工作中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有限的地质及测井资料,对低阻油田如何进行判别,是油气田开发中的一个难题。通过对胡状集油田低阻油层系统地研究,分析了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提出低阻油层的形成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储层展布及微观特征;而地层中具有较高含量的束缚水及高矿化度的地层水是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地质条件,确定了以可动水分析法、电阻率增大值法,并参考录井显示的综合解释方法,在胡状集油田胡五块发现了S3中4-6、9-11层系整装低阻油藏,为老区油气滚动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桩106区块低气液比氮气泡沫驱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改善桩106区块稠油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低气液比氮气泡沫驱的可行性研究.根据油田106-19-X16井组的油藏地质条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低气液比氮气泡沫驱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低气液比氮气泡沫驱最佳注入参数为:气液体积比0.25:1、注入体积0.1 P...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王55区块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的动态特点,建立了低渗透油藏双重介质渗流的数学模型。根据区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反九点法加密井网部署的调整方案,对该方案开发结果进行预测,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9.
洼38块东二段为薄层边水普通稠油油藏,地质储量1076×104t。油藏含油饱和度低、含水高,长期处于低速开采状态。自2006年以来,在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水平井提液增油思路,在2、3、4、7小层开展水平井二次开发试验,部署水平井14口,截至目前完钻并投产水平井13口,累产油50051t,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实践证明,水平井提液增油适合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20.
 水平井技术在延长油田底水油藏中的应用尚处于矿场试验阶段.目前,在该类油藏实施的几口水平井开发效果差异较大,水平井各项主要技术参数是影响其开发效果的关键.通过定量分析和评价确定水平井主要技术参数的范围及大小,可提高该类油藏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在D4927区块油藏地质研究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水平井的井网形式、水平段长度、水平段垂向位置、注水时机、配产配注、指标对比等开发参数进行模拟优化,通过考查日产油量、累积产油量、综合含水等主要技术指标,定量分析了优化后的效果,确定了延安组底水油藏水平井参数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