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东莞市水环境对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表水和地下水作为一个水环境的整体,分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根据有机和无机污染的检测结果,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对东莞市的水环境现状作出了评价。结果表明,东莞市大部分地表水污染严重,其结果使浅层地下水也受到了一定污染,深层地下水质尚好。为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汉中盆地平坝区水资源分析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汉中盆地平坝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水资源总量进行了统计、计算和分析、评价,并且在平坝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贮存石油化工废水的泡沼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其附近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以及深层地下水的水体污染现状,实验结果表明,纳污泡沼对地下水影响轻微,但出于确保地下水源安全的目的,建议严格对该纳污泡沼的进水水质和水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甘肃梨园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自梨园河流域采集的7个地表水样和39个地下水样,分析梨园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梨园河流域地下水各离子质量浓度及总溶解固体值都具有由西到东、由高到低不断增高的趋势.研究表明该区地下水组分受岩石风化及蒸发/结晶作用影响都比较明显.根据张掖站每月降雨量同位素加权平均及年平均计算得到当地大气降水线.该区内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的相互转化非常频繁,浅层地下水既受到蒸发作用影响也受到地表水补给和混合作用等多方面的影响,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有一部分来源于古地下水.  相似文献   

5.
在烟台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地下水开采资源量与实际开采量的关系,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下水超采,水的利用率低,水污染等问题.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进行评价,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山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水资源匮乏,而且呈逐年减少的态势,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及水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对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引起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废污水排放造成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使山西有限的水资源更为紧张,而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落后及管理的混乱,使山西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湛江地区水资源状况,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189.85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人均水资源量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但是由于缺乏蓄引水工程,造成湛江市目前部分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大量淡水资源直接入海,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湛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针对湛江地区用水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郑州市是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供水的城市,中深层地下水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大,补给径流条件优越、水量丰富、易于开采的特点.但是郑州市中深层地下水的开发存在着一些如降落漏斗、水质污染、地面沉降和地温空调井回灌不畅等对中深层地下水产生影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继续坚持郑州城市用水以"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供水,地表水供应为主"的方针,同时给出了郑州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第二大内陆河流域,地下水电导率γ的研究对保护流域地下水资源,减少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黑河流域地下水γ的空间变化及其与主要离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上游浅层及深层地下水γ均较低,明显低于中下游地区,中游浅层地下水γ明显高于深层地下水,下游浅层与深层地下水γ差异不大;2)从区域上来看,中游干流地区浅层地下水γ沿流程呈增加趋势,中、下游沿河道附近浅层地下水γ高于距河道较远地区,上游及中游山前平原地区深层地下水γ较低,明显低于中游细土平原地区,下游居延海—中蒙边界地区与狼心山—额济纳旗城河道附近地区的深层地下水γ存在明显差异;3)地下水γ与各主要离子的关系表明,上游山区地下水γ主要受到Na~+、Cl~-浓度的影响,中、下游地区地下水γ主要受到Na~+、Cl~-和SO_4~(2-)浓度的影响.此外,中游距河道较远地区的深层地下水γ以及下游沿河道附近的浅层及深层地下水γ均受到了农业灌溉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盐城市范围内的地下水资源,本文选取1998年为代表年,阐述了浅层地下水的总补给量、总排泄量、水资源量和可利用资源量,分析了其补排平衡和水质状况;介绍了深层地下水主采层的开发利用和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了各县(市、区)、各主采层的开采潜力;联系实际,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建议与措施.分析结果表明:1998年盐城市浅层地下水补排量趋于平衡,可利用量占水资源量的24.6%;深层地下水开采潜力:Ⅱ承压>Ⅳ承压>Ⅲ承压,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1.
研究储存有被石油化工之下排放废水的湖泊河流,根据其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地表水三个底层水体的被污染现况,分析导致污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考察发现,深层地下水受到的影响较小,但是浅层地下水则明显受到了HHV的严重污染。为了保护人们用水安全,维护地下水源的良性循环,提倡对该水域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对水量与水域进水水质方面要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12.
伊犁河谷西部平原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是区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查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关系,对于揭示水资源形成机制和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综合分析伊犁河谷西部平原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伊犁河干流及其典型支流,分析了河水及周边地区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地下水补给来源以及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利用222Rn建立相关质量均衡模型,计算了伊犁河与地下水间的相互转化量. 结果表明:伊犁河北侧平原区地下水径流主要受控于地形和岩性;南侧平原区的地下水径流主要受控于新构造运动,且地下水与地表水都进行了多次转化. 研究结果可为伊犁河谷西部平原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威 《科技信息》2011,(10):I0317-I031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本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原则、地表水资源形成和开发利用工程、地下水水资源形成及开发利用工程等一整套理论与技术方法,对水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和水资源综合规划都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水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文哲 《甘肃科技》2005,21(12):17-18,244
清水河流域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本文通过对清水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调查分析,认为搞好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充分挖掘地表水和地下水潜力、大力发展和推广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是搞好清水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殷录成 《甘肃科技》2013,29(12):6-7,51
分析了骆驼城灌区地表、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灌区引黑河西总干渠的地表水量少、地下水位低及降水少、蒸发大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灌区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榆社县降水、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等水资源现状,指出当地水资源开发的特点,并提出了一些科学利用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宏伟  王惠萍 《甘肃科技》2008,24(3):131-134
通过对干旱荒漠区深栽造林地内浅层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规律的观测研究,总结出在适宜深栽造林地段深栽造林后,不会改变林地内浅层地下水的动态平衡,对于开发利用我国西北广大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从而发展林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泰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水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对地下水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原市是中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长期以来,深层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以人工管井方式集中开采;缺水不仅严重制约了太原市经济的发展,而且加剧了地下水超采,引发了岩溶泉水断流、大面积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今后地面沉降还有加剧的趋势.引黄工程对解决太原市水资源短缺和缓解环境地质问题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水质、水量不稳定,水价能否保证取水用户少用或不用自备井水,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分析了太原市水地质条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当前应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对太原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滹沱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及现状特点,阐述了滹沱河流域水资源的概况,为流域水资源规划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