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GPS、RS和GIS(3S)技术集成应用的迅速发展,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采集及分析的效率、完整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结合南京市多年的TM影像数据,利用ERDAS、ARCGIS等专业软件对影像数据进行土地类型信息的获取和空间分析,并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2000年、2005年、2009年防城港市沿海区域 TM 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遥感技术自动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结合ARCGIS软件进行人机交互解译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与空间分布状况,并对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国土部门提供土地利用管理决策依据.研究方法:人机交互解译、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驱动力主成份分析法.研究结论:近十年防城港市是以林地失衡为主的土地利用模式,耕地数量有所增加,建设用地扩张以交通与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为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毕节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的分析,为治理石灰岩地区石漠化发育提供科学依据。利用Edars和ARCGIS,参考1:50000地形图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中的景观特征指数和景观异质性指数对土地利用景观演化特征比较分析,1992—2008年间,石灰岩地区林地仍占主导地位,除水域和建筑用地增加外,其...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塌陷区现状的分析,明确了塌陷区土地再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同时从定性的角度确定塌陷区土地利用模式适应的范围,以及评价土地再利用模式的优缺点,为塌陷区土地再利用模式的选取和适用范围提供参考,以期提高采煤塌陷区土地再利用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文章借助淮南矿区1985、1995、2000、2005、2010年共5期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在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辅助之下,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获取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基础数据,由此计算各年份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分析矿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结构和变化情况,并利用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矿区未来20a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耕地是矿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并逐年减少,城镇用地、塌陷区增长最为明显,水域、工矿用地表现为增长的趋势;1985—2010年间,塌陷区的动态度为11.07,变化速度最快,其次为城镇用地,在各个分时段内,塌陷区的动态度相对都比较高,而2005—2010时段内,城镇用地的动态度达到了9.12;城镇用地、塌陷区、水域、工矿用地和园林地的增加主要依靠耕地的转化;到2030年时,耕地减少到3 012.47km2,城镇用地、塌陷区、园林地和工矿用地依然增长,水域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6.
以ARCGIS软件为例,简单的介绍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制作的一点体会,着重阐述电子地图制作中的数据提取,数据组织与电子地图数据展示中要注意的一些技巧,实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线地图展示、浏览和标注。  相似文献   

7.
首先利用闽西地区3期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实现土地利用分类及获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其次利用DEM数据在Arc GIS软件提取不同窗口下的地势起伏度并通过比较选取了闽西地区最佳窗口下的平均地势起伏度.最后再利用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在不同地势起伏度的基础上,两个主要时段土地利用的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该文采用SPOT不同时相的数字遥感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首先对数据经过常规的处理,然后在ENVI的Classifier模块对图像进行了监督分类,在充分分析塌陷区特征、领域知识、遥感影像特征等基础上,采用人机交互式解译,目视解译,提取出了采煤塌陷区信息并进行分析权台煤矿塌陷区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黄河三角洲东营市为例,对东营市1989年、1999年、2009年三期遥感影像用ERDAS和ARCGIS软件进行融合、镶嵌、裁剪和解译,分析1989—2009的东营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东营市近二十年来建筑用地、水域、盐田、养殖水面、耕地面积呈总体增加趋势,而草地、未利用地、滩涂和林地呈现总体减少的趋势,其中盐田的增加速度最快,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大.1999—2009与1989—1999相比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综合程度都提高了,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化.  相似文献   

10.
以洪泽湖地区格网DEM生产为实例,研究基于江苏省地理信息中心编制的1∶10000DLG地形图,提取高程点、等高线等高程数据为源数据,构建DEM并利用检核高程点和等高线回放进行精度评定的技术,阐述基于ARCGIS 10.2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周银朋 《科技信息》2011,(12):I0226-I0227
本文以MAPGIS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ARCGIS软件和SketchUp软件的结合,建立小区三维场景模型,用C#语言和ArcEngine开发小区三维信息系统,探讨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智  王利 《河南科学》2011,29(1):84-87
基于IDRISI系统,选取2006年,TM遥感图像的1~5和第7波段数据,利用监督分类方法对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提取.选定训练区后,对训练区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矢量化,从而提取光谱特征,生成光谱特征文件,再利用最小距离分类器提取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最终提取出研究区2006年度的土地利用分布图像,并对...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形(DEM),运用DEM数据提取出高程数据和及地形起伏度,对广西都安县的不同地貌类形的土地利用分形研究,得到研究区基本地貌类形图,并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运用分形理论,得到不同地貌类形下土地利用类形的分形特征,揭示了不同地貌类形下土地利用空间形态的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14.
对璧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以2000、2005、2010、2015年4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5大类,利用2000—2015年璧山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量。利用GIS和地统计学,分析研究期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得出其变化驱动因子。旨在解决当前璧山区经济发展与用地矛盾问题,为璧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安徽省为研究区,选取MODIS数据为数据源,首先基于2011年到2018年的16 d合成MODIS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产品,利用ENVI软件提取油菜种植面积。然后结合谷歌影像,通过目视解译和NDVI数据提取安徽省多时相油菜种植面积,在此基础上对MODIS-NDVI数据提取油菜种植面积的结果进行验证,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与统计监测数据相比,利用MODIS数据提取油菜面积精度可达84.5%。通过实践和验证,利用MODIS-NDVI数据提取安徽省油菜种植面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政府部门掌握农作物生产和农业发展情况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其他省份研究油菜种植面积提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蔡宏 《贵州科学》2007,25(Z1):178-184
利用昆明地区1992年、2005年两个时相TM数据,在ERDAS IMAGINGE8.5专业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和昆明市区13年来土地利用化的对比研究.将分波段分层分类法与基于监督分类的分层提取法相结合,利用TM影像多光谱数据间的有效重组利用,在TM145波段组合影像上提取建设用地和水体,在TM345组合上提取剩余地类.在单纯运用监督分类法对掩膜后的2005年影像分类难以达到精度要求时,用基于监督分类的分层分类法,分出一类掩膜掉一层,最终将所有层叠加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图,分类精度达到要求.并根据分类结果进行研究区13年来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分析和土地利用转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分类是研究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等研究的基础。利用遥感(RS)技术可对土地资源进行分类调查。以沿河县为分析样区,沿河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县,常年多云多雾,给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带来较大难度。研究中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工作平台,利用近年ASTER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分层提取特征波段的方法,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沿河县土地利用进行了遥感分类解译。分类结果表明,多云背景下的影像数据和DEM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提取土地信息,达到较好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8.
地形是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形成的基础.本文以杭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多时相TM/ETM+影像进行分类得到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研究区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DEM数据,分别分析了高程、坡度和坡向三种地形因子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关系,研究了各土地利用类型在高程和坡度联合影响下的分布指数特征,确定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高程—坡度优势分布组合以及优势分布区域.此外,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在各地形因子级别下的数量和结构差异量,提取了各级地形因子下的主导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分析发现一些类型的分布特征导致了相应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鸡东县1993年和2003年landsat5遥感卫片为背景,结合ERDAS8.0图像处理软件和ARCGIS9.0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4,3,2波段合成影像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和空间叠加分析,得出鸡东县1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选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指数,对研究区10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乌鲁木齐市1990年10月9日的TM、1999年8月23日的ETM与2006年8月15日的ASTER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相关软件(ENVI4.5)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然后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分析了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特征,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变化和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结果显示:1990~2006年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耕地、林地和水域面积都显示增加的趋势,其中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较大,其增加量为7 022 hm2,未利用地面积显示持续减少的趋势,总过程中减少了11 742 hm2,它主要向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