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是检验TD-LTE终端是否符合协议标准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TD-LTE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难以实时监控、存储数据和反查异常的问题,分析了数据监控子系统功能模块及测试系统的整体流程,设计了数据监控子系统的体系结构,通过在系统中嵌入模块的方法,实现数据处理模块、网络监视模块和异常反查模块的功能。系统整体测试表明,该数据监控子系统可以实现以上功能,其设计与实现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大型养路机械中信号采集和处理的需求,设计了多通道多模式数据采集系统,以SAM9X35为核心,以大容量DDR2为数据缓存,将采集到的数据采用CAN总线传至上位机,下位机模块可以进行在线升级.整体方案包括系统电源管理模块的方案.CAN通信接口电路以及下位机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根据系统的复杂性和多任务性,采用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开发了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程序.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ARM和GPS的数据采集记录仪中的U盘存储与转存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该数据采集记录仪以32位ARM7微处理器LPC2220为硬件平台,以u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软件环境,实现了对复杂工业信号的采集、记录以及对此过程的控制.该模块既能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直接存储,也能对flash存储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转存;同时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实现多仪器间的精确同步.该数据采集记录仪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稳定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园林绿地微灌远程实时测控,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监控系统.该系统由数据采集与控制节点模块、汇聚节点模块、控制终端和远程控制中心等组成,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感网络、移动Internet网传送,并解决电源设计问题.园林绿地远程微灌控制系统为实现大规模园林绿地灌溉的信息化、自动化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基于FPGA对多路数据同步实时采集的一种新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该系统将多个功能模块封装在一个FPGA系统中,并用FPGA来完成A/D转换和双口RAM等模块的控制,对采集到的数据在存储器中进行分页存储,有效解决了通信过程中地址冲突问题,实现了对信号任意长度的连续采样.该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实时性强、集成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于电力系统动态测辨设计的一种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数据采集系统采用LEM模型块作为电网的电流电压输入转换模块,LEM模块是用磁补偿原理制作的霍耳器件新型的电流电压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线性度好、动态性能及隔离好等优点。系统的智能采集卡自带CPU和FIFO缓冲器,插于工控机ISA扩展槽。智能数据采集卡通过FIFO存储与工控系统机共享数据,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速度和数据缓冲容量。在数据采集卡上设  相似文献   

7.
EAST工程实验数据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EAST实验中,由于每个子系统采集的工程数据比较分散、相互独立,需要搭建一个能够整合工程数据的发布系统。文章介绍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把各子系统采集的数据整合到共享存储池中,实现工程数据的Web展现、长时间波形的图形展现;将工程数据中的脉冲数据存储到MDSPlus数据库,并实现脉冲波形的图例展现;通过时间戳检测子系统各个信道,当信道数据传输发生故障时发出信道预警。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稳定工作,可以使工程专家及时了解各子系统的工作状态,有利于确保实验装置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温室大棚大多数采用人工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大多依靠多年的种植管理经验来进行,缺乏精准而全面的数据指导农业生产.物联网技术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它是将传感器、RFID、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结合产生的一种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和现实事物结合的一个产物.针对物联网和农业生产的特点,本论述选用温室大棚作为设计研究的背景,设计的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终端和服务器构成.数据采集部分主要包括温度采集、湿度采集等,采用ZigBee模块作为中间控制模块,采用SHT(10)芯片作为温湿度采集终端,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处理.服务器根据采集的数据绘制变化曲线,为物联网温室大棚生产管理提供可靠精准的依据,以实现温室大棚高效、低耗,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基于Android的移动式心电监护系统,该系统由STM32嵌入式心电采集模块、串口蓝牙模块、Android智能手机组成.嵌入式系统采集心电数据,通过蓝牙传输到Android智能手机终端,在手机端实现心电数据的显示、存储,并通过百度云客户端实现心电数据上传,以实现与远程医疗中心的交互.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微波或载波通信站电源设备中的两台柴油发电机组后备电源采用单片微机进行自动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实现了供电自投自切,故障自动保护与倒换,供电、故障遥信,启停遥控以及机油、燃油、冷却水自动补给等功能,使柴油发电机组的运行实现了无人值守。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远程心电监护终端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使患者能够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影响而接受实时远程心电服务,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移动监护终端的设计.由多个移动终端与监护中心组成一个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来实现远程会诊和远程监护.移动终端由4个模块构成:心电采集处理模块、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模块.此外,还设计了在DSP上的心电分析、压缩算法,以及在主控制器上的基于TCP/IP协议的传输程序、该终端具有心电采集分析、无线传输、语音和短信通信功能、通过对终端的功能测试表明,该设计较好地满足了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在高级语言模块和汇编语言模块之间高速传递大批量数据的方法,它为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无人环境工业现场的数据采集.该系统包括采集和接收处理两个部分,其采集模块主要由CC2530和AT89S52来实现.接收处理模块采用VC++编写了上位机终端显示界面.此系统能够有效实现数据的采集以及双向传输、处理和控制等功能.由现场验证可见,该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功能多样,便于操作,扩展性强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当前数据推送系统大多采用单项协议,不能顺利实现服务器向浏览器推送数据,客户端仅可通过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得到数据,无法保证推送数据的实时性。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的无线局域网下数据实时自组织推送系统,所设计系统主要由缓存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总线、串口通信模块、控制转发器、数据实时自组织推送模块、服务器和用户兴趣挖掘模块构成,选用B/S架构,利用SPring框架进行整体管理,通过SPring MVC进行请求转发。详细介绍了数据实时自组织推送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用户兴趣挖掘模块的设计过程,利用用户关联计算增强数据推送结果的可靠性与实用性。经压力测试、实时性测试和终端耗电量测试,得出系统容量大、实时性高、耗电量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集中供热系统数据采集的特点,应用GPRS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种数据采集系统。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第二代通信系统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平滑过度的主要方案,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远程终端(RTU)、数据传输网络(GPRS)与数据中心(MCC)等模块的设计,分析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特点。实际运行情况表明,利用GPRS传输数据与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相比.利用GPRS传输数据与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相比,系统具有组网简单、运行成本低、永远在线、易于扩展和便于维护等优点。这种方法为行业应用中的数据传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移动设备运行中状态信号采集和传输的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诊断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基于W77E58高速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终端对移动设备的状态信号进行采集,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快速传递数据,并可对数据信号进行故障诊断和精密分析.它具备快速获取大量数据、高精度数据转换、程控放大、程控五阶低通滤波等功能.该系统在国内某大型钢铁企业炼铁厂运料小车的振动状态监测项目实际应用中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个用于微型惯性测量组合(Micro-inertialmeasurementunit,MIMU)的定位定向系统装置。该装置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送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数据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套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和检索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分布式技术在windows平台上建立了一套以任务分发服务器为中心,运算终端为任务处理单元,带有反馈和容错机制的分布式数据检索系统.在给出系统模型和设计思想基础上,对各个功能部件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并对各模块故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部分模块出错的情况下稳定运行,能够满足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和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三里变电站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探讨了数据挖掘步骤中两个最重要的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预测模块,对扭转当前在线监测系统中“信息丰富、知识匮乏”的局面做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